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大委屈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了一个段子,总结了一下中国人活的憋屈的方面,称为“中国人的八大委屈”。

以下就是伟大的网友归纳出的8条中国人常见委屈,对照自检,看看你中枪了几条?

1、都不容易

2、你喜欢就好,随便吧

3、别管我了

4、忍一忍就过去了

5、别伤和气

6、那好吧

7、可以,没问题,再晚我也会做完

8、习惯就好

在长期这样的文化要求下,中国人容易出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变得虚伪,所谓心口不一。

另一种,是真的变成了中国式的老好人。

与他们表面总是在人表现出来的好人形象不同,在私下里,他们其实内心冲突很多。

正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些内心冲突,他们活的很累,很压抑,很委屈、很抑郁、生命很萎缩,甚至很愤怒。

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有着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一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1)“都是我的错。”

对别人的感受过度敏感

讨好型的人通常都对别人的情绪非常的敏感,别人有任何一丝不悦或者心情阴云,他们都能快速而又及时的捕捉到,有时这种觉察甚至到了“自以为觉察”的地步。

遗憾的是,他们之所以这样,通常是因为内心有一个不好的假设,即他们会认为别人的情绪变化跟自己息息相关。

因为这一点,他们会自动的在与别人的关系里,把自己放在满足别人的位置上,类似于奴隶,而别人是他们的主人,一个奴隶必须时刻讨好主人,也许就是讨好者内心和行为的最真实描写。

尽管有时候他们意识不到这种荒谬的逻辑,却按照这样逻辑规则在指导自己的行动。

(2)“我决定不了任何事。”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讨好型的人对于别人的负面反馈往往吸收消化很快,他们一贯的会采用别人都很强,很好,而我很弱,很差的模式来解释一切事情。

所以在讨好型人格的内心里会认为:“我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事情,而必须依赖别人的判断和对我的评价才行”。

本质上,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是把自己放在一种弱者的位置上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他们害怕自己表现的强大和美好时,会引发别人的攻击性。为了避免冲突,他们提前缴枪投降。

(3)“我害怕说不。”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具有讨好型特征的人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因为他们有很深的不配得感,即会认为自己给别人添麻烦是件很过意不去、很愧疚的事。

当他们获得帮助时,往往会表现的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和恩惠。

与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相反,讨好型人格的人在面对别人的要求时,很难拒绝别人,即便当他们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可能会不合理,他们也拒绝不掉,因为他们害怕一旦拒绝掉别人,别人会对他们不满,对他们有很差的评价。

即便他们做出了拒绝别人的行动,也会反复的给别人道歉,为的是试图消灭掉别人的差评和不满。

(4)“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缺乏界限和原则

讨好型的人做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害怕别人的不满和差评,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原则,在交往中也丧失界限。

一方面他们会守不住自己的界限和原则,任凭别人无限制的对自己违矩而做不出任何反抗,比如有的讨好者任凭别人跑到自己的生活里来指手画脚,对自己指指点点,即便内心不舒服却做不出任何反抗。

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突破别人的界限,希冀着别人为他们过度的负责,期待建立过度亲密的关系,但同时常常因为别人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受伤。

哪两类父母,

容易塑造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有两种类型的父母容易塑造讨好型的孩子。

一类是父母本身就是讨好者人格,自尊和价值感都很低。

他们一方面会不停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就是要讨好别人获取生存,一方面又言传身教许多讨好的模式。

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自我感觉就低人一等,不自觉的就容易讨好别人。

在外人眼里,讨好型的家庭似乎与世无争,对外总是在示好。但是就像一个人一样,过度的讨好会引发人性的失衡。在讨好者家庭的内部,也会有更多的抱怨和负能量释放的方式。

除非发现这种模式的不合理,才会尝试去改变,不然的话,他们就会一直讨好下去,甚至把这种讨好模式传递给后代。

——————

另一类出现讨好型孩子的家庭往往存在着控制欲过强的父母。

在这种家庭里,孩子的一切必须围着父母的需求转,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和自我,孩子必须孝顺,一旦孩子做不到这些,这些父母就会通过指责、批评、打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渐渐的,孩子内心的声音被完全泯灭,而成为只依赖大人评价的傀儡,孩子变的胆怯畏缩,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觉得自己必须讨好父母,因为只有讨好父母,自己才有好日子过。

——————

不管在哪种养育模式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讨好型的孩子从小就缺乏自我价值感,或者被剥夺了自我价值感,而“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渠道。

为了获得这种自我价值感,他们才会不惜自我牺牲、自我压抑、自我委屈、自我矮化,努力努力的去满足别人,以交换到别人对自己的满意和好评。

长大后,如何走出讨好型的人际模式?

(1)首先,要有站起来的意识

站起来就意味着要尊重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意愿。

在合理的情况下,别人应该尊重自己有这些渴望和要求,因为自己配。

你要勇于捍卫自己的这种权利,而不是把这种权利拱手让给别人。

(2)站起来的下一步是有胆量和勇气为自己负责

讨好型的人之所以甘于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想抛弃或者逃避自我负责的部分,他们不想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也不想冒险,他们只想依赖强者。

然而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没人可以为别人的人生负责,也无所谓强者弱者,只有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每个人逃脱不掉的责任。

(3)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和塑造

好多人的人生都活在原生家庭带来的惯性行为模式里,讨好者也不例外。

早年没有获得认可,所以对认可有着贪婪的渴求,不过是在弥补早年的缺失,而生命如果一直被这种缺失捆绑,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外部关系。

走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就要摆脱原来塑造的一些舒适区,突破自己的恐惧区,比如原来觉得一旦有人对我不满或者差评,自己就感觉天要塌了,要有灾难发生了。

现在不妨尝试着去做一做,看看即便以为引发了别人不满或者差评的情况下,天有没有塌,灾难化的后果有没有发生?

我们的那些恐惧更多的是父母行为导致的结果,但现在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世界上的其他人,并不是人人都像自己的父母,一旦不符合他们的需求或评价时,就会严厉斥责自己。

即便遇到严厉斥责自己的人,也要意识到,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再是个孩子,你完全有力气捍卫自己的观点和利益。

(4)别人对你的喜欢和接纳并不是建立在你必须做些什么的基础上

讨好者一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模式,那就是我必须做些什么,别人才会喜欢我,或者我必须不能表达出什么,别人才会接纳我。如果我自己什么也不做,是没有人喜欢我,接纳我的。

其背后是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爱自己。必须不停的去获取肯定。

其实生活的一个真相是,你无需去追求别人喜不喜欢你,接纳不接纳你,只要你自己喜欢自己了,接纳自己了,你会发现全世界也都会接纳和喜欢你,因为即便世界上还存在一些不接纳或不喜欢,也无所谓了。

因为,只要我自己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就好了啊。

我就是我的世界,我就是我的一切。

合一心理咨询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于年,为您提供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咨询师专业精进培训、家庭课堂等。通过“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理念,让专业更专业!让每一次的聆听,换一个新的你;成为陪伴在您身边的心理咨询专家。

工作范围:

学校适应、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校园人际、情绪障碍、品行障碍

恋爱的社会冲突、单相思、失恋、三角恋、婚外恋、离婚、再婚等

夫妻关系、家庭成员的角色适应、子女教育、长幼关系、性生活调适等

职业选择、职场压力、人际交往障碍、人际关系困惑、社会适应等

失眠、酗酒、赌博、过度求医、厌食、贪食等需要的情绪疏导、行为调整、人格改善

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以及心理咨询师专业知识培训、案例督导陪伴、个人体验伴随。

本周推荐咨询师

郭晓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接受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近小时的培训,近小时的咨询经验并坚持案例督导

擅长亲子关系、情感问题咨询;青少年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咨询;考试焦虑、工作压力咨询

合一心理客服:合小天24小时在线为您等候

更多精彩

合一天布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习过半,渐入佳境

精神分析

并不孤单的你我

精神分析

五期精分之厚德载物篇

精神分析

以爱的名义相聚

精神分析

凤凰涅槃春风化雨谈

合一雷榕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找一个可以细细打磨自己的地方

家庭治疗

年气余温氤氲下的合一家庭课

家庭治疗

记:春日暖阳在合一

家庭治疗

春风十里不如你

家庭治疗

成长在路上

咨询师精进课堂:

合一心理精进课堂▏小小格盘联结生命

合一心理精进课堂

心理咨询之前奏乐章

精进课堂

用“家谱图”密钥,开启尘封的家族之门

赞赏

长按







































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些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41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