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等心境问题所困扰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意识主要浪费在对于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状以及情绪上,片面地认为症状的消失以及情绪的好转,就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而实际上这是方向性的错误。但是如果从更高认知维度来看,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当中,遵循自己的内心活着以及找到生而为人的使命。而在双相情感障碍状态下的心理导致的人格,恰恰不足以承担这样的人生任务。

人格是内在心理的外在反应,包括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对价值的取向,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三观,以及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的综合,抑郁症导致的悲悲切切的抑郁性人格,焦虑症导致惶恐不安的焦虑型人格,有所不同的是,双向情感障碍因为头脑思维的奔逸,我们的念头如同走马观花般,因此而导致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人格也是非常的复杂。

有过跟双相情感障碍群体接触过的人,都有类似的心理体验,因为他们的喜怒无常,他们的变化莫测,他们的出尔反尔,上一秒钟的想法,下一秒钟可以直接否定,上一秒钟做的决定,下一秒钟可以直接无视,上一秒钟信誓旦旦想要改变,下一秒钟各种理由摆烂,这会让身边的人无所适从,所以引导也就无从谈起,但是跟普遍意义上人格障碍有所不同的是,他们可能连自己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状态!

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生理状态根本不允许他们这样去做,因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往往被称之为天才病,我们知道双相情感障碍是抑郁症跟狂躁症并发的综合症,从生理层面来讲,是因为头脑递质分泌出现了紊乱,而导致的思维奔逸情绪激惹的心境障碍,但是如果从宏观的成长过程来看待双相情感障碍的形成,跟我们的天生特质,成长环境以及原生家庭三个层面息息相关。

根据巴普洛夫的神经学说,有的人天生敏感,而有的人神经大条,神经大条的人自洽能力也会更强一点,他们会自发地弥合现实跟头脑之间的差距,那么心理问题的几率也相应会更少,但是天性敏感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相应的更高,自尊心里也会更强,现实中稍有不如意就无法原谅自己(而在人格障碍状态下的时候,往往是无法原谅他人),在生活当中有着非常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

如果是在非常顺遂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人,那么也有可能与所有的心境障碍绝缘,但是当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外在的现实跟内心头脑的想法会发生强烈的冲突,通过所谓的自我调节,这些调节的方法往往就是改造自我批判自我压榨自我透支自我,当所有的方法全部都无法奏效的时候,我们就会完全地活在头脑营造的五彩斑斓的世界里面颠倒梦想不愿出离,在人际关系里面表现出来的就是只讲情绪不讲逻辑,只谈想法不谈实际,无法做到恒定的情感价值的输出!

而如果原生家庭的父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那么就会极大地加速催化这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双相情感障碍群体越来越趋向年轻化的原因,因为父母总是对自己的孩子怀有期待。那么在这种期待之下,就会驯化出限制性信念,当孩子将这种信念作为自己生活的准绳,那么他就失去了自我的意识,当他发现外在的现实并不符合内在的标准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跟冲突,再通过头脑思维的归因性总结,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父母!

所以很多父母就抱怨孩子在自己面前总是推卸责任,没有担当,膨胀的自尊,夸大的自信,过分的消极,这都是人格缺失的表现,人格的核心是自我,当一个人无法对自我有个确切的认知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以稳定的状态示人,那么我们对人生的看法也就会有失偏颇,对价值的取向也就虚无缥缈,对人生的态度也就消极被动,正如意识疗法里面提到的那样,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就会胡乱塞给你不想要的东西,当你不知道要去哪里,生活就把你带到不想去的境地。

这会导致处在双相情感障碍状态下的心境,犹如过山车一样,心境高涨时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心情低落时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处在极端波动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要引导对方回归到当下的现实,脚踏实地去践行当下的事情,这样对自我就会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认知,我们就会知道该以什么样的状态活在这个世界上。

其次在多年的心理咨询的生涯当中,发现父母过分的投射往往预示着父母自身也有未曾解决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反躬自省,降低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因为无论他们怎样的状态,都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他们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人生,并不需要我们过分地去加以包办,这份报告往往来自于我们内在的焦虑,这种焦虑就会以控制的形式出现,导致爱不被满足,行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视!

通常是因为潜意识层面未曾满足的安全感,所以我们只有开始疗愈自己,才能够引导孩子,那么在引导孩子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当中,意识疗法认为必须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共情自律轻而易举获得幸福的能力,最后完善的人格,才能够整合自己的心身,才能提供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输出,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做呢?可以参考以下专栏:

人格成熟的人,善于感知这个世界,会于无声处听惊雷,那些对于我们而言或许是理所应当一晃而过的细微之处,都有着敏感而丰富的感悟,这会形成强大而独立的思维模式,人格成熟的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些潜意识层面的情绪将不再积压也不在无意识地宣泄,将通过表达的形式得到释放。人格成熟的人善于驾驭自己的欲望,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跟自己欲望的界限,人格成熟的人会跟这个世界互动良好,能够遵循世界的客观规律,并在这个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长处立足于自己的优点,他自己以最舒服的姿势绽放于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的人格开始成熟,从他走路的样子说话的语气以及脸上的神情可以看出来,自我意识不受他人的操控,忠于内心感受不受他人左右,没有人云亦云的盲目,也没有举世皆浊的孤傲,可以承受难以忍受的压力,用意识之光照亮那些苦难,在苦难当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深渊中去体会人生的深刻,不断提升自己认知的高度。在不断成长的路上,蓦然回首间,你发现自己已然成长为一棵苍天大树,在枝繁叶茂的树冠间,透过光影可见各种鸟儿栖息其间。

我是陳了凡,如果您在日常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心境问题,您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都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卡片向我提问,期待您的咨询和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96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