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出现自杀及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而辩证行为治疗(DBT)可经验性地用于自杀个体的支持治疗。然而,DBT包含多个组分,如个体治疗、技能训练、电话指导及治疗师咨询团队等,我们究竟需要哪些组分以达到积极的转归,目前尚不清楚。一项在线发表于3月2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的研究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该研究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的MarshaM.Linehan博士等开展,旨在评估DBT中技能训练(skillstraining)这一组分的重要性。研究采用单盲随机设计,自年4月24日开始至年1月26日结束,其中包含1年的治疗期及1年的随访期。研究共招募了99名女性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其平均年龄为30.3岁,69人(71%)为白人,这些受试者在过去5年内均存在至少2次自杀未遂和/或NSSI,筛查前8周内存在一次NSSI行为或自杀未遂,并在过去一年内存在自杀未遂。受试者被随机分入3组:△技能训练+个案管理(DBT-S)△DBT个体治疗+活动团体(DBT-I)△标准DBT,包括技能训练及个体治疗(DBT)治疗于一所大学附属医疗结构及社区内进行,由治疗师及个案管理员实施,自年6月3日开始,至年9月29日结束。研究者假定,标准DBT的表现将优于DBT-S和DBT-I。研究者控制了各种设置下的治疗强度,三种治疗方案的提供者均使用DBT自杀风险评估及管理协议。研究主要转归为自杀未遂及NSSI发作的频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显示:1、三种治疗在降低自杀未遂及自杀意象的频率及严重度、减少由于自杀而使用危机医疗服务及生存理由方面所带来的改善程度相仿;2、治疗期内,与DBT-I相比,纳入技能训练的两种治疗手段(DBT-S及标准DBT)在改善NSSI行为频率(DBT-S,P.;标准DBT,P.)及抑郁(DBT-S,P=.;标准DBT,P=.03)方面表现更优;3、治疗期内,DBT-S及标准DBT组的焦虑较前显著改善(DBT-S,P=.01;标准DBT,P.),但这一改善未见于DBT-I组患者。4、与DBT-I组(16人,48%)相比,标准DBT组从治疗脱落的比例较低(8人,24%;P=.04),使用危机医疗服务的比例也更低(至急诊就诊,1[3%]vs3[13%],P=.02;因精神科问题住院,1[3%]vs3[13%],P=.03)。研究者指出,由受训治疗师所进行的多种DBT干预手段均可有效减少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杀未遂及NSSI发作,而包含DBT技能训练在内的干预手段优于无技能训练的DBT。另外,标准DBT可能在治疗脱落率等某些方面具有优势。

来源:医脉通

MedSci新版APP来了,全新界面,全新体验!

查个影响因子还要开电脑?落伍啦!APP在手,看你想看,查你想查!

下载方式:在AppStore或者应用商店搜索MedSci资讯!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02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