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新人院患者的沟通

由于社会及家庭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加上症状的影响,院时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情绪障碍,如焦虑、急躁、自卑、孤独、恐惧、期待、无助、情绪不稳等,又极不情愿地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此时一个小小的甚至是平时习以为常的动作和语言都会引起患者情绪上很大的波动,给今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护理时应该更为小心,详细评估病史,做到心中有数,对一般患者护士要遵守常规礼仪,积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病房环境、有关制度,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关心,帮助患者减轻陌生感和不安全感,用恰到好处的言语沟通,了解患者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精神症状典型、思维紊乱、有幻觉妄想、无自知力的患者要灵活处理,选择合适的时机,不可过于热情或过多的解释目前的护患关系,以免被患者误解,增加他的疑心和焦虑情绪,甚至引发暴力行为,要在其安静合作时循序渐进地增进他对护士的信任,逐渐建立关系。

护士在对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时,做到恰如其分,既不过于夸大病情,亦不轻描淡写,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住院治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之以积极的态去对待即将开始的治疗程序。

二、与住院期间不同精神症状患者的沟通

患者住院期间表现各异,护士应本着尊重患者人格的原则,注意发现每位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启发引导患者,因人而异、灵活确定沟通方式。

(一)对不合作、不安心住院的患者

应多关心体贴,了解患者不安心住院的真正原因,满足其合理要求。比如因思念家人,可以联系家属前来探望,使其真切感到护士的关心和爱护,帮其尽快熟悉并适应住院环境,接受住院治疗的目的了对兴奋躁动、易激惹、好冲动、易引起冲突的患者,不要训斥,更不要强迫其服从管理,在集体活动或就餐时,注意分开安置;对敏感多疑、抱怨较多的患者,尤其需要护士的耐心,避免谈及其敏感的话题,允许患者抱怨,并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不合理的要求给予耐心解释,合理的要求应及时满足,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对沉默不语和沟通过程中故意偏离主题的患者

要具体分析患者不愿说出自己问题的原因,是不会描述要谈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护士应给予适当的启发,使患者完整说出内心想法,对整天喋喋不休,纠缠不清的患者,护士不能流露厌恶情绪,耐心倾听诉说或给予适当劝慰,并及时抓住其谈话主题,引导其参与适宜的活动,分散其注意力。

(三)对存在幻觉、妄想症状的患者

不要因其荒谬的思维而随便打断患者谈话,更不要与之争辩或强行指出其病态,否则将会阻碍患者的表述,甚至成为患者妄想的对象。

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接受其真实感,给予同情和安慰,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表情及行为举止,态度诚恳,当不知道如何回答时,可以利用沉默、仔细倾听等基本沟通技巧与患者互动,让患者感到被重视。

适当的时候应耐心地向患者提供可理解的、合乎逻辑的解释,教会患者症状出现时寻找合理的应对方式,循序渐进地动摇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歪曲认识,逐步提高领悟能力,以达到缓解和消除症状的目的。

(四)对抑郁、情绪消极和思维迟缓的患者

护士可以静静的陪伴患者,用简单、缓慢的语句表达对他的关心,逐渐引导患者注意外部事物;适当的时候以热情鼓励的话语引导患者回忆以前的成绩,并通过表情、眼神、手势等,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自信心,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切勿言辞犀利,指责、讥讽患者。

对精神衰退或思维迟缓的患者,护士语速要慢,句子要简短,必要时重复几次,对患者的反应及时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到温暖和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5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