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自恋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TFP治疗4
DianaDiamond
OttoF.Kernberg
翻译:段锦矿作者简介:
BarryStern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医学心理学临床副教授,TFP纽约中心联合创始人。BarryStern博士在康奈尔大学Weill医学院附属人格障碍研究院工作了超过20年。除了为人格障碍患者提供心理治疗,他聚焦于人格障碍评估领域的实证研究。他是STIPO-R的联合作者,也是该项评估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的负责人之一。他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训练和研究中心的导师;他与OttoKernberg教授等人合著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移情聚焦治疗》一书。
FrankYeomans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Weill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临床副教授,Weill-Cornell人格障碍研究院的培训部主管,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训练和研究中心的精神科讲师,人格研究院(位于曼哈顿)的院长。他在获得了法国文学的本科学历以后才进入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学习。Yeomans医生的专业主攻方向是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的发展、研究、教学和实践。他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帮助多个地区建立了人格障碍的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培训项目。他是多本论著的作者/合著者,其中包括《边缘患者的移情聚焦治疗:入门》、《边缘人格的心理治疗:聚焦客体关系》和《边缘人格的移情聚焦治疗:临床指南》(与JohnClarkin和OttoKernberg合著)。他最新的著作是与DianaDiamond和BarryStern合著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移情聚焦治疗》。DianaDiamond博士,纽约城市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教授,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精神病学兼职教授。她撰写和编辑了一些书籍,包括最近的《依恋和性》。她目前的研究是关于自恋和边缘性障碍共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以及在一年的TFP治疗后边缘性患者的自我和重要他人表征的变化。她毕业于纽约大学精神分析博士后项目,毕业于IPTAR高级培训和组织咨询培训项目。她是美国心理协会的成员,也是美国心理协会第39分部(精神分析)的理事会成员。
OttoF.Kernberg,医学博士,医院韦斯特切斯特分部人格障碍研究所所长,康奈尔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和琼桑福德威尔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训练与研究中心培训和督导分析师,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译者简介:段锦矿:帛石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移情焦点治疗(TFP)国际认证项目学员。接前文:解释
很大程度上,移情焦点治疗的核心过程是通过一种广泛的技术策略——解释来实现的,长期以来,解释被认为是精神分析过程的核心,但在TFP中我们对其有所修改。TFP的解释(Caligor,Diamond,Yeomans,Kernberg,),指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当二元配对中的角色被体验、发生转换时,治疗师反复认同这些角色,跟踪他们的出现、投射和每时每刻过程中的摆荡,最终形成关于其防御功能的假设。这些解释是为了帮助病人觉察并耐受他们内心世界的混乱,通过探索这些混乱如何在移情中展开,可以实现这一点。
解释是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干预措施。用传统精神分析的语言来说,一个解释循环包括三个要素:(a)要求澄清,从患者那里寻求关于他们主观体验的信息,以澄清特定沟通中有哪些二元配对在表层上被活现;(b)面质,即邀请患者对其沟通中明显的矛盾(患者在不同时刻的表现之间的矛盾,患者所说的话之间的矛盾,或患者的口头报告与其情感和/或行为之间的矛盾)进行合作性的反思;(c)正确的解释,即澄清和/或面质的内容与决定病人表层体验的无意识因素的假设之间的联系。(有关TFP中解释过程的详细描述,请参见Caligor等人,)
在选择解释的主题时,帮助治疗师聚焦的指导原则是情感主导。在治疗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刻,患者可能通过所谈的内容和他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来表达一些情感主导的内容,而且,就像经常在自恋患者的个案中出现的那样,这些内容也可能通过反移情(患者回避的情感现在被移置到治疗师那里)来表达,并产生共振。治疗师的解释,最终将帮助患者将当前有意识的体验与以前分裂出去的体验整合起来,这些体验在之前要么被投射到他人身上,要么与不同的自我体验分离,要么被压抑。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努力从“技术性中立”的角度进行干预和解释,即做一个对患者及其困难关心的、但客观的观察者,而非明显地认同患者内心冲突中的某一方。技术性中立并不意味着对患者漠不关心,而是要求治疗师在患者的冲突(即对立的内在愿望之间、内在愿望与外在禁止之间、愿望与外在现实的约束之间的冲突)中不主动地偏袒某一方。因此,技术性中立的立场使治疗师能够对患者冲突的每一方产生共情,这有助于理解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和决定因素,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内部冲突。
解释的完整循环可以通过患者S的案例来说明。早期的澄清主要集中在S在移情发展过程中对治疗师的体验的转变上。对于他在退学前寻求暑期工作但没有落实的问题,S的防御反应表明他正把治疗师体验为一个挑剔、苛刻的家长。作为对这一澄清的回应,S注意到自己对治疗师的体验与他对父亲的典型体验相匹配,他父亲对S的学业有着完美的要求,当感觉儿子迟钝时,他变得非常愤怒(在父亲看来,S主动浪费了他的智力天赋和才能)。总之,最早在治疗中出现的客体关系二元配对是迫害性的,这包括着一个作为批判性家长的治疗师和一个无能、无用的被贬低的自我表征,被恐惧和羞耻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随着S抱怨各种各样的苛刻权威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治疗师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时而被他惹恼,时而被他疏离。S曾多次以“沟通不畅”为由,对治疗的组织事宜“感到困惑”,这导致了他缺席治疗和未能及时落实治疗合同中的一些约定(努力获得临时工作并恢复学位)。当治疗师提出这些误解对他来说在情感上是有用处的,这让他避免了那些会引起他焦虑或威胁他自尊的情况时,S生气了。S说出了他的观点,即他不应该对自己不同意的措施采取后续行动,对他来说,按照自己的步伐而不是治疗师的步伐行动是很重要的,他是自己情感需求方面的专家。
此时,我们可以请S注意主导的、表面的二元配对中的摆荡;现在是S在扮演着苛刻父母的角色,默默但积极地破坏治疗师的权威——他认为治疗是错误的和无效的。通过对S这种模式的反复观察,包括在特定的治疗环境之内和之外(回想一下,医院的工作人员认为他傲慢和轻蔑),他和治疗师都明白了这一配对的双方是如何交替地互相防御的:首先,S对他人(包括治疗师)的傲慢和批判态度避免了自己的不足和渺小;其次,他的软弱和无能的自我表征既让他有了逃避挑战的借口(尽管面临羞辱和失败的风险),也让他有了被贬低但安全的位置,他便可以嫉羡地嘲笑任何通过积极努力试图取得成功的人,包括那些试图帮助他的人。
相对积极的一点是,即使在S治疗的最初阶段,治疗师也能感受到一种积极、温暖的工作关系,尽管这种关系是断断续续的。S会畅所欲言,将丰富的意象与他的日常活动、希望和快乐联系起来,他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向内心世界的窗户。S的自由表达,以及它所暗示的去抑制和放松戒备,是高水平自恋人格的典型表现,这也表明S不总是受到他不想要的或威胁性的自我表征所产生的想法的影响,同样,他也不总是感觉受到治疗师独立思想的威胁,他含蓄地承认治疗师的独立思想能帮助他接触和耐受自己的某些体验,否则,这些体验会让他感觉到湮没性的消极。
这种更良性的、积极的移情与一个二元配对联系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个依赖、满足和好奇的儿童,经由与尊重和喜爱相关的情感,连接到一个慈爱、欣赏和养育的家长。在S的大部分生活中,该配对由于他对迫害性二元配对的体验所带来的折磨和行为后果而被抑制。在这个二元配对中,我们看到了自恋患者的全能感和自给自足感的平衡,这是一种能够容忍某种程度的健康依赖的新生能力。S确实能够认识到他变得傲慢和轻视他人的倾向(而在其他时候,他会贬低自己,感到低人一等和软弱无力)是一种防御的姿态,保护了自己不去渴望可靠的、始终如一的亲密、友爱和支持,而这些在以前对他来说都是转瞬即逝的。
解释(治疗师与病人一起观察在表层运作的客体关系二元配对,以及它们防御自我和他人的分离或投射经验的方式),对病理性的夸大自我构成了重大威胁。治疗师试图破坏患者的防护盔甲,这可能会触发一系列的情感,包括愤怒和羞耻,患者经常将其视为治疗师有意实施的羞辱(Steiner,),这通常会导致强力而僵硬的投射。S能容忍治疗师将他的傲慢解释为对一种脆弱的、被贬低的自我感的防御,并通过联想加深了对自己这个经常投射的部分的理解,就他的能力来说这是不寻常的。
S和治疗师能够相对快速地形成一个工作联盟,这个联盟在他的病理性夸大自我的猛烈攻击下存活下来,在这个联盟中,S能够容忍治疗师作为一个伙伴进行通常漫长而痛苦的对病理性夸大自我的分析过程,这对于TFP是必不可少的,是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持久改变的因素,这超越了更为有限的短期缓解自恋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的目标。
对于较低水平的BPO患者来说,攻击性的使用助长了原始防御,这使贬低的自我更牢固地被投射到客体世界,因而需要更持久地聚焦于澄清阶段。Steiner()提出的“以治疗师为中心”的解释可能有所帮助,这种解释澄清患者对治疗师的体验,暂时简单地接受这些体验,而不将这种体验与更敏感的自我表征联系起来,也不解释二元配对的摆荡或患者投射防御的操作。这样的干预可以使患者感觉自己被理解,并在治疗过程中支持患者涵容难以忍受的自我状态(患者之前通常通过投射来处理)。(有关解释过程的更完整讨论,请参见Caligor等人,;Diamond、Yeomans和Levy,。)
总结
TFP从建立一个最有利于探索过程的治疗框架开始,在探索过程中,有力地塑造了患者生活体验的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在治疗关系中活跃起来,对它们的第一手观察成为一个强大的治疗工具。通过对这些在治疗过程中展开的部分自我表征和部分客体表征的认识,对其在移情中和治疗外的患者生活中的意义和防御功能的反复解释,患者更加能够意识到自己先前隐藏的但强烈影响着他们的主观体验的动力。
患者越来越多地能够容忍他们之前投射到外界的消极自我体验,同时也能容忍对自我和他人更现实、不完美和矛盾的表征。在理想情况下,这一过程可以让患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在整体生活中获得更大的自由、选择和愉悦感。
(全文完。本翻译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尊重译者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文链接:
自恋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TFP)治疗(1/4)
自恋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TFP)治疗(2/4)
自恋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TFP)治疗(3/4)
广州帛石心理暖于布帛,安如磐石。
帛石心理咨询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