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我一直就想砍他,把他的眼睛砍坏
问:你砍他是不是想了很久?
丁:医生太坏了,没把我的眼睛看好,还说没事儿
该研究项目负责人、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教授说,人格障碍是指在年满18岁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的成人中出现的一种偏离所在社会文化期望的、持久的行为方式或内在体验,在少年阶段或更早阶段即可出现,并贯穿整个生命过程人格障碍可导致社交与职业功能损害或内心痛苦人格偏离指未满18岁的青少年出现人格问题且符合人格障碍症状学标准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有依据
目前丁某已被刑拘
问:你对今天所做的事情后悔吗?
从丁某的所作所为中,不难看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严重性和破坏性不可低估这次刀砍医生案件充分说明,我们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强心理干预迫在眉睫(.:miss咸饭)
青少年人格障碍须积极防范
前不久,一项对北京市城乡有代表性的25所高中、共计10039名高一年级学生人格偏离情况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中人格偏离的检出率为5.6%;男生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城区学生检出率明显低于乡镇学生;重点中学学生检出率最低,普通中学学生检出率最高3年后对同一批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显示人格偏离的检出率为5.8%,总体人格障碍患病率为1.8%
人格障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反社会性为特征,常有违法行为发生,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及冲动型人格障碍;另一类为性格特征十分突出,影响人际关系,难与人和睦相处,通常无违法行为,以性格特征命名有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表演型(癔症型)等人格障碍
更多反社会人格障碍(病态人格)问题
请点击→
问:你为什么要砍这位医生?
丁:做了就不后悔,今天就想砍瞎他一只眼睛但我今天也不知怎么回事,一气之下出手重了
丁某仅仅为了自己的眼睛治疗效果不良(其实效果还是不错)就蓄谋而残酷地刀砍医生,这一犯罪理由(动机)不仅令其他患者感到太离谱,就连他的亲属也感到不可思议
丁某具有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经过调查得知,丁某在18岁以前,行为障碍表现符合诊断标准(见“链接”)9条(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10条(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11条(有过早的性活动)、12条(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和弱势人群),超过了规定的3项诊断指标;18岁以后,其行为障碍表现又符合诊断标准中的1条(经常旷工)、2条(经常盗窃,曾被收审)、3条(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及10条(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因而诊断其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以成立
为了避免丁某这样的恶性事件再次出现,我们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更要注意心理卫生,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适应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使自我的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据介绍,犯罪嫌疑人丁某46岁,合肥市人,曾因“右眼淋巴滤泡”病状多次到该医院就诊,当时柯主任只是建议其手术治疗2009年1月,丁某在该院康复部进行了“淋巴滤泡切除术”主刀的是另外一位梁医生,丁某术后恢复良好可是丁某一直对手术不满意,柯主任多次与其沟通都没有实际效果据警方介绍,因为心中有怨恨,丁某曾多次电话威胁柯主任,案发当日,双方矛盾激化
案件回放
2009年2月17日上午,安徽省立医院眼科柯主任在门诊部坐诊时被患者丁某用菜刀砍了9刀,伤口共缝了110针经手术抢救后,现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