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安徽省怀远县火星小学爆出了令人震惊的“副班长逼同学喝尿吃屎”事件。13岁的副班长小赐(化名),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手握这点权力,他向班里其余6个孩子要钱。交不上钱的孩子,就被小赐逼迫喝尿吃粪。不服从的孩子,就被小赐污蔑为未完成任务,遭到班主任的体罚。这种情况延续了近五年。期间,有孩子向班主任顾利珍汇报过,但老师充耳不闻,小赐俨然成了“小霸王”。而被欺负的6个孩子,终日惶惶,敢怒不敢言,性格日趋内向。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当地教育部门和警方介入调查,班主任顾利珍被取消教师资格,调离火星小学,校长也被撤职调离。目前,警方仍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如何来看待“小霸王”小赐的心理?为什么被欺负的孩子敢怒不敢言?如果遭遇校园“小霸王”,我们该怎么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崔永华博士给我们支支招吧!

小童小赐的心理是否有问题?

从心理学上分析,文中的“小霸王”小赐可能患有“儿童品行障碍”。儿童品行障碍是指发生于不满18岁的儿童青少年身上的,经常性的,明显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的行为。其严重性超出一般的淘气,行为的发生不是由于一时的过失或年幼无知,而是一贯的行为模式。

儿童品行障碍主要包括攻击性行为和逆反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打人、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性攻击、抢劫等表现。少数可表现为有目的的小团伙行为,最终导致青少年犯罪。品行障碍儿童通常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感情、伙伴关系肤浅、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罪恶感、羞耻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小童如果不进行干预,小赐欺凌他人的行为会影响其一生吗?

如果不进行干预,小赐欺凌他人的行为不仅会成为习惯,而且成年后会演变成人格障碍而影响其一生。

小童该如何对小赐进行心理干预?

建议对小赐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含个体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家庭管理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送工读学校进行惩戒教育等。

小童其他被欺凌的儿童为何敢怒不敢言?

被欺凌的儿童的恐惧表面上来源于“小霸王”,实质上是来源于老师“残酷”的罚。“小霸王”其实是“狐假虎威”,或者说是老师不当的惩罚方式助长了“小霸王”的“淫威”。同时,这些儿童的恐惧心理也遵循了从众心理,一个儿童害怕,都跟着害怕。

小童如果遭受校园欺凌,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欺凌的影响不会在受害者回家或大哭一场后消失,这种影响能持续到成人阶段。受到欺凌的小孩更容易产生失望、焦虑及其他一系列精神健康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整个成长。资料显示,有被欺凌经历的孩童,在成年时,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性要比从未有欺凌经历的人高4倍。

小童家长如何发现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

家长要细心观察儿童的言行举止、情绪反应、行为模式、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的变化。一般而言,被欺凌的儿童不会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只要细心观察、多与孩子沟通,一般都能发现。

小童孩子被欺凌后,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切忌火冒三丈,以牙还牙。要让孩子意识到,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人者的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伤害。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合理的方式向专业人员求助,让孩子接受规范的心理干预,尽可能修复心理的创伤。

要教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当遭到其他同学的欺负时,要敢于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态度,制止对方的侵犯。孩子们的一些欺负行为往往是为了取乐,如果看到被欺负的人如此坚强,一般会很无趣地离开。

让孩子学会适当的行为反击。因为受欺的孩子表现出一些勇敢的反击行为,也能让人震惊,从而停止其他孩子的暴力行为。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要独立面对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冲击。家长与其像老母鸡一样,总是把孩子护得紧紧的,不如把自护本领早一点教给孩子。这个自护本领就是,让孩子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独立面对外来的各种挑战应付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小童儿童被欺凌后,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告诉孩子把恐惧当作身心自然的反应,要设法纾解而不是压抑;

◆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的想像传输给孩子而加深其惧怕的心理;

◆引导孩子表达恐惧和不安,对他表示同理的支持,进而引导孩子认清过度不安的不合理,让恐惧得到缓解;

◆教孩子面对现实,越能了解真实,越不容易受制于非理性的惧怕;

◆关怀孩子,愿意聆听忧虑、不安和困扰,并设法解释和安慰;

◆正确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想法,同时也引发好的情绪反应。

本报记者李南

中国学生健康报







































合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26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