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你有几个自己心中出现几个小人打架是怎
一个姑娘挺着大肚子走进诊室。
医生检查一番后说:“你的肚子里有两个小人儿。”
姑娘听到后急忙问:“双胞胎?”
医生正色道:“这两个小人儿一个说不能再吃了,另一个说再吃点吧。你没有怀孕,你只是太胖了。”
这个段子说明了一点,我们的内心经常出现小人打架的现象。
比如,早上起床要去上班,就会有两个小人打架,一个说赶紧起来,不然要迟到了,另一个说再睡会儿吧,实在太困了。
如果我们在路上捡到一笔巨款,内心也会出现两个小人,一个说还给失主吧,另一个却说自己正缺钱,还是昧了吧。
刚才说的这些还算比较轻的,还有更严重的时候。
比如第二天要出差,有人可能会一夜睡不着,就是因为心中有小人儿在打架。一个声音在担心路上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啊,事情能不能顺利办成啊。另一个声音又在说,没啥大不了的,赶紧睡觉吧,不然没精力办事了。
类似的情况出现多了,就变成了精神内耗,更严重的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之类。
在心理学家眼里,那些打架的小人儿,其实都是自己内心的一部分,如果能够看清内心的这些小人儿,不仅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还可能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朱建军老师的著作《你有几个自己》,就为我们展示了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为我们探索内心、理解自己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心中小人儿是怎么来的?朱建军老师是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意象对话可以帮我们进行意象人格分解,看清我们内心的小人儿。朱老师将这些分解出来的小人儿称为子人格。
朱老师统计,每个人心中的子人格有十几个到三十几个之多。每个人心中的子人格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人的样子,也可能是动物或者其它妖魔鬼怪之类。
子人格有一些是先天形成的,比如有人生性好动,他的内心便会有一个好动的子人格。
绝大部分子人格都是后天形成的,有的是从父母那里内化来的,有的是成长历程中的特定形象,还有一些是社会赋予的角色。
绝大多数子人格都是认知、情绪、行为习惯等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产物。即便是先天带来的,也需要通过后天的经验来激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面对某些事情时,会产生特定的情绪,并形成特定的观点和行为模式,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就形成了一个子人格。
二、心中小人儿怎样影响我们的人生?自律这个词在当下比较流行,人们似乎有一个共识,自律可以带来成功。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做不到那个所谓的自律。
比如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很多人被内心那个不想起床的子人格给打败了。实际上,所谓的自律在很多人内心深处并不被认同。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心其实没有那个自律的子人格。所以我们就很容易被不想起床的子人格打败了。
然后人们就会将自己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不自律。虽然这个归因不太准确,但毋庸置疑,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影响了。
每一个子人格都是一个副本,是他人在我们内心留下的印记。比如说,我们内心都有一个父母的形象,但内心的父母和现实中的父母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在内心印刻的父母形象,会影响到我们在现实层面和父母的关系。
同样,在其它人际关系中,子人格也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在工作中,很多人苦恼于跟上司打交道,很多人痛恨自己的上司,但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的每一份工作,几乎都会遇到同样类似的上司。
这其实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爱恨交加的子人格,这个子人格和上司的特征比较吻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个子人格大概率和他内心的父亲形象有关。
朱老师在《你有几个自己》中有非常精彩的描述,他直接借用了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来阐述子人格之间的关系对命运的影响。
三、怎样才能看清内心的小人儿?《你有几个自己》以一部美国小说《人格分裂的姑娘》开头,小说主人公西碧尔被不同的人格占据,从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这种症状被称为人格分裂症,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多重人格障碍。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多重人格,不同的是,大部分人的主体人格还在。而西碧尔的主体人格已经解体,其它人格就会分别占据她的身体。
西碧尔之所以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是因为她的子人格之间冲突太剧烈,剧烈到直接破坏了主体感。
现实中,大部分人的内心不会冲突到直接解体的地步。在《你有几个自己》中,朱老师介绍了一种拆人术,可以通过特定意象的带领,来看清自己的子人格。
比如说,有些人早上起不来床,结果就迟到了,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赶不上飞机,失去了商务机会,等等。
在意象人格分解技术的帮助下,我们有机会看清这个不想起床的子人格。我们能看到他的相貌、穿着打扮、年龄、背景故事等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个子人格后,很可能我们就不会再受到这个子人格的干扰了。
当然了,朱建军老师在《你有几个自己》中也提到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很丰富,但“拆人”需谨慎,建议在经过系统培训后去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