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心身医学实践连载一
《心身医学实践》
出版发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主 编 王向群 赵旭东
主 审 于 欣
副主编 王高华 孙培云 陆 峥
学术秘书 张卫华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 欣 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于恩彦 医院精神科
于逢春 医院神经内科
王化宁 医院心理科
王向群 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希林 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学义 医院精神卫生科
王春雪 医院精神医学科
王高华 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王焕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102医院
史 杰 中国人民医院心理科
刘 方 首都医科医院皮肤性病科
刘梅颜 首都医科医院心内6科
孙培云 医院神经内科
朱 刚 中国医院精神医学科
许秀峰 昆明医院精神科
况 利 重庆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吴 恺 医院神经内科
张 捷 首都医科医院心身医学科
张卫华 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张坚学 医院精神卫生科
张志超 医院男科中心
李幼辉 医院精神医学科杜
怡峰 医院神经内科
杨 蕾 空军航医院心理科
陆 峥 医院精神医学科
陈 葵 医院神经内科
陈云春 医院心理科
陈玉龙 医院消化科
陈连旭 医院骨科
罗 盛 医院疼痛科
姜荣环 医院医学心理科
施剑飞 浙江医院精神科
胡珍玉 医院精神科
贺建华 首都医科医院精神心理科
赵仁亮 医院神经内科
赵旭东 同济大学医医院临床心理科
唐丽丽 医院康复科
郭 勇 中国医院医学心理科
钱敏才 浙江医院精神科
康 东 医院妇产科
梁东风 医院风湿免疫科
程晓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精神卫生中心
詹淑琴 医院神经内科
谭庆荣 医院心身科
参编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刘尚军任 峰 张丽军 张瑞国 李 宁 李远红
杜 捷 杨 婧陈 杰 陈发展 袁亦铭 高国庆
彭 靖
策 划 孟祥才 周 欣
序
与五十几年前“谈心色变”不同,如今中国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社会,均以“心理”为时髦,连带本应该按照国家规范的医院的精神科,也纷纷以“心身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心理医学科”、“心理咨询科”等面目出现,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复杂,但开展的业务范围却大同小异。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界接纳、宣传“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心身医学作为新医学模式的典型范例得到精神医学界及其他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研究活动越来越活跃的可喜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部分医学专业人员和管理者概念不清,以及对“精神科”存在耻感的尴尬现实。
心身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应该贯穿在医学教育、职业培训和临床实践的始终,这一点恐怕已经没有太多异议。但是心身医学作为一种实践,在当今,特别是在中国,依旧存在着诸如专业界定不清、工作边界模糊、从业者身份归属困难等问题。
心身医学演进到今天,已经远远不再是当初Heinroth创造这个词时原本的含义了。它提倡健康领域的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 言
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实施,为医院开展精神卫生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第六十五条明确指出“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据费立鹏等调查,中国精神(心理)障碍患病率高达17.5%,这些患者多在医院各科室反复就诊,如果不提高识别率和有效治疗率,势必使医疗费用增加,医疗质量降低,危害医疗安全,影响医患关系。精神医学问题存在于临床各科室,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共病”现象非常普遍,所有医务人员随时都可能面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均负有精神卫生工作职责。
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绝大多数“轻型”精神障碍患者首诊选择医院,也愿意在医院治疗,发展精神卫生事业不能仅限于精神科专科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十七条规定“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这意味着,普通的心理健康指导应该成为任何一名医务人员应该掌握的临床技能。所以,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非常重要。
本书作者均是在心身医学领域工作多年的各科临床医生,他们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典型案例展现给读者,引导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用心身医学的理念,有效控制各种心身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尽快解除患者的病痛。
王向群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 录
第一章心身医学的概念
第一节心身医学概念的演变
第二节罹患疾病的心身因素
第三节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
第四节我国心身医学实践概况
第二章临床实践中常见精神症状的识别要点
第一节认知活动的症状
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症状
第三节意志行为症状
第四节谵妄
第五节睡眠障碍常见症状
第六节“躯体”症状主诉突出的一些精神症状
第七节人格障碍
第三章心身医学实践
第一节心血管疾病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节泌尿系疾病
第六节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第七节风湿免疫疾病
第八节妇科及围产期疾病
第九节儿童心身疾病
第十节银屑病
第十一节运动系统疾病
第十二节获知恶性肿瘤诊断与急性期、康复期的干预
第十三节中医科心身医学实践
第四章心身医学实践的技能培训
第一节专业知识的培训
第二节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第三节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的语言交流技巧
第四节建立并维护良好医患关系的非言语交流技巧
白癜风怎么看好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