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成为心中的自己"BEYOURSELF“

5月23日(周六),在山东青岛,一个15岁女孩儿勒死母亲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律师圈。

一位在律师行业内有着诸多好评的张姓女律师,被自己15岁的亲生女儿假称要为其按摩而用绳子勒死,这样的惨案不仅让人听了背脊发凉。

这对母女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律师是一位好强的单亲妈妈,与丈夫离异多年,独自一人带着女儿生活,对女儿要求很高,管教得也很严厉。

事发前一天,也就是5月22日(周五),因被妈妈长期高要求,女孩对妈妈一直很不满,周五这天又因为妈妈对自己过于严厉,女孩儿心生杀死母亲的念头。

5月23日(周六),女孩儿突然表示要给妈妈按摩,张律师很开心躺下后,女儿就拿绳子把她勒死了,还把尸体装进了行李箱里。

做完这一切,女儿反锁家门,一个人和行李箱中妈妈的遗体一起待了两天一夜,直到妈妈的同事找上门来才东窗事发。

具体细节如何还有待警方的进一步调查。如果属实,这名花季少女为什么会对亲母痛下杀手?她的巨大仇恨从何而来?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说,杀死至亲的原因有以下3种可能性。

第一,凶手可能有抑郁症或双相障碍伴有被害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或精神分裂症。他们以为亲人要害死自己,出于自我保护,便先下手为强。

但在此案中,这个可能性不高。而且,一般有被害妄想症的青少年患者往往会觉得同学、老师、陌生人想害自己,而不会仅仅怀疑父母。

而且,如果发展到有杀人动机的程度,那病情肯定是非常严重了。除非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否则肯定会有所察觉,带其就医。但这个案件里面,目前没有披露相关信息。

第二,凶手患有重度抑郁症,先杀害亲人,再自杀,属“扩大性自杀”。

扩大性自杀常见于产后抑郁症的产妇中,她们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萌发了自杀的念头,又不忍心留下孩子在世受苦,便带着孩子一起离开人世。

可是,这位15岁女儿杀死母亲后,她并没有随即自杀,因此这个可能性非常低。

第三,受害亲人对凶手造成过巨大的心理伤害,后者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后,出现偏执型人格改变,甚至达到了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在此案中,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原因有几点:张某是一名律师,从职业上讲,她是大众眼中的成功女性;张某是离异的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女儿生活;以及,如果凶手真的是女儿,她虽然还没成年,却早有预谋,杀人动机非常强烈。

这像极了几年前的“北大弑母案”。

北大学生吴谢宇从小就是个完美的孩子,教师家庭中长大的他一切都是循规蹈矩。在所有邻居同学家长眼中,吴谢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乖巧懂事的别人家孩子。成绩好、孝顺、从不闯祸、听话、体育成绩也出色。

但完美的表象下埋藏的是暗涌。吴谢宇的真实情感很可能长期被压抑,无人可倾诉,不懂得释放负性情绪,逐渐形成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

最终走上了不可回转的道路。而这一切,也源于家庭教育。

现实中的父母常以为孩子完全是自己的塑造物应该按照自己给孩子规定的路线去走,特别是父母均为教师的家庭。

他们需要孩子像自己一样,通过学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但其实很多孩子缺乏对学习的真正热情,他们只渴望别人的认可。

而知识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快乐,于是他们就从主动学习变成强迫式的学习。

由于父母的原因,他们只能通过强迫自己不知疲倦的努力,才能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

很多愚昧的父母还误以为孩子很享受,这种通过学习成绩获得的认可,从而对孩子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和目标。

孩子所产生出来的挫败感心理防御机制,会让他们树立一个更艰巨,更远大的新目标,他们的新目标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超过的心理能承受的极限。自己也一同被摧毁了。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不管工作有多忙,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心身健康。

时刻察觉自己的价值观是否走偏,更不要把成年人扭曲的价值观强行灌输到孩子身上,以此证明自己的成功。

只有家长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这个家庭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有更多的这样的家庭组成的社会才能趋于稳定、和谐。

-End-铭科教育心理咨询师报名中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有惊喜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6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