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网友给我发来邮件,在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状况后,十分关切地询问自己是否属于边缘性人格?

边缘性人格是最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经常把自己弄得很紧张,情绪变化异常迅速,极短的时间里就有可能从愤怒焦躁变成深度抑郁。所以,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是情绪、自我、人际关系的不稳定,常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冲动易怒,缺乏理性思考,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一般症状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情绪情感方面:焦虑不安,易激惹,易冲动,易抑郁,易厌倦,易空虚,偶尔会有欣快感,稍有外界刺激可能会表现出精神的短暂失常;二是人际关系方面:易走向极端,过分的贬低或过分的理想化,为满足膨胀的私欲而伤及他人;三是行为方面:行为放纵,贪食、酗酒、吸毒、偷盗、赌博、性滥交等等,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时易极端化或变化无常,易自暴自弃,可能会有自伤自杀行为出现;四是身份和目标的障碍:在自我价值、择友类型、职业选择等重大事情上无明确的判断力,常常表现为迷糊不清。

在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特别注重了患者早期的心理创伤,大部分患者在幼年时都有明显的亲子关系问题,如被父母的忽视和拒绝,大量时间委托他人的照管而不顾,父母非常错误的行为的影响等。其中较为普遍地认为是早期的虐待及性虐待与本病可能密切相关。研究者在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中发现了极高比例的受虐待经历,大多数患者经历过来自于父母的可怕的虐待或忽视,或经历过来自于他人的身体虐待和性虐待。有许多的临床研究都表明,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比其他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报告曾有遭受虐待史的比例要高得多。有学者报告,在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且有自杀倾向的女性患者中,有76%的患者报告曾有遭受性虐待的童年经历。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有92%的患者认为自己在18岁以前被忽视,极高比例地证明了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早年遭受虐待的历史。

在临床上,即使不是所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都可以回忆起早期的心理创伤,也不排除有相当多的患者不愿意说出早期的痛苦经历,当然还有一些患者是因为对早期相关事件缺乏有效的记忆。所以,关于这一点一直是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遭遇虐待的经历与发病之间的关系,尽管至今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至少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较大的相似性。两者都有情绪、冲动控制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难。所以,有心理学家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实际上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女性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更加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01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