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周四精选张道龙心理访谈丈夫患了精
小编简述:每周四在本号转载“在线精神健康大学《督导与研究》”的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访谈,由美国精神医学专家张道龙主持和督导。
丈夫患了精神分裂症
我的婚姻该何去何从?
咨客,女性,近35岁,硕士,已婚,有小孩。咨客先生也是硕士学历,工程类专业。先生自三年前开始发病,被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间歇性地发作,主要表现为语言和行为的异常。比如,在与生活场景不相符的时候讲出毛主席语录里的内容,莫名地哭泣,或是冬天寒冷的时候减少衣服,等等。先生在患病之前也属于比较敏感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交,要求夫妻间相敬如宾,说活时候要特别客气,比如,“请帮我……”服用过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这几年观察下来,在秋季发病的可能性更大,第二次发病和第一次发病间隔一年。目前出现智力下降、反应迟钝、变胖的情况。咨客本次咨询,有三方面的问题,其一,先生的疾病该如何治疗。其二,因先生的疾病而影响婚姻生活,婚姻是否可以持续。其三,对小孩有哪些影响。
第一步,了解咨客的困扰。
1、咨客的先生患有精神分裂症,咨客为此烦恼,甚至考虑到婚姻是否还要继续维持。
2、张医生了解咨客先生病情、用药、效果、副作用、日常表现、睡眠等信息。
在此,请注意,咨客一开始问的是:婚姻是否要继续。但实际上她是为了先生的病情而困扰,她真正的咨询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张医生没有直接回答她有关婚姻的问题?在之后学员问答中有进一步讨论。
1.张道龙医生:你好,我是张医生,讲讲你的困扰吧!
2.咨客:我的先生在大约三年前发病,当时有一些异常行为,早上起来就跟我讲,热水器的火还开着,其实没有开着,他对着水龙头说,“这是我研究的方向叫薄壁结构”,我也不懂,当时也没有特别在乎。还有就是莫名地哭,把钱包、卡包都给我,原本工资上是各管各的。他跟我讲一些事情,说他母亲被撞了,紧接着回老家,在火车上有跳火车的趋势,列车员打电话给我,回去他父母接他,到医院检查说是精神分裂症。一直当作精神分裂症在治疗,前期服了奥氮平、盐酸苯海索,服了一年左右,没有问题了。到去年又复发了,这次症状跟上次一样,也是有这种情况,你让他坐车,车还在行驶的过程当中,坐着坐着突然把车门打开,看到广告牌说是在晃动,看到别人拍婚纱就说是葬礼,产生了幻觉。我的困扰是因为他这种病情随时复发,现在复发的频率比较高,经常莫名感到很紧张,你说话他都觉得很敏感。我在想,对于我来讲,我自己个人的考虑,这个婚姻坚持下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很为难,我们有一个小孩,刚上小学,我就想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我现在考虑不清楚,这个婚姻该怎么办?小孩该怎么办?他的病情怎么办?很困扰。
3.张道龙医生:他现在还在吃药吗?
4.咨客:还是在服药,比原来更多,最初的时候是奥氮平,现在变为利培酮和盐酸苯海索,上午和晚上都要吃利培酮,晚上加上了奥氮平10毫克。
5.张道龙医生:为什么吃两个药呢?不是一个药就好使吗?
6.咨客:我也不清楚,这好像是医生的决定,医院看过,医生给的建议就是吃这个药。
7.张道龙医生:利培酮是早晨、中午吃,奥氮平是晚上吃?
8.咨客:不是,早上是利培酮1.5毫克,盐酸苯海拉索2毫克,晚上是利培酮1.5毫克,奥氮平10毫克,现在是用三种药。
9.张道龙医生:药本身类别是对的,不知道为什么给他两个同类的药。
10.咨客:感觉是持续时间比较长,他反复复发,医生认为复发率比较高,就加大剂量。
11.张道龙医生:他吃了一年,这一年在用药的过程中症状得到控制了?
12.咨客:对,服药一年以后,症状控制住了,当时医生还是建议继续再服药半年,后期我们可能自己忽视了,认为没啥事儿了,没有继续服药。去年这个时候,也就是现在这种天气复发了,突然之间很嗜睡,他本身身体容易感冒。现在的状态是随时都属于没有什么精神的感觉,坐个公交车或者出去游玩的时候不太爱动,坐在那儿始终闭着眼睛,跟其他人的活动范围不太一样,他没犯病的时候也是这样。
13.张道龙医生:没有犯病的时候也不是经常参加社交,但是没有言语和行为的异常,是吧?
14.咨客:对,我们俩刚认识的时候,没有结婚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奇怪的地方。因为平常人午休两个小时算很多了,他吃完饭要睡到下午五六点,因为这个事情跟他争论过,为什么他的睡眠这么多,一直不理解,而且不管春夏秋冬特别容易感冒。
15.张道龙医生:现在是犯病的时候睡不着觉,还是说没法睡觉了就犯病了?
16.咨客:没法睡觉,语言行为失常。
17.张道龙医生:他睡觉怎么样?
18.咨客:吃上药没问题,如果没吃药,他晚上总醒。
19.张道龙医生:也就是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三年前突然发病,但是发病以后服药症状减轻,停药又变重了。现在又吃药又好一些了吗?
20.咨客:现在吃上药不见好,服药期间,他会经常莫名感觉很紧张。他是老师,比如明天有课,前几天就开始紧张或者与人交流也会很紧张,甚至驾车也很紧张。我们是不让他驾车的,他没有驾照,这是比较危险的,没有让他驾车,但是他有驾车的行为时,就很紧张。
21.张道龙医生:紧张什么呢?肌肉比较紧张还是担心会出事儿?
22.咨客:他只是跟我们讲他很紧张,但我们没有看到他有什么紧张的状态,有的时候有手发抖的感觉,觉得突然有一种很紧张的状态,但是从表面看不出来,他描述说是很紧张。
23.张道龙医生:第一次吃药呢,只吃奥氮平的时候跟现在一样吗?
24.咨客:现在更紧张,以前吃奥氮平的时候还跟正常人差不多,只是说比较嗜睡,因为药物的原因,他人有发胖。
25.张道龙医生:现在呢?出现手颤吗?
26.咨客:紧张的时候会有,平时还跟正常人一样,但是语言很少,眼神呆滞,他可能有鼻炎,总是张着嘴呼吸,整个人比较木讷,反应也比较迟钝。
27.张道龙医生:他教什么方面的?
28.咨客:工程类的,可能他会研究这方面的东西,他第一次发病指着水龙头讲薄壁结构,我也不懂。
第二步,讨论并确认咨客先生的病情和社会功能变化。
1、咨客先生目前不做科研不上课,在公司做兼职,咨客不清楚他的病情加重是否与兼职有关。
2、了解咨客先生家族史,有亲戚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其他不明。
3、了解咨客先生病史,只知道高中与同学冲突,有过“癫狂”,具体不清。
4、咨客先生对人不信任、记仇,有幻觉,发病时说话与场景不相适合。
因此基本可确认精神分裂症诊断无误。
29.张道龙医生:现在还有科研任务吗?
30.咨客:应该基本上没有科研任务,也没有明文规定必须有科研,他没有做科研。他现在每年上半年有课,下半年没课,没课他就在家歇着,今年下半年他自己找了一个兼职,公司里去兼职做设计。
31.张道龙医生:每年都是下半年没课做兼职?
32.咨客:去年没有,以往他没有兼职,只是看书,因为他的爱好里面除了看书就没有别的事了,看书、吃饭、睡觉是他做的三件事儿,洗衣、做饭、带小孩完全不会,小孩跟他也不是很亲密。
33.张道龙医生:但是他出去做兼职跟这个病的加重有关系吗?
34.咨客:这个不太清楚。因为这一学期开始,上个月开始,我们俩开始分居,分居的原因是我的担心,我感觉他发作时间没有固定规律,我也掌控不好,还有一个就是,很多人讲,生活在一起肯定对小孩有影响,我们俩现在属于分居的状态。
35.张道龙医生:所以不知道下半年秋季工作是不是对他的病情有影响?
36.咨客:对,最近一两个月不太清楚了。
37.张道龙医生:他家里有什么人得类似的疾病吗?
38.咨客:我追究过这个原因,问他家里面有没有家族史,他就说家里没有,我跟他语言不通,可能是没有。但是有得过帕金森的,他在病历里面跟医生说高中时候发作过癫狂方面的事儿。
39.张道龙医生:你说他们家谁得帕金森?
40.咨客:远房亲戚了,很远的亲戚。
41.张道龙医生:不是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42.咨客:不是,应该算是表亲。
43.张道龙医生:他父母是做什么的?
44.咨客:父母就是农村里做一般的小生意的。
45.张道龙医生:他是他们家里唯一读书的人?
46.咨客:还有一个女儿,父母对他的教养,小时候对他非常溺爱,现在也是,不让他干任何的家务。农村里有一种观念,男性不应该做家务,洗衣做饭基本都不会,生活自理能力非常之差。只要我出差了,他吃饭是解决不了的,只会去食堂吃,如果食堂没饭,哪怕只有一碗稀饭,他就着辣酱就吃了,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
47.张道龙医生:刚才你说他在高中的时候发生癫狂,那癫狂指的是什么,知道吗?
48.咨客:他跟医生描述的,医生只是做了简单几个字的记录,我从一个病历上看到的。他们的谈话是封闭式的,医生一对一,不让我看到。过后问他,他说没有。他们家人说当时是跟学生发生冲突,老师通过家长把他领回来,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月,老人给我的回复是这样的。
49.张道龙医生:高中有点什么事儿,不知道具体什么事儿。他之前一直都挺好吗?一直到三年前都很正常吗?
50.咨客:我对这种病没有特别的了解,他除了吃饭、睡觉、看书,没有什么社交,带他出去玩儿,精神状态也不太好,聊天的时候,他不说话,而且直接把眼睛闭着,一旦有时间就把眼睛闭上,感觉很困。早上起来,头天晚上睡了一晚上,不可能有很困倦的事情,还是困,特别容易感冒,一个星期一次,一感冒就是头痛,打喷嚏,别人都是嗓子痛开始,他直接是头痛。
51.张道龙医生:他跟你说过对什么声音敏感吗?
52.咨客:没有,他没有幻听,有幻觉。
53.张道龙医生:他也没有跟你说过比如没提上教授,怀疑别人搞什么鬼,没有这种被害妄想?
54.咨客:好像没有,他很少跟我交流,你问他一个月工资多少,我们结婚好几年了,平常不告诉我工资是多少,不信任。我们在刚结婚的时候,他的父母闹过一次离婚,比较严重的一次,他也回去处理过,这两次发病,每次发病的第一句话就谈到父母婚姻的问题。关于他看到书籍方面的内容,《毛泽东语录》,八项规定,对着旁边病人的妈妈看成了自己的妈妈,跟她讲,就像喝酒以后吐真言,“妈妈你对我真好,你只让我看书,不让我做家务”,关于家里一系列的事情都唠叨出来。
55.张道龙医生:但是都是跟对话场景不太适合的话语?
56.咨客:完全不符合他的对话场景。
57.张道龙医生:你说对你不信任,除了钱上不信任,其他也不信任吗?
58.咨客:比如说,他不开心的时候,你问他,你哪方面不开心了,你跟我交流,作为夫妻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你跟我讲了,不开心咱们一起来面对或者一起来解决,他是不会说话的。平时两个人躺在床上交流的时候,他就会说你说我听,他不会说,从来不会把心里的烦恼或者心里什么状况跟你讲,他就不讲,包括到现在为止假如我们俩产生了小摩擦,从来不会哄你,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他自己出去干别的事儿,以干别的事儿的名义来伪装,经常去图书馆,以为通过看书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家庭生活当中,他觉得比较麻烦,比如说处理夫妻关系,还要处理亲子关系,甚至有时候还有丈母娘,他都觉得很烦,不想去处,像我母亲来了以后,我母亲跟他发生过关于带小孩上的摩擦,他会记仇,只要我母亲一来,他吃饭就不上桌,自尊心也很强,不能说他不对,只要说他不对,就会记恨很久。
59.张道龙医生: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60.咨客:我们是通过网络,之前有朋友介绍,现在不是有婚恋网站嘛,网站上认识的。
61.张道龙医生:你是学什么的?
62.咨客:我是学文科的。
63.张道龙医生:你们俩的专业相差很远?
64.咨客:对,专业非常不相同,但是我们同是教育工作者。
第三步,聚焦问题,讨论对策。
1、确认咨客想要讨论的问题,显然,她很烦恼先生的状态,自己也变得焦虑,不知婚姻该如何持续。
2、张医生引导咨客理解伴侣的精神分裂症,这个障碍以及之前的A类人格障碍,都导致了一系列咨客无法理解的言行。并非先生对她的感情有问题,也并非他故意做某些事刺激她,而都是精神障碍所致的病态表现。
3、讨论咨客先生的药物治疗情况,他需要长期治疗,有些古怪表现与药物副作用相关。
4、共情咨客的焦虑感受,因为但凡有人患上这样的慢性精神障碍,家人是非常痛苦的。是否维持婚姻是他俩共同的决定(张医生并未建议他们分开,其实,也考虑到目前咨客先生病情严重,并不适宜讨论婚姻问题)。
5、讨论咨客先生病情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养成健康心态。
6、讨论咨客可如何自我减压,并帮助先生减压、治疗。并再次肯定咨客求助的行为,给予鼓励。
7、咨客希望下次有机会让先生直接来咨询。
65.张道龙医生:你今天想跟我讨论什么问题呢?
66.咨客:我觉得我们这个婚姻很麻烦,不知道该持续下去还是就此终止呢,还是怎样。而且担心会影响到小孩,你说孩子不懂事,她也知道了,也知道爸爸的状态,爸爸跟她互动特别少,她对爸爸也没有亲密的关系,担心她以后长大会不会在这方面受到很多的影响。如果我俩的婚姻产生了这些问题,对孩子又是伤害,怎么都觉得很为难。
67.张道龙医生:对,这是一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呢?
68.咨客:其他倒没啥大问题,我感觉自己最近总失眠,有很多的困扰,莫名地夜里醒来,有时候感觉有点头痛。
69.张道龙医生:这些表现你认为跟丈夫生病有关系?
70.咨客:对,过度焦虑的感觉,我工作上也有不少压力,在工作上没有什么心力去做了,感觉做不好,这些事儿让我担忧太多了,分居了,我也属于逃避的状态,我没法面对这个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很积极地给他看病,中医、西医都看,医院也看,看不好了,我感觉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如果不分居两个人待在一起的话,没话说,他跟小孩也不亲近。我感觉婚姻的持续对我来讲,住在一起也是一个麻烦,反而分开了,好一点,自己感觉情绪上好了一点,但是总得面对这个问题,我很苦恼,想找老师帮个忙,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71.张道龙医生:好的。首先,你刚才说的问题,毫无疑问是每个得了慢性疾病的人,不管是关节炎还是精神障碍,都要面对的问题。你肯定首先想知道你俩是什么样的毛病,先说他的毛病,就知道你是什么问题了。听你刚才讲的这些症状,我当然不能通过你给另一个人诊断病,但听起来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诊断是对的,表现也是对的。他在发病以前,听起来像是有人格特质或是人格障碍的人,他不是故意跟你不讲话,或是故意跟孩子不亲近,是这个病本身就有跟人家交往和亲近问题的缺陷,本身的表现就是这样。现在发病了比之前更加严重了,实际上你认识他之前就这样。这又跟成长环境有关,因为农村人经常不善于用语言交流。发病之前实际上也是这个病的表现,不善于跟人交往,不是故意不跟你和孩子交往,而是交往的时候更紧张,选择倾听、选择不交往,不但不跟你交往,也不会跟同事、同学热情交往,都是在强迫的情况下才会去做,平常站在讲台上当然要讲话了。他等于是有这种人格特质,只是现在更加严重了。
72.咨客:嗯。
73.张道龙医生:第二个,这个病是慢性的病,往往一次复发后需要长期服药。现在的紧张、手发颤,都是药的副作用,他用了利培酮,利培酮经常出现静坐不能、感到紧张的症状,这是为什么用了盐酸苯海拉索的原因。这个副作用要跟医生讲,医生知道哪些症状是副作用,哪些是疾病带来的。这个问题是他得长期服药,甚至在我看来很可能要终生服药,一般是这样规定,一次复发吃药一年到一年半,两次复发吃很多年药,三次复发就要终生服药。但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要终生服药,停药了就复发了。得的这个病很不幸,这是一个慢性病,虽然有药治,但是需要长期治疗。你说的表现,有的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刚才说的眼睛发直,智力低了,手发抖都是药物的副作用,但是言语异常、行为异常,甚至说怀疑你、多疑,这类症状是这个病本身的表现,随着疾病变好,这个症状会减轻,但是只有小部分人能治愈,大部分人终生吃药,是这样一个情况。
74.咨客:嗯。
75.张道龙医生:第三,关于你现在的这种情况,我们叫适应障碍或者适应不良,突然面临着工作压力非常之大,家里有一个丈夫,原本正好是年富力强、应该帮你的时候,他突然又生病,你对这些压力的适应状态不好,过一段时间,找到解决方案,就会有好转。维持婚姻是你俩的决定,只能说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最好的程度什么样,坏的程度什么样,你知道了,商量和做决定肯定是你跟他之间。
第四,说到对小孩的影响,一般有两方面。其一,小孩有没有这个基因,现在还不知道,长大之后才知道,这个病平均发病是15到25岁之间,晚一点是35岁了,15岁以下发病非常少。其二,养育方式,刚才说到农村人很多都不通过语言交流,干活很累,回家就睡觉,这是最好的休养方式,不是通过语言。你是学文科的,听你讲话非常流畅,愿意用言语交流。他得了这个病,加上农村的教养方式,既有基因的问题,也有教养方式的问题。咱们的小孩有一半是你的基因,你又这么能讲,训练小孩经常多跟她接触,多跟她讲,多跟她聊,告诉他爸爸生病了,不是爸爸故意不搭理你,爸爸有毛病,病好了就会好一些。不管离婚不离婚都是小孩的爸爸,这样小孩就理解,不是父亲不喜欢她,因为他有毛病,小孩在你的培养下完全可以改变。基因我们改变不了,就像一个人的家里有高血压的基因,你可以少吃盐,不是有高血压基因的人都得高血压,精神障碍也是一样。带着这些基因通过养育方式训练、减压,就会预防疾病,基本上大部分人不会患病,但是得注意,我们小孩有这些潜在的问题,得现在开始训练她,养育方式上就得多沟通,通过体育锻炼减压。
76.咨客:嗯,嗯。
77.张道龙医生:大人也是这样的,告诉他尽量不能做科研的事儿,也不能出去加班做兼职,因为对大脑的压力越大,越容易发病。相反多睡会儿觉,多体育、锻炼,这个对身体恢复快,因为体育锻炼的时候使大脑的焦虑减轻。药用的种类对,但是用得多了,所以有副作用,跟医生讲药物怎么调,但是重要的是他不能够加班,不能够熬夜,多体育锻炼,这样大脑就会恢复健康状态。他最近发病很可能因为压力大,不会突然就发病。虽然你说很突然,我不这样认为,我行医20多年,没有一个病人是突然发病的,大部分都是跟近期的压力有关。
找到他加重的因素,把加重因素去掉,就变成缓解因素了,因为这病不是急病,既不会一天变好,也不会一天就加重,只要按时吃药就可以控制住。这期间可以充分地讨论决定你们的婚姻问题,绝大多数的小孩,如果现在意识到了,又有这么一个比较理性的妈妈知道怎么训练小孩,知道怎么跟小孩解释,小孩的发病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要不去说,不去做,小孩也是压力比较高,就容易犯病。大部分这类患者的后代都正常,你得从现在培养她健康的生活方式。你现在压力大,来自两方面,既有工作的压力也有丈夫的压力,这两面压力没有的时候,就没问题了,突然面对两个,一个人只能承受这么多。因为你是正常人,不会因为这两个压力把你变成精神分裂症,如果脑内不正常,这种压力下就容易发病了,这是内因跟外因的关系。我觉得这样你就知道怎么来保证自己健康,保证小孩健康,这个事儿不急,至少现在看医生,把药调好了,症状减轻才能理性处理这些事儿,现在他是发病的时候,副作用这么多,容易激化矛盾,已经暂时分居了,不在于一个月必须解决的这个事儿,长期来看把这个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现在先把他这个病稳定了,现在治疗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先把难关度过,未来再看怎么去处理你们之间的事情。
78.咨客:嗯。
79.张道龙医生:你能主动找医生,自己不拖垮自己,是一个好的妈妈,好的太太,也带他看病,也是正性的,应该继续去做,同时别把自己拖垮了。你要跟单位去解释,丈夫生病,我现在需要暂时来缓几个月,同事都能理解,不是说永远这种情况,现在压力大,别给你施加更多的任务。再看他的药怎么调整,理解他对你和对小孩不是故意的,这就是这个病的一个表现,基本上不想跟人接触,这种压力对他来说是一种痛苦。对你来说不说话是一个痛苦,不互动是痛苦,对小孩也是这样,你俩是正常人,而对于他来说,多说话、多互动是挑战、是压力、是麻烦,所以看书实际上不叫逃避,他选择一种回避方式,因为书里头没有互动,单向的,想不去读就不读,想读就读,这个病的特点都是这样的。这样解释清楚他发病之前为什么也是这样,发病以后不是针对你和孩子,更没有恶意,多疑本身也是这个病的表现,精神分裂症既有行为异常也有言语异常,也有妄想,诊断没问题,主要是治疗,这样帮你解释回答你的问题了吗?
80.咨客:我明白了,一方面先配合他治疗,稍微改变一下,特别是体育锻炼,对于他来讲是必须要做的了。
81.张道龙医生:对,必须减压,有两个事儿,第一,体育锻炼使他体重不再增加,药物有的时候有副作用,吃了药,吃了饭,再睡觉,就长胖了,不是改变性格,更不是让他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儿。现在治病不这样做就得多吃药,副作用就多,药调好了,剂量调对了,再减重,你就会更健康,需要睡觉就睡觉,需要减压就减压,但是运动本身既能促进睡眠质量,同时又能减压。社交是增加压力,运动本身是减少压力了,爱读书将来继续读,没有问题,恢复到第一次犯病药物控制的状态下,再讨论小孩的教育方式。如果都是在脑子巨大混乱的时候,容易把良好的建议给误解,这样会有问题,一旦发病,本身就属于多疑状态,就会想是不是有矛盾,甚至认为本身这病是你搞出来的,有人看了五年,认为医生放在他脑子里什么东西,把他弄生病了。妄想的人不是正常人,恢复到正常状态,再讨论需要理性讨论的问题。我觉得他目前这种状态不能特别急,先把这个病情稳定到第一次发病被控制住的时候,这样好多事儿都好办。
但是要知道这个过程中怎么帮助指导他,保证自己的健康,你也得运动,给自己减减压。就像有关节炎的人还可以正常生活一样,这个病好的时候跟正常人一样,但是毛病是很难治愈的,用药物能控制这些症状,更像我们说的糖尿病,一辈子不会好,不像过去没有胰岛素,人只能死了,现在基本跟正常人一样,只是有这些麻烦。糖尿病的英文单词是diabetes,所以人们都说有糖尿病的人就要开始过上D生活,吃水果、喝咖啡都得用代糖了。精神分裂症的英文单词是schizophrenia,我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要开始过上S生活,永远像精神病患者这样的来面对生活,要运动、减压,不能熬夜。每个慢性病都有它的问题,但是每个病都有针对的治疗方案。这个病我们知道它的原因了,也有特效药,麻烦的是不太容易治愈,头两次还可能,后面如果再复发终生都这样。这样讲清楚吧?管好自己,小孩还得靠你,你要是不健康,小孩也会有问题。今后如果有需要可以再跟我们的团队联系,继续帮助你。
82.咨客:如果有机会,下次让他亲自跟您聊一下,关于这些症状我自己可能从表面来看,实际上有些问题他自己更清楚。
83.张道龙医生:没问题,下次约一下让他自己来,现在先找医生把药物调一下,现在有了副作用了,找主治医生才能调整药物。告诉医生,原来只吃一个药的时候,他没有副作用,现在加了两个药,因为第二个药,利培酮产生了副作用,并不是疾病本身带来的,一半是疾病本身带来的,医生怕他复发,多给他下药是这个原因,希望他快速变好,但是药物用多了,种类多了,就会有副作用,这样跟医生讨论怎么办。有的事急不得,治疗疾病有的时候是找一个平衡,没有最好的平衡,治疗作用能够发挥得比较好,副作用比较小,这是最好的平衡,重新校准一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84.咨客:好的,谢谢张医生。
85.张道龙医生:不客气,下次可以让他跟我们直接沟通。
86.咨客:感谢,感谢!
87.张道龙医生:不客气,再见!
小结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是一个特殊人群,需要助人者北京白癜风专家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