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8点多,石家庄“90后”小谭在离家千里的济南,与两名网友相约烧炭自杀,幸而被及时发现,才避免悲剧发生,至于自杀原因,让人匪夷所思。

“大家说烧炭自杀那就尝试一下喽”。若非随后赴约的第4名成员报警,3条年轻的生命将就此凋零。为什么4名九零后如此的轻视自己的生命?

烧炭自杀

烧炭自杀,是一种自杀的方法。

自杀者将自己困在密闭空间内燃烧木炭。燃烧过程会消耗密室内的氧气,其后碳和氧便会结合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紧密结合,使之失去气体交换能力;自杀者最终因一氧化碳中毒、缺氧致死。

事件经过90后小伙收到陌生网友私信相约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几天前,石家庄90后小伙小谭突然收到一陌生网友的私信:“一起走!”没经过太多思考,两人便达成共识:“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随后,小谭认识了另外一男一女90后,他们互不相识,但却快速决定,从各自所在城市奔赴济南。

几天后,小谭从石家庄乘坐动车到达济南西站。

在济南待了几天,小谭在宾馆里接到电话,网上认识的一男一女要来见自己。

“傍晚,我们一起吃的饭,他俩去超市买了一些东西,我在外面等着。”小谭说,之后3人一同来到济南天桥区的一个出租房里,一同携带回来的还有一堆木炭,3人准备在这里一同离开这个世界。

三人烧炭自杀被随后赴约的第4名成员报警救下

18日晚上,除小谭外的两人喝了很多酒。“他俩把门窗都关死了,一开始木炭盆在里面一间屋里,后来觉得太热,来到客厅。木炭点燃后,他俩不一会儿就晕过去了,我看到情况不好,就赶紧把一间屋子的空调和窗户都打开了,想把他俩都拉进去。”小谭说,他先去拉那个女子,没有拉动,之后感觉头晕、无力,也倒在了地上。

(三人烧炭自杀现场)

再醒来的时候,医院了,原来,当天还有一名女孩赴约,看到小谭他们自杀的情况,她第一时间报了警。

连夜抢救挽回3人性命除小谭外的两自杀者仍命悬一线

19日凌晨,症状较轻的小谭苏醒了过来,伤势较重的另外两人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医生称,3人的命都捡回来了,但那两个人也会有一周的危险期,是否会有后遗症现在还不明确。

自杀原因难以理解获救后小谭声称“很刺激”

头发高高竖起,身上带着文身,偶尔夹杂几句英文,这是年出生的小谭给人的第一印象。目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做绘图设计,每月多元的奖金。酷爱摄影和旅游的他,这次来济南,仅仅是为散散心。

(医院接受采访)

说到自杀原因,他不以为然:“大家说烧炭自杀那就尝试一下喽”。

有没有考虑过自杀的后果?

小谭面带微笑回答:“你不觉得这样很刺激吗?”他认为,自己就是在玩一玩。出院后,他决定回石家庄上班,就像一切都没发生过。

小谭父母离异“第4人”患有抑郁类精神疾病

独生子小谭成长在一个离异的家庭。父母何时离婚,自己都记不得了。母亲没有工作,整日打麻将闲玩,上学时他的花销全部由父亲支付。到处游玩的他,平时基本不和母亲通话,而与父亲也有一年半没见面了。

相约自杀的4人都不是济南人。另外两名“90后”的身世,小谭并不清楚,“只知道那名男的在读高三,学习压力比较大。女的情况不了解。他俩此前也互不认识。”小谭说。

“自杀联盟”的第4人是一名23岁的女孩,若无她报警,小谭等3人将无人搭救。

19日,该女孩家属介绍,她平时患有抑郁类精神疾病,近日从哈尔滨来济赴约。得知女儿准备自杀的消息后,母亲心脏病发作。但家人并不打算来济,准备汇钱让女孩自己回哈尔滨。

值得注意的是,介绍他们认识的“神秘第5人”,却缺席了这次陌生人的“聚会”。

专家提醒:遇挫折找专业人士,别找“志同道合”者

进入21世纪,网络自杀的现象急剧增加,这种自杀方式在日本出现得最多。网络自杀者约有90%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多使用炭炉烧炭自杀。

济南美好心田心理咨询室东霞介绍,当一些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心理感染或心理暗示。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恐惧,但当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从众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懦弱,这就是网上相约自杀群体产生的根本原因。

预防“相约自杀”,要从预防自杀念头开始。因此,引入心理危机干预尤为重要。她建议,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可以找好友倾诉,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咨询,不要寻求那些所谓“同病相怜”的“志同道合”者。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1挫折和失败

主要指生活中的一些负性事件,如考试落榜、成绩上不去、失业失恋等。一些青少年学生自身自尊心过强,对现实估计不足或理想化,而老师、父母又期望值过高,造成现实和心理承受能力反差过大,感觉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以致走上了不归路。

2家庭关系不和睦

主要有父母教养方式过于严厉或者简单粗暴,而青少年学生逆反反叛心理过强,从而发生激烈冲突,导致离家出走、产生轻生念头。若有人安抚劝慰,可迷途知返;有些无人过问、孤立无援,往往走上自杀之路,包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自暴自弃。

3交友不慎、失恋失身

青少年学生自杀一半以上与交友不慎、恋爱失败或情感受挫有关。由于青少年学生对爱情缺乏深度了解,如果又缺乏亲情温暖,往往更容易把恋人作为唯一寄托,以及性知识相应缺乏等,造成失身、意外怀孕等;一旦被恋人抛弃后,极容易产生自卑或报复心理;作为女孩子失身、怀孕或流产后遭受身心摧残,加之家人和周围的人不宽容不理解,相反冷眼相待,那么极易走上自杀的死亡之路。

此外,交友不慎,也极易上网成瘾、吸烟喝酒、甚至赌博吸毒成瘾等,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其本人都有可能不堪忍受巨大压力或痛苦而走上轻生的道路。

4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主要有人格障碍、性心理生理障碍、嗜物成瘾依赖症、精神分裂症、药痛、情感性障碍、应激性障碍、心因性生理障碍、神经症等所致,此类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有统计资料表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自杀者占到自杀人数中的绝大多数,其中抑郁症患者首当其冲。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工作学习效率低下,回避与人交往等,并常伴有自杀念头。轻度抑郁症、隐型抑郁症患者,一般生活正常,很容易被家人和社会所忽视,一但遭遇突发事件,自杀可能性极大。

5从众心理、邪教或类似邪教组织精神控制

青少年学生包括儿童,从众心理、模仿心理极强,平常喜欢称兄道弟,如果加入了邪教组织或类似一些江湖组织,在为首的倡导诱惑下,极易盲目从众自杀,国外已有好多先例报道。国内因不良影视节目,少年儿童模仿自杀情节,不幸丧命也有多起报道。

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一家庭方面

要解除或减轻家庭压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有自杀行为倾向的,其子女的自杀可能性高达同龄人的九倍。作为父母和家庭成员,有必要善于了解青少年学生即自己孩子的内心活动,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必要时求助与专业心理医院心理咨询门诊。

二学校方面

作为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辅导员等,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等,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从“一般预防、适当干预、再到特别救助”的三级防卫体制,从而把根源性预防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社会方面

社会专业心理咨询组织机构和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以及危机干预支持系统的建立,如心理求助热线、情感倾诉热线的开通等等。社会心理援助机构及其志愿者对有自杀倾向者、自杀未遂者等提供相应的心理救助和心理辅导或治疗,帮助他们重塑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减少自杀的可能性。

四青少年自身

青少年学生应提高自身心理耐挫力,引导青少年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良个性或习惯,学会掌握自我合理宣泄情感的途径,减轻内心压力,建立起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遇到问题,不追求理想化、完美主义,反而要有点“酸葡萄”精神和“阿Q主义”精神,学会悦纳自我、悦纳现实,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维持心理平衡,避免走向自杀极端。

(据济南时报)

编辑:张思思









































瑕佹不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㈡渶濂?
鍖椾含鍝鍖婚櫌鍙互娌荤枟鐧界櫆椋?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29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