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男孩被诊断出7重人格

一个男孩由于患有多重人格障碍,

一共存在7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

一会儿是大叔,

一会儿是暴躁的少年,

还会变成可爱的小女孩。

很多人会说这不是最近热播的《柒个我》的剧情吗?这样戏剧化的真人真事就发生在杭州。

医院诊断出了7种人格。

“我在洗澡的时候,身后老出现很多人在吵架,吵着吵着,就有一个小女孩出来边哭边劝他们不要吵。

“这种嘈杂的声音一直不停,我只好用浴巾把自己的头包起来。”汤一轩告诉医生,

其实,从六年级开始他就意识到自己身体里还有其他人而且这些不同的人都属于他,

只是这些“他”处于不同的年龄,从小妹妹到大叔都有。

但和《柒个我》里的张一山扮演的沈亦臻不同,

汤一轩身体里的人很多时候是彼此同时存在的。

“我是一个人7个脑袋,大部分记忆是共享的,但电视里那个是一个人有七个分离的记忆。”

对汤一轩来说,突然意识到他内心隐藏着许多不同的“灵魂”让他产生了巨大压力。

尤其自己本该是善良的小孩,可居然开始做些邪恶的事情,有时做完坏事、打完人之后竟忘了自己做过。

“我一开始以为他是幻想,但后面发现并不是。他其实内心很希望自己表现好一点、正常一点,但他说他控制不住自己。”

在多次交流后,

蔡巍从他身上分析出七种人格,

除了缺乏安全感、胆小自卑的主人格之外,

还有一个身材魁梧、有暴力倾向的男人,

一个邪恶、反社会的中年男子,

一个面无表情的面瘫男子,

一个麻木不仁的冷漠男子,

一个理智、成熟的男子,

以及一个小女孩。

这6个人经常跑出来争吵、恶搞,小妹妹也不时出来大哭,完全没有征兆地反复出现,

汤一轩的整个人被折腾崩溃,

情绪日日低落,经常莫名其妙的恐惧,

他的手机电量从来不低于90%,

而且特别不愿意去学校上学。

多重人格罕见

蔡巍告诉记者,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最多见。蔡巍试图从汤一轩这里了解童年时期是否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

但汤一轩的记忆里,并没有被虐待的记忆,

唯一找到的可能有所关联的事情大概只有一件——由于父母做生意很忙,小时候的他曾被全托在幼儿园一礼拜,那时候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他在幼儿园发脾气,破坏家具,天天哭,哭了整整一周后才被父母接回家。

蔡巍说,理论上讲,为了应对创伤体验孩子会“主动分离副人格”,即将意识分离成为不同的部分。

一部分用来忍受消极,包含可怕的情感和身体影响;另一部分则包括其他部分,比如正常生活作息等。

这种“主动分离”其实一种防御机制,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环境,让自己觉得更安全。

但到底是不是“被父母抛弃到幼儿园”这个事件导致心理创伤引起多重人格的出现,还需要经过多次专业分析。

蔡巍安排汤一轩进行了一次催眠,试图确定导致人格分裂的原因,但还未成功。她决定再进行一次催眠,来看看幼儿园全托这件事情对患者的影响大不大。

总体而言

如果孩子幼年期能够得到良好的抚养体验,那么成人之后就会比较可能拥有良好的人格。

而另一个极端是,如果抚养体验是创伤性的,

那么就极大增加了孩子成年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人格障碍乃至重症精神病的可能。

如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良好的抚养体验是类似的:有爱,有自由,有关怀,有镜映……。

但是糟糕的甚至创伤性的体验则各不相同,相应的也会衍生出不同种类的问题:

曾经被殴打虐待的儿童可能在人格中蕴含着大量的攻击性并对他人的感受毫不在意,

这种特点则容易表现为未成年时的品行障碍及成年后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或倾向;

曾经有主观的抛弃创伤体验的儿童则可能因处于对被抛弃的极度焦虑中而呈现各种极端行为,

其天使与魔鬼间的快速切换会让人难以长期与之亲密相处,

曾经被过度严苛要求的儿童可能会呈现强迫的症状,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并非童年受到不当抚养产生的问题就一定发展到人格障碍的程度,但是两者的相关性却是显著的。

有的家长会说:我当年也被这么对待着过来了,不也挺好的?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

这会涉及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我们愿意承认自己心底其实有不那么良好的部分吗?

我们有勇气面对自己其实有时不那么让亲密的人感到愉快吗?

我们愿意坦言自己的某些部分其实自己也非常不喜欢吗?

我们能够直面这些糟糕的现实有可能与我们父母当年没有足够好地抚养我们有关这一现实吗?

这太难了!孩子爸妈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一路走来也伤痕累累,面对自己的感受与父母的有限性,整合自己对父母的爱与不满,很多时候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

而中国社会在过去的百余年也经历了无数的创伤,这些创伤更是以种种形式传承到我们的身上。

尽管很难,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注意改进我们的抚养方式和抚养环境,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也为了整个大家庭未来的安宁和谐。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就不要在ta摔倒时去敲打桌椅:“谁让它绊倒了宝宝,我替宝宝打它!”然后让孩子学会我的痛苦是外界的不好,要攻击外界。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以后知错能改,

而不是刚愎自用,就不要在自己犯错时死不低头,甚至恼羞成怒,

那会让做错时被逼着认错的孩子心生不满:

凭什么你可以那样,而我必须这样?!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以后能体谅他人感受而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就不要简单粗暴、控制式地管教:

你心里怎么想,能不能接受,我根本不关心,你按我说的做好,因为我是你爸/妈,你得听我的!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一想你希望孩子未来长成什么样的人,对于孩子我们到底能为TA做什么?

心理专家点评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疗愈自己内心曾经受伤的小孩,以一个完整统一的人格来面对自己的孩子,才能够为孩子营造出一个有安全感和价值感的爱的场域,让孩子们在爱的滋养下耳濡目染的发展出独立统一的人格特质,并成就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完满未来。

——创想童年教研组史婷婷老师

创想童年的会员们注意啦

本周五19:00

史婷婷老师

将在创想童年永旺中心

主讲

父母学时课堂

本次活动仅限会员参加

报名火热进行中

不要错过哟

长按识别







































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38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