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

人格

人格是指由遗传决定的个人先天素质以及后天发育与习得性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人格

人格特征可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塑造和发展,如脾气的温和或急躁、对事物反应敏捷或迟缓、对人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厉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有责任感或马虎放任、保守或激进、务实或空谈、松弛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

人格障碍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CCMD-3与ICD-10的差别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

病人常有特殊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多方面,如情感,警觉性,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病人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持续存在的不仅仅局限于精神病的发作期;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

病人的特殊性为模式具有普遍性,使得其社交适应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病人智能正常,主观上感到痛苦,但不能吸取教顺;

病人的特殊行为模式始于儿童,青少年或成年早期。

病因与病理机制

1.生物学因素

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脑电图异常

2.心理发育影响

母爱或父爱被剥夺;被遗弃或受歧视受虐待;过分溺爱;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

人格障碍和犯罪者其植物神经功能异常。

病因与病理机制

3.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

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

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

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流行病学

普通人群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在5~20%

共病问题

轴Ⅰ精神障碍人群50%至少符合一种类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人格障碍的诊断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人格障碍的诊断

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1.偏执性人格障碍

(1)极易猜疑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但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持久和无根据的对别人不信任。

(2)缺乏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倾向于社会隔离和情感疏远,回避介入集体。缺乏幽默,难以沟通,不能享受快乐,容易产生嫉妒和被羞辱感,容易发生纠纷。

(3)固执,喜好争辩,易产生对立情绪,易记仇,有的常年沉湎于诉讼。

偏执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

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2.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淡,及人际关系缺陷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与家庭和社会疏远,除生活或工作中必须接触的人外,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缺少知心朋友,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

②表情呆板,情感冷淡,甚至不通人情,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及愤怒等;

③对赞扬和批评反应差或无动于衷;

④缺乏愉快感;

⑤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

⑥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

⑦对与他人之间的性活动不感兴趣(考虑年龄)。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②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③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④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瞻养子女或父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⑤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⑥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⑦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⑧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⑨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①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②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③习惯性吸烟,喝酒;

④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⑤反复偷窃;

⑥经常逃学;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⑦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⑧过早发生性活动;

⑨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⑩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11)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

12)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

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

②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

③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

④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

⑤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

⑥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包括性欲望)的紊乱和不确定;

⑦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导致情感危机;

⑧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表达情感;

②肤浅和易变的情感;

③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

④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

⑤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

⑥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⑦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

强迫性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

②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

③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

④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

⑤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

⑥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

⑦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

焦虑性人格障碍

以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及忧虑体验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一贯的自我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

②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

③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

④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否则拒绝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⑤惯于夸大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达到回避某种活动的程度,但无恐惧性回避;

⑥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限制。

依赖性人格障碍

以过分依赖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要求或让他人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

②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地服从他人的意志;

③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

④感到自己无助、无能,或缺乏精力;

⑤沉湎于被遗忘的恐惧之中,不断要求别人对此提出保证,独处时感到很难受;

⑥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束时,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

⑦经常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应对逆境。

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包括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

抑郁性人格障碍

自恋性人格障碍等。

边缘性人格障碍

流行病学资料(国外)

占正常人群2%

占精神科门诊病人10%

占精神科住院病人20%

占人格障碍中的30—60%

女性占75%

临床表现

核心症状:人际关系、自我意象及情绪的不稳

行为冲动性。

情绪的不稳定性

强烈而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紊乱的自我身份感:自我意象不满意。

对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弃的恐惧

冲动、自伤自残、自杀行为

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

治疗

A.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

抗焦虑药

抗抑郁药

B心理治疗:对人格进行重新整合

让病人重新体验早期的发展历程,达到高水平的

客体关系。治疗师充当母亲替代者的角色,辅导自我,

促成整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专科哪里好
如何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40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