要不要跟孩子分房睡?孩子多大时分房睡?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认知和做法,没能和孩子及时分房睡,原因通常不在孩子,而在父母,父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或是父母潜意识也有心结。今天,小咔噗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太早分房睡和太晚分房睡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3岁以后可开始考虑分房睡,5岁左右最适合,但上小学后还没分房睡,就有些晚。当然,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龄、胆量、独立性、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以及家庭的具体环境等因素。

  一、3岁前分房睡: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什么时候跟孩子分房睡,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至少要等到孩子满3岁后才考虑分房睡。孩子太小时跟父母分房睡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让孩子在3岁前跟母亲分离,孩子就可能会认为母亲没有了,或认为被母亲抛弃了,从而伤害到心灵。

  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由于自我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了母亲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没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3岁前,会有一件特别喜爱的东西,如一个公仔或一条毛巾,每晚睡觉时一定要抱着睡?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于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这个公仔或毛巾就是母亲的象征,抱着它睡,就可以确保母亲不会离开。所以,即使很旧很脏了,你也很难从孩子身边拿走它。因此,让3岁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二、太晚分房睡:成年后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同样,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后则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产生心理问题。比如产生各种焦虑障碍或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困难等。

  曾经有过的一个男孩患了社交恐惧症,都读高中了,每晚都还要妈妈陪他睡才能睡得着。“每天晚上,他的父亲都要等他们母子睡了以后,才去把孩子的母亲抱回自己的房间。”

  专家同时指出,有些女孩也会有恋母行为。“现在这种现象好像还越来越多,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和父亲地位过低的家庭,更应重视这个问题。”

  三、何时分房睡需视宝宝自理能力而定

  分开睡并不能完全参照儿童的年龄来划一个分界线,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家庭的实际居住情况而定。

  当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的时候,比如晚上睡得很安稳,不乱踢被子,要小便的时候会叫大人了,都说明此时可以给孩子准备房间了。

  1、不建议选择孩子刚上学的时间分房睡

  有的家长会选择在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学这样的标志性时间分房,这样做并不一定好。

  入园、入学本身就是重大的转变,再加上分房就会让孩子压力更大。

  对于那些适应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应该在入园或入学前的半年到一年与父母分房睡比较好。

  因为孩子在入园或入学时已经处理好了分房睡的问题,不会再将分房睡的适应问题与入学适应问题叠加在一起而难以应对。

  2、换房搬新家时是分房睡的好时期

  一般来说,在换房搬新家时是分房睡的好时期,可以借机给孩子安排自己的儿童房,还可以让孩子参与设计、布置。

  分开睡觉对孩子及家长而言就像是孩子的又一次断奶,家长应该注意把握分寸,循序渐进;坚持原则,不要放弃;因事而异,灵活把握;心理平静,淡然处之。

  预计会发生困难时,要事先想办法,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去面对。

  有利于分房睡的各种因素要尽量提供,妨碍的因素尽量去除。

  3、分房睡的最佳年龄

  建议孩子3岁以后可以考虑分房睡,5岁左右分房最适合,“如果上小学以后还没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为什么5岁左右分房睡最适合呢?4~6岁是性蕾期,孩子在5岁左右,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可以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不过,对于坚决不愿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强逼,家长要多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孩子可接受的办法,例如,可以通过奖励的办法诱导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应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通常在一周后,孩子就很乐意自己一个人睡了,并且从此大多不愿意再跟父母睡。

  跟孩子分房睡,掌握这几个技巧会变得轻松:

  1、从分床不分房开始

  平时习惯跟妈妈同床睡的孩子,如果操之过急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睡的时候会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妈妈一开始可以通过分床不分房的方法,让孩子慢慢适应和过渡。

  2、孩子分房时,大人不要锁房门

  如果条件允许,妈妈睡觉时可打开门,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便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即使不能这样做,妈妈睡觉时也不要反锁房门,以便孩子半夜害怕能随时进来,让孩子睡得更安心。

  3、床上放孩子熟悉的玩具和被褥

  一下子让孩子到新的房间单独睡觉,可能会让他们陌生和不安,妈妈可以将孩子平时玩的玩具布置在房间内,铺上孩子平时用开的被褥,有熟悉小物的陪伴可消除孤独感,更利于孩子入睡。

  4、睡前在孩子房间陪伴入睡,讲故事

  妈妈睡觉前,最好在孩子房间陪伴,给孩子讲讲故事、玩玩小游戏、说说悄悄话,让孩子感觉即使分房了,妈妈还是那个疼爱自己的妈妈,自己还是那个被爱着的孩子,更利于他们接受跟妈妈分开睡的事实。

  5、固定睡觉时间

  平时固定孩子上床睡觉的时间,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孩子更容易入睡。入睡前记得尿尿,以避免孩子半夜醒来增加恐惧感。睡觉前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让他们看过于剧烈的电视或游戏,保持平和的情绪,孩子睡得更好。

  6、跟孩子来个小约定

  对于分房睡,妈妈可以提前与孩子做个约定,比如孩子生病、难过的时候,可以回来跟妈妈一起睡,平时都要遵守这个规矩,没有特殊情况不能犯规,否则如果妈妈由于心软屡屡犯规,会导致越分越不能分的后果。

  一、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分床睡,怎么做?

  给足孩子安全感。哪怕一开始孩子哭一哭家里人别马上去抱,别放在手里摇和拍。让孩子躺在自己小床里哭一哭不会导致孩子生病的,孩子知道哭了没有用,就会习惯自己睡小床!

  安抚好孩子的睡前情绪。睡前房间里要保持尽量安静,白天不要去吓唬孩子,少说威胁的话。家里每个人的情绪对孩子的安全感建立都有影响。

  最重要的是,妈妈自己的安全感和情绪。只有你自己情绪稳定、不害怕不着急,孩子才会感受得到,家里其他人也会无从干预。如果孩子一开始害怕的话,可以找一些安抚他情绪、给他安全感的玩具放在枕边。但是要确保是不能误食的小零件。

  二、如果孩子半夜要起来如厕,怎么办?

  让孩子养成睡前如厕、独立入睡的习惯。比如,当孩子可以走路起,不要拿痰盂罐给孩子用来半夜如厕;睡觉之前给孩子讲完故事,就鼓励孩子自己入睡看看。一开始孩子肯定会不愿意,你可以用冥想的方法帮助孩子平静下来、感到安全。比如我是这样说的:

  “我们现在躺在棉花团上,跟着白云飘到蓝天里。被风吹啊吹啊,我们慢慢就落了下来。你感觉到你的身体重重地往下沉,往下沉。棉花团里好温暖好舒服,蓝天白云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陪我们一起玩。”诸如此类的。

  还有一个方法是我偶然间发现的:

  孩子睡觉不踏实,跟孩子的平衡能力也有关系。用医学术语叫“庭前觉”大家自己可以去查一下相关资料。然后我就经常让儿子走窄的小路、玩玩滑板车。之后就发现,随着孩子平衡能力渐长,他的睡眠情况也越来越踏实。

  另外,如果偶尔孩子有尿湿裤子的情况,不要骂他,不要去吓他。越是这样孩子越没有安全感。平静地把床单换了,告诉孩子“没关系的,下次早一点去厕所”就可以了。

  三、分床睡后孩子半夜里踢被子怎么办?

  分床睡的过程中,势必伴随孩子偶有伤寒感冒的情况。不要因为这样,家里人就都指责妈妈,因为妈妈也不是不需要睡觉的活神仙,不可能一个晚上都随着醒着给孩子盖被子。

  四、我家里人不允许我给孩子分床睡怎么办?

  必须建立在家庭其他成员不加干涉并鼓励的基础上。而且你还得确保孩子不生病,至少是爸爸能够理解。否则么,基本实行不下去了。

  理论上的方法是,有条件的在父母房间内放一张小床,不方便的话,妈妈等孩子入睡后回到自己房间去睡。

  但是实际情况有很多种:

  1、妈妈直接跟孩子一起睡着了

  2、妈妈因为不放心孩子最后还是回去陪孩子睡在一张床上

  3、妈妈觉得跟孩子睡也习惯了,孩子不在手边反而不踏实,反而睡不着

  4、老人和爸爸都看不惯,老人还是把孩子带回去睡。

  五、为什么我不能和妈妈睡一床,爸爸却可以?

  性教育的一个问题。怎么回答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你必须在孩子面前坦坦荡荡,让孩子觉得你的心态是正常的。越是遮遮掩掩,孩子对两性的好奇心越大,越容易以后做出出格的事。

  分床睡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孩子情绪有反复的情况。告诉孩子如果有急事半夜可以叫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没马上听见的话,可以走过来叫我们。

  六、分床睡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妈妈不要他了

  先问问你自己的心情,你接受了,孩子才能接受。在你自己还没完全准备好和孩子分床睡之前,先观察下孩子睡觉时的自然反射

  七、孩子一直要求你开着灯,否则不肯睡

  问问白天家里人有没有对孩子说过“你再不乖,让大灰狼要咬你”“你再不乖,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这类的话。这就是破坏孩子安全感的一个不注意点。在排除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后,再考虑分床睡。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26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