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A刚刚毕业,工作几个月后她非常迷茫:现在的工作说不上喜欢,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也想过职业规划这件事,但想来想去还是一头雾水。

我启发她:想想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你有什么优点或者优势吗?

女孩想了一会儿:我没有什么擅长的,好像也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我继续启发:除了上班,你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换句话说,你做什么事情会进入那种兴致勃勃、全然忘我的状态?

女孩努力地想了又想:没有,我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从小就是读书,考试,上学,等到研究生毕业,父母托关系找了这个工作,就来上班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所以才迷茫呢。

女孩B从小父母就对她说:你将来是要上清华北大的。后来女孩果然不负众望,成绩一直很优秀,表现很突出。然而,考上大学后不久,她就被诊断为双相人格障碍。

一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说,这样的案例很多。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迷茫、空虚,生活和学习没有意义,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从小活在父母的意志里,背负了家人太多的期待,一直被功课压着,一旦到了比较宽松的环境,很多问题就爆发出来了。

上面提到的女孩们,在家里人眼中,从小都是“乖孩子”,听话,懂事,让父母省心,是亲友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表扬的好学生,就这么“乖乖”地一路长大。

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哪儿去了?找不到自己了

什么叫“乖”?

乖,就是听话。

听谁的话?

在家听父母的话

在学校听老师的话

长大了,听社会主流声音的话

看起来没什么不好。可有什么不对吗?

时间久了,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习惯了“控制”与“被控制”。慢慢地,孩子会习惯把父母的意愿内化到心中,当作了自己的意愿,无论做什么事,他的内心都会有父母的声音在评判,在发表意见。这时,不用父母再多说什么,孩子自己就会按照父母所想的去做。乖孩子就这样诞生了。

乖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呢?

女作家池莉写过她女儿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女儿两岁多时,第一次帮妈妈拿鸡蛋。妈妈说,鸡蛋壳薄,要轻轻地拿。结果拿得太轻,没拿住,掉到了地上。女儿一脸迷惑,第二次拿就用上了劲儿,结果又把鸡蛋捏碎了。再下一次,女儿就掌握好合适的力度了,成功地帮妈妈拿来了鸡蛋,为此她很是得意。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通过不断地做事、和人打交道,与外界发生反复地碰撞,通过外界的反应和回馈,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边界,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清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内心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变得强大。

成长,离不开不断地做出选择,不断地试错。这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从小婴儿开始,贯穿人的一生。

太乖乖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下面的一些问题

1.他们可能找不到自己了

因为他们早就把父母的意愿内化进自己的头脑,自己真正的想法早已被压抑到内心的最深层了,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以至于很难听到。

结果是,自己为之努力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父母想要的。那自己想要什么呢?不知道。就像女孩A,看起来有了高学历,有了稳定光鲜的工作,却越来越迷茫,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2.可能会更容易感到自卑

自卑是因为对自己认识不足导致自我评价过低。而对自己的充分认识正是通过不断尝试、不断选择才能获得。有的孩子不敢尝试,他们怕出错。

怕做错了会受到父母的批评,而他们又是多么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只敢待在一个确保不出错的安全范围里——不逾矩,就不会出错。

3.内心可能比较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乖孩子听惯了表扬和赞美,稍微受到点挫折和批评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成人世界里,这样的人不难见到,平时看起来聪明伶俐、自信大方的一个人,一遇到事就乱了阵脚,慌了神,归根结底还是不敢尝试,经历的风雨少,历练不够。

4.做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总是在纠结,也是很多乖孩子的共同之处

乖孩子们做事往往犹豫不决,不敢做选择,总是处在纠结中。因为他们心里没有自己的标准,按照父母或者社会主流的意见来吧,又不太甘心。又总是担心做错了选择——他们太害怕犯错了。

5.自我不够强大,容易发展成讨好型人格

只有表现得乖,符合大人的意愿,才会得到夸奖。慢慢地,乖孩子们做事的目的就变成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先想着别人会不会满意,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真实想法。这样的人只有在他人的认可中才能获得存在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会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

培养孩子的乖一定要适度

让孩子成为省心听话的乖孩子,还是让他做真实的、丰盛的自己,是每一位家长都要问问自己的问题。

不妨再问自己一句:身为家长、人到中年的我们,这几十年来,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做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还是活出了真实的、丰盛的自己?

文/凌想(简书作者)原文链接: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11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