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如果你愿意进入自己内心黑暗的那部分,你一
喜欢看我非正统文章的人,都是骨渍清奇的大侠。
今天我们再来谈谈防御机制的一些前世今生。
为了直观一点,我们不妨通过一些例子来直接含沙射影,看看能否获得一些‘不屑一顾’。
有个女性经常遭受家暴,她身边的很多亲友都会这样干预她的防御机制:你傻呀,他是个虐待狂,你不应该忍气吞声...
没错,这既是最常见的干预技术:粗暴的灌输与投射反移情。
其热忱度很高,但是后遗症一大堆,过程中不仅没有科学的干预成分,也没有共情的成分,所以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扮演了好心办坏事的因果。
实际上,心理学家尤其是深谙动力学的心理学工作者,早已发现有些经常吵架的夫妻,他们吵架的背后是隐藏着一份无法言说的性心理满足的象征......
这样的观点如果公开告诉给那些好心的邻居,他们一定会认为普天下还有比这个心理工作者更不靠谱的么,简直是胡说八道狂!
实际上,非正统精神动力学工作者早已习以为常,他们的语言经常在刚刚说出去的时候,会另个别人匪夷所思,但是在过一阵子后,在某个不经意间,或是在上厕所的时候,他们恰恰又会觉得那个解释,很正点!
我曾经问一个经常被家暴的女性这样一个‘优雅’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丈夫离你而去,选择出家当和尚,你大概会有什么感觉?这会不会是一种离开他的契机?
那位女性沉默一会后,语出惊人的告诉我:我想,我会更加悲伤难过。。。
后来,我经过揣摩,发现这对夫妻吵架背后的动力性因素非常明显,他们是用这种方式来互相满足早年性心理压抑,一个施虐(阳),一个受虐(阴),真是完美的互补。临床心理学中也发现了一种综合症,就是有一些女性宁愿被丈夫长期挨打,也不愿意离婚。
总之,我们如果只是从事物的表相上来进行单纯的好恶分别与伦理推断,那么许多时候都是有失水准的,同时当事人的内在一些子人格也都会觉得那些推断与自己实际所思所需相去甚远。
另外,还有一种家庭吵架除了我以前文章中所讲的主动破坏亲密关系的本能愿望,来自死本能派来的子人格的躁动与造作,这里就不再多讲了。(可参考那篇“七年之痒的秘密”)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另外一种经常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或亲密关系奔溃的核心因素:粗暴的干预对方的防御机制。
什么叫粗暴,粗暴就是没头没脑的率性而为。粗暴就是怎么舒服就怎么说。从动力学角度而言,个别人的粗暴是为了满足口欲期(0-18个月之间的性心理),在那个时期但凡没有得到母亲合理哺乳与共情抚慰的,都容易落下一些“匮乏感”,有些女子每天控制不住骂自己的孩子,就是在施口虐,变相的满足口欲期喝奶的欲望,与性心理退行满足。
在人际关系中,一份关系突然变得紧张抑或剑拔弩张,很大程度上就是彼此间的一些言语已经挑衅到对方的自尊防御底线了。
而在亲密关系中,夫妻间也是十分擅长把全天下最恶毒的话送给了最亲的人,那些没有经过过滤的防御性语言暂时防御了自己,但是却刺痛了对方。
总之,俩个人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双方肯定都会非常不舒服,甚至奔溃。
新闻上曾经报导,在美国有一些夫妻吵架后,当事人立刻开枪干掉对方,抑或互相开车撞击对方......
我讲过防御机制分为成熟型,过度型,不适应型。当对方的防御机制尚处在不适应型情况下时,最忌讳的就是直接扒对方的软肋。
比如以前某乡亲节目的评论嘉宾因为自身过头的胆汁质性格,在缺乏自我觉察的情况下,不经意间,对着喝了几两白酒才敢冒险登台的相亲男嘉宾,口无遮拦的说出:你为什么这么自卑,你太自卑了,你看起来在装...
如果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协会主席有可能会直接把这位评论嘉宾除名了,如果他是该心理协会中的一员,实际上这种口误也是所有心理学派中最大的忌讳之一。
这样的说教与赐教,不仅不能帮助对方降低自卑感,反而严重增加了对方的羞愧感与耻辱感。这样一来,也很容易诱发抑郁情绪。
还比如,有些人在上班的路上偶遇同事,而后假惺惺的问候对方:你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是不是肝不太好,我认识一个中医,要不要试试?你猜对方会是什么心情。
再比如一些愚蠢的百度推销员,打电话给民营企业推广竞价服务时,当经营主婉拒他时,他却蹦出:你为什么不考虑这个广告服务呢,是不是生意做得不咋样,是不是没生意。。。。就因为没生意,所以才需要做广告嘛。
奔溃感与头大感就是这么来的。
延伸解读:派出所是如何审问的市面上,那些破案的人员在审问嫌疑犯时,也是先让对方的防御机制奔溃。
只是不少警察在审问的时候,比较粗暴,虽然可以使得案件侦破有效进展,但是却无法深刻的转化对方的习性。
很多警察是这样问的:你必须为你自己所做得罪行负责,你要为受害者负责,听见没有。
这样说的时候很容易让有偏执型反社会人的防御机制更加的偏执与反社会。即便迫于压力承认了犯罪事实,但是对其心性的教育与扭转几乎是成反比。
他们的某个子人格很快就会生成一个信条:老子宁愿坐牢,也不能被看做弱小而忍气吞声。
不怕犯罪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反社会偏执人格,这些人使用的防御机制是:全能感。
注:善于沟通的人,不在乎说了什么,而是对方听见了什么。所以,不管是在任何的互动沟通中,即便看出了对方在使用怎样的套路或谎言,都不要粗暴的捅破,务必使用一种与对方的防御相差无几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干预框架,就能获得更大的胜算去感化对方,感染对方。
比如,那位审问罪犯的警察,可以这样说:你很强大,也或许是因为你的过度自信,所以这次你失手了,我不需要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我只需要先知道你这么做的合理性,哪怕很多人都觉得你是不可饶恕的,但我可不这样,我现在最想知道你这么干的合理性是什么!
这样,这个嫌疑人反而会降低抵抗与戒备,如果在临场中这个警察的语调,肢体语言让其感受到了恰如其份的自尊,有可能对方会直接大方的承认为何犯罪。
再直观一点,如果是我改行当警察,我可能会这样审问嫌疑者:你果然很牛,我可真服了你,我完全看得出,尽管我需要鼓励你坦诚的配合,可是你依旧抵挡不住对我撒谎的诱惑,同时我也确信,如果你要对我撒谎,那是一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告诉我,我如何做才能协助你说出自己的委屈,苦衷?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都有很强的全能感,必须接受此人的贬低自恋感,并与真实,强大的品质联系在一起,而后他们通常情况下就会不知不觉的说出犯罪实情。
嚯...我只是为了举一反三,普及大众心理学与人性观,不得已诠释反社会人格的软肋,原谅我的罪过吧。
实际上,几年来藉由各种各样的深度进修与自我成长,我已经养成了从整体,因果,慈悲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人,而非从他人口中来了解一个人。精神动力分析师与其他流派的咨询师最大的分水岭,就是当面对一个来访者时,会忘记他的过去,也不忧虑他的未来,只是专注于此时此刻他的全新反应,坚信任何人都可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即便是十恶不赦的希特勒,在我看来也是有苦衷的,也是受到一些宿命种子的核心情结影响,他的报复心理之一源自于父亲早年喝醉后当着他的面虐待欺辱他的母亲,而他的父亲就是犹太人,他的母亲在哺养希特勒时是擅长共情的。打个比方-他的痛苦就相当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上帝被凌辱,这比阉割他的生殖器还要痛苦,所以这份仇恨的种子,影响他的一生。简言之,对防御机制的正面攻击,会带来2种结果,1:在尚未形成更加成熟的防御机制前,会不知所措,因此更加焦虑;2:反抗对其劝说放弃他所珍视的防御机制的人,所以市面上的一些认知面质疗法,行为满灌暴露,理性疗法,一段时间后很容易让来访者更加焦虑,更加阻抗,更加防御,就是因为没有俩手准备,没有同步协助来访者孕育出一个更加成熟的防御机制,光顾着教育与矫正。
但这里并不是说防御系统不可以被面质或触碰,有些人的深沉习性如果没有被触碰提示,就会愈演愈烈,在恰当的时机,当头棒喝也是可以的,虽然对方一开始也会比较愤怒,但是分寸有所把握,动机要充满爱心。
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可以协助当事人培育觉察力,觉察力有助于无意识争分夺秒的寻找更加成熟一点的防御机制。
扪心问诊补充一些动力学常识(有助于广大自助者自我扪心问诊与觉察):
我发现癔症类心病,相对喜欢使用奉承,敌意,躯体化等防御机制;强迫类心病相对喜欢使用情感隔离,合理化,道德化,理智化(理智化来掩盖洗好吹毛求疵的冲动习性,源于父母超我的内化),抵消;抑郁类心病相对喜欢使用内射,受虐;躁狂类心病最喜欢使用否认,反向形成;偏执类心病相对喜欢幻想,投射;恐惧类心病相对喜欢置换,象征化;临床中一小部分非常压抑的人,会使用色情化来转移;一小部分非常焦虑的人,会在躯体层面使用慢性自杀的行为艺术,也就是在不恰当的年纪得肿瘤;表达爱恨情仇非常困难的人,容易诱发糖尿病,所以一部分糖尿病人的动力学因素就是爱也迟疑,恨也迟疑;高血压的一部分动力学因素与承接家族业力有关,也与自身不容易接纳一些东西有关,也就是过去往往扮演的是“纳”,但是边界不清,往往“接”不住,而后血压难免上蹿下跳。
读而思
duersi
原则上,许多心病都需要长期的心理分析,意象分析或无意识对话,对于一些妨碍生死的防御机制可以提早揭露或诠释,对于一些暂时不会威胁生命力的防御机制不必急于干预。
有经验的指导师必须擅长使用弦外之音来意会。待机而动,在恰当时机说出来的一句话,比在不恰当时机说出来的成堆话,效率要高无数倍。
通常在长期的共情,支持,涵容的互动氛围中,指导师无形中已经变相的创造了许多空间与机会让个案主动习得一些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借鉴或租用指导师的人格功能,来完成一些习得。这也是心理治疗不可被替代的核心要素之一。
所以成熟的心理疏导,必须是长期的,但是长期的会比较贵,比较耗时,一般人不容易坚持。许多咨询师在个人成长领域也是数年如一日断断续续的接受自己督导师的分析与镜映,以及每年固定参加几种不同疗派的深度进修,所以深知长程心理成长的深度意义。
一个人如果接受一位精神分析师个小时-个小时的分析,会很有深度,那是一种享受,但是前提是他必须有钱,有闲,同时并非所有心理疾病都适合精神分析。这些缺点是经典精神分析在未来的巨大挑战,也是被其他疗派诟病的大因素之一。尤其是NLP,NLP最看不起的就是精神分析了,在NLP看来精神分析就像一个老太婆走路慢悠悠的,但是那些深谙精神分析的人,不代表没有研究过NLP。NLP用在企业激励,坏习惯改良与业绩潜能的激发上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果用在深度的临床心理疾病的干预中,只能处理伤口,根是处理不了的。它和催眠术一样,催眠治疗技术可以把症状全部弄没,但是不代表疾病的识种已经转化,过一阵后,会跑到另外一个症状上,这也是我本人多年前在获得临床催眠治疗师证书后,不到俩年就放弃了这个方法的根本原因,我曾拿自己反复试验过,发现催眠治疗技术无法转识成智,虽然很擅长瞒天过海,暗度陈仓。
到目前为止,处理“根”的技术只有三种:综合型精神动力学、荣格派意象分析学、以及个别心理学家正在尝试整合的回归疗法(也是属于一种深度自我认识与领悟的技术,我未来会深度学习它)。
许多一线心理学工作者不得已发展出一些短期策略派,以节省来访者的时间与咨询费。我个人也已经发展出不少中短期的策略(网络课程型结合适当的语音点化),都很好用,倘若操作领会得当,都能缓解,消退,合理转化,大大节省了成长时间。
简言之,不论是大众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咨询师在与个案的互动中,最好的干预方式是没有标准的。
但是前提最好是拥有恰如其份的人性观,它们是最好的保护当事人安全退行与在退行中自我觉察的无形力量支持。
如果缺乏对人性与人类自身处境的理解,不管是依靠何种术,都可能是偏离道的。
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无论一个病人的经历是多么残忍、野蛮、受禁忌或是令人觉得陌生,如果你愿意进入自己内心黑暗的那部分,你一定可以在自己心里找到类似之处!
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梭
伙计,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够深谙生活。
伙计,我们都会犯错,我们也都有一个不完美的过去,但是或许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正常的人生。韩非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