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国际强迫谱系障碍学会立场
医脉通编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强迫症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高度致残性的、可治疗的大脑疾病。近年来,强迫症相关研究证据迅速积累,加深了我们对于该病现象学、神经生物学及治疗反应的理解,并推动了疾病分类学、治疗干预及临床服务的进步。
日前,国际强迫谱系障碍学会(ICOCS)基于最新的临床及转化研究证据发布立场声明,对近年来强迫症临床领域的部分重要进展进行了介绍,全文5月18日在线发表于IntClinPsychopharmacol.。全文篇幅较长,以下简要介绍治疗进展相关内容:
强迫症的早期干预强迫症起病往往较早,超过50%的患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但很多患者未能早期求助及识别。强迫症的治疗常存在延迟,未治疗期(DUI)平均为7年左右。DUI过长与疗效不佳显著相关,尤其是药物治疗。此外,强迫症位列致残性最强的十类疾病之一,进一步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强迫症一直被视为一种「隐秘」的疾病,某些特定表型(如性、宗教、攻击相关症状)尤其容易导致患者不愿求助。识别儿童强迫症也可能很困难。有必要在多个层面增加投入,开展有效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干预措施。如有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属于对称及排序维度,此类症状或可指导强迫症的早期识别。
强迫症患者的子女可视为强迫症高危人群。存在抽动、儿童急性起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强迫型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可能是共病强迫症的指征,或加速其日后罹患强迫症。有研究者提出了强迫症的分期模型,如将强迫症分为4个主要阶段(0期「风险升高,无症状」,4期「病情严重」),但其临床效用及适用性有待探讨。针对高危人群,心理宣教及减轻家庭顺应(familyac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