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避免输入性病例造成患者感染,华医院精神心理行为科一直实行全病房封闭式管理,设置单独隔离病房,严格做到新入患者在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且居住满十四天之后才可以转入普通病房,实现关口前移,确保普通病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笔者作为精神科隔离病房的工作人员,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与使命。

01新病人收治

“精神科一楼,精神科一楼,老师听到没?一位65岁吴先生因院外反复胡言乱语,行为怪异26年,送入我院。”精神二科护士长小汪见此情况,迅速奔赴现场,准备迎接新病人的到来。只见吴先生情绪激动焦躁,双手双脚均被家属用束缚绳捆绑着。患者儿子对大夫说:“太闹了,太闹了,我爸爸病了26年,也不遵医吃药,整天絮絮叨叨胡言乱语,一发病就对我妈妈拳脚相向……”

几句看似简单平静的病情描述,却显现出隔离病房医护工作未来一段时间要付出很多艰辛。尽管收治难度大,他们依旧严格执行隔离病房收治流程,全面排查疫情风险、医护安全风险,加强皮肤伤口护理,全力确保精神科诊疗护理安全。小汪待吴先生情绪稳定,对他进行了一定的心理辅导,同时电话告知医生,联系住院处,为吴先生测生命体验,做心电图等一系列护理工作。

02新病人安全检查

其目的是加强安全检查管理,排除护理安全隐患,为病人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检查患者是否藏有打火机,刀剪,绳索,贵重物品等等。

03患者生活

由于病房封闭管理,医护人员不单要完成日常医疗护理工作,还要化身“百变天使”。他们一会变身保洁员,每天为病区进行消杀,麻利的身影,娴熟的动作,尽力做到防控零死角;一会儿成为患者家属,为患者打饭、喂饭、监督他们吃药喂药;嗜睡患者不知大小便,还要为其更换尿不湿……

REMEMBER

在为期14天的隔离生活中,有的患者按耐不住内心情绪,有的墙对着墙隔空讲话交流,有的在病床上双腿盘做,目视前方,有的在病房来回走动,毫无目的。这时,医护人员又摇身一变,成为心理咨询师,与患者谈心、给予心理疏导……他们始终用家人般的关爱温暖着每位一患者。

04工作人员工作状态

因疫情封控要求,简单的治疗变得繁琐化。医护人员需穿脱隔离服,带医用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操作等。每日两次的体温检测,每天两次病房消杀,饮水、用餐“送货上门”。护理采用“一人一车一房间”接触前、后都需进行洗手消毒。

春风送暖,欣欣向荣,万物更新,旧疾方愈,春去秋来,雨过天晴,“隔离病房,远离病毒”。

专家简介王皓

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大学本科,武汉老年医学会理事,武汉市精神医学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精神科急重疾病的诊治,各类神经症,心身疾病,人格障碍的治疗以及老年精神疾病,睡眠障碍诊治。开设有老年痴呆专病门诊。

刘春艳

主治医师

大学本科,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工作近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精神科急重疾病的诊治,重性精神疾病及酒精和药物依赖的诊治。胡鹏

副主任医师

大学本科,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工作近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精神科急重疾病的诊治,重性精神疾病及酒精和药物依赖的诊治。钟志庭

副主任医师

大学本科,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的筛查以及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治。

温馨提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88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