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骂渣男不八卦不媚俗

只温暖人心滋养灵魂

有品有料有格调

我在你来吗?

——心灵地图空间

我最深、最真、最确切的恐惧,是当我告诉你的时候,你会离开我。

“被抛弃的感受就是:死去。是真的,那感觉就好像我在死去。

我想要和人们说话,但我又不想和人们说话。我想要和他人联结,但我不能和他们联结。周围发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刀刺一般疼痛,这种疼痛我一秒都忍受不了。这就是被抛弃的感觉。”

这是作家CeliaFinkelstein在《爱在边缘时》(LoveintheTimeofBorderline)一文中,对自己感受的一段描述。此前,她被确诊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为BPD)。

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主观的、内在的、“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以及在人际关系中长期存在的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是持续的、一以贯之的,而不是阶段性的。他们的外在表现是他们人格的风格,而且他们对于自己的人格风格无法灵活调节,而这种僵化的风格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麻烦和障碍。

“边缘”是个特殊的群体。提到边缘型人格障碍,总是夹杂着太多复杂的情绪情感,让人爱恨交织,却又欲罢不能。

他们敏感,灵动,单纯,脆弱,一忽激情四射,一忽又低沉阴郁,欢笑时如孩童般天真烂漫,哀嚎时如困兽般绝望撕裂,爱恨只在黑白的两极,充满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激烈和纯粹。

他们常常无法很好地处理亲密关系,他们很多人都有过至少一次失败的婚姻,有的可能根本无法走入亲密关系,而始终在乱性、逃离、抛弃与被抛弃中纠缠。

他们的自我形象通常是混乱的,对自己的外表和性别认同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常常在极度的自恋与自卑中间来回摇摆。而不管是处在哪一极,都伴随着强烈的自我怀疑。

他们中普遍存在进食障碍的问题,尤其是女性,厌食与暴食几乎会伴随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因情绪剧烈波动导致的厌食和暴食此消彼长,难以自我控制。

他们的情绪波动呈现出显著的大起大落的倾向,一天中(甚至一个小时内)可能会有多次的剧烈起伏,几分钟内跌宕起伏,就像龙卷风。他们就像活火山一样,可能完全没有预兆地爆发出情绪,而且情绪爆发的后果很严重。当他们因为被抛弃而感到生气、委屈、惊恐和愤怒时,他们会被这些压迫性情绪所淹没,从而失去自我控制。很多时候他们的情绪完全不合时宜,一个微小的批评就可能招来愤怒的爆发。

他们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缺乏人际边界进一步造成了关系中更深的混乱。

正是这些混乱和迷惑,使边缘型人身上透露着既危险又迷人的气息,让走近他们的人倍感恐惧,却又因其诡谲的魅力而无力抗拒。

其实,真的走进边缘的世界,会发现,其实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更像是包裹在成人驱壳下的孩子,在成人世界里张皇失措。

不安全感,是边缘型人的第一个关键词。

曾有学者和咨询师将边缘型人称为“没有皮肤的人”,血肉模糊地行走于人世间。

他们对现实缺少常规的检验能力,却对关系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对方哪怕最细微的情绪波动都不会逃脱他们的注意,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反应。

“被抛弃感”是边缘型人永远的梦魇。

无论是现实中的还是想象中的“被抛弃”,都会唤起边缘型人最深层的恐惧。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主人公松子小时候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成年后交往的几任男友,包括街头混混、有妇之夫等等,都像父亲一样,不能给她真正的爱。男友们虐待她,背叛她,抛弃她,让她失落失望。她总是寄希望于下一段亲密关系能为她带来安全感,却一次又一次地验证着童年来自父亲的拒绝和远离。

[心理咨询]:两性关系|亲子关系|情绪困扰|家庭纠纷|人际烦恼|内心困惑|学业就业

[职业教练]:职业选择|职场人际困扰|业绩压力|任务达成|职业发展规划|职业转型

[心理咨询|职业教练]

说明:面对面咨询(厦门)或电话|网络咨询,双方签定咨询|教练协议,按小时预收费

手机:阮老师

:Rhonda_Ruan

邮箱:Rhonda_Ruan

hotmail

没有机会获得稳定的早期客体,也缺少完整真实的自体,边缘型人像是旷野中赤裸的婴儿,寒风中疯狂地挣扎、哭泣,拼命挥舞着手臂,试图抓取任何一个能够抓到的物体。

而此刻,任何一个回应都能让几近癫狂的婴儿暂时得到安抚,任何一个关系都能让濒临崩溃的边缘型人找到一丝存在感,哪怕最糟糕的关系,也可以用来抵御死亡的虚无和恐惧。

建立关系是边缘型人的拿手好戏,他们与生俱来的对他人情绪的细微体察,以及奔放不羁的人格魅力,能够使他们冲破所有的规则,迅速贴近任何人,但维系一段稳定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却是难上加难。

边缘型人的依恋风格常常是矛盾焦虑型,既渴望亲密又恐惧亲密,一旦靠近就会逃离。

边缘型人在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上的不稳定性,与他们内在缺乏一个核心的、连贯的、稳定的自我认知有关,而这种认知上的扭曲也被认为是导致各种问题的核心因素。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他们便常常会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在场他人的反应去调整自己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性取向、人生目标与价值观等等。

不仅如此,在边缘型人的内心存在着一个“非黑即白”的、分裂(split)的心理结构与认知模式,即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这就意味着,当他们随着外在环境不断改变“自我形象”时,就很有可能不自觉地塑造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令他们自己都感到困惑的自我形象。

在治疗中被“妖魔化”的边缘型人。

边缘型人常因各种冲动性的自损行为和频繁发生超越常规的关系而让人恐惧不已,如物质滥用、危险驾驶、自伤、自残、自杀、乱性、婚外情等,但仔细体会,却又不难发现,一切非常规行为的背后,常常是由其自身无法耐受的情绪波动所驱使,而这种情绪波动的根源,仍然是深入骨髓的空虚和不安全感。

他们在关系中奋不顾身,来和去都显得任性决绝,不计后果,这和他们早期的创伤有极大的关系。

边缘型人的童年经历会比常人更为复杂,他们通常拥有一个或一对糟糕的父母,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机会与父母共度童年,被躯体虐待或情感虐待、被性侵、隔代抚养、被领养、被抛弃乃至多次抛弃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边缘型人都经历过与双亲至少一方的创伤性分离。如果有机会了解到他们的父母,乃至祖父祖母等更上层的家族成员,经常会发现其家族中往往存在更多、更严重的人格障碍,而创伤,则是一代代传承,一代代累加。

“我要很多爱,很多很多的爱。

——正因为早期稳定的客体关系的严重缺失,导致边缘型人对关系有着异于常人的高要求,他们会不断用各种方式敲打、试探关系。但一切行为的背后,都只是在寻求一个关系的确定性,或者说爱的真实性。

边缘型人所寻求的爱,不一定是很高浓度的,但一定是最真实和诚恳的。

而边缘型人的内心一旦向你打开,你会惊讶于他婴儿般的单纯和美好。

如果边缘型特质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求助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目前,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BehaviorTherapy,DBT)被证明对治疗BPD有显著效果。它的研发者心理学家MarshaLinehan如此描述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就像一个身上90%的面积被重度烧伤的人,他们的情绪没有皮肤保护,轻轻的一个触碰就会引发极大的痛苦。”

辩证行为疗法的目的就是为那些情绪被烧伤的人们重建「皮肤」,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被如海啸般情感所淹没而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

没错,边缘型人是混乱而破碎的,而咨询师和伴侣需要做的,就是成为这混乱中稳定的存在,破碎里温暖的等待。

只要有充分的、真实的被理解和被“看见”、持续而有耐心的接纳与抱持,边缘型人仍会在一片张狂凌乱、支离破碎中逐渐稳定下来,逐渐凝结成人形。

艰难的成长一旦开始,每一步的变化都将会让人倍感欣喜。

那是废墟中绽开的花。

历史好文链接:

创立一周年特别纪念版:文章汇总

写在年最后一天|成为有宽度、有深度、有温度、有灵魂的生命

情绪颗粒度|左右你的情商甚至人生

焦虑型依恋风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爱又何必相杀?

谁夺走了你的内在安全感?

中年危机的实质是渴望

罗杰斯|四大共同特征

独处的能力,是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

认识你自己,才是爱自己最健康的方式

不擅交际是性格的弱点,不耐孤独是灵魂的缺陷

用生命影响生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41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