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伪善面具:与被动型攻击性格障碍的小伙伴如何相处?

      本期主播:吴金颖          

想涨姿势就来听半岛冰柜,

每周四高冷女主播大颖砸

等待你灵巧的小手点击点击。

                      

你有遇见过这样的人么?

在日常交流中,他们好像总是很被动,很无害,但言行之中却总让你不舒服,觉得隐藏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攻击性。当他们知道你想得到什么以后,就会悄悄的费尽心思去阻碍你。你每次和他们交流完之后,你都觉得又沮丧又懊恼,觉得很愤怒。但他们却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地异常平静,甚至会问你“你干嘛忽然这么生气?”——好像一切的错全都落在了你身上——让你就像一拳头打进棉花里一样憋屈,难受。

这种时候,你很有可能就是收到了对方的“被动攻击”。这是一种“敌意”的不直接的表达,有时通过拖延对你的回应,有时通过顽固不化,有时通过反复地、故意地在本应由ta负责的事情上犯错、失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当被动型攻击的人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以及作为小伙伴的你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不然,你一定觉得生无可恋,无法再跟他们愉快的玩耍了呢。

      

初步认识被动型攻击人格

心理学家表示,二战时士兵会为了避免正面作战而产生间接反对的行为,被动攻击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后来,人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广泛性,被动攻击人格也就不再算是精神疾病的范畴。

被动型攻击人格曾在美国心理协会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被认作是一种人格障碍,(如果你还不熟悉,你只要知道这本书在精神卫生界有着圣杯一样bilingbiling的地位就可以了),认为这种人格障碍的患者在人际和工作场合中,对于自己应该有的表现存在一种无处不在的消极态度和消极对抗。

这样的行为通常传达的是“个人不敢于公开表达的敌意”。许多研究表明,被动型攻击人格经常与边缘或自恋型人格障碍、较阴暗的童年或者滥用药物的经历有关。

被动型攻击的人,常常置身于依赖共生的不健康关系中,并扮演着助人者的一方,也就是经常放低自己的需要,去满足对方的需要,但又秘密控制着对方,满足着自己的精神需求。——被动攻击就是秘密控制对方的一种手段。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常常感觉到羞耻,或者自尊心极低。他们擅长于通过取悦对方来让对方平静下来,然后再通过暗中的反击来控制对方。如果你有一个善于被动攻击的小伙伴,你可能在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受到了情感控制,因为他们表达敌意的方式通常很隐晦却又控制力极强,导致了情感关系中很多的矛盾和亲密问题。

哪些特征可以看出被动型攻击人格?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时常会有一些被动攻击性的行为,但是当你发现自己反复出现以下多项症状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已深受被动型攻击人格的困扰了。

1.否认

就像大多数处于依赖共生关系中的人一样,被动型攻击人格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行为导致的结果。他们一味责怪他人、不愿意看清自己犯下的错误。

2.忽视

比起面对面地拒绝你或是向你直接表达愤怒,这类人群更有可能“无意”地“忽视”你的生日或者你曾经和他讨论过的某些计划,又或者“忘记”给你的车加油,“忘记”去帮你拿你的药单,“忘记”答应帮你修理漏水的厕所。最后只剩你又生气又伤心,却无能为力。一个被动攻击的朋友也可能会说,她忘了预订那家你总提起的餐馆,因为她根本没有真的想去。

3.拖延

这类人群倾向于躲避责任感,所以特别不喜欢安排好的日程表或者是临近的截止日。他们每天编着不同的借口不停地拖延,其实是把这种行为视作另一种反抗。尤其是对你要求他们做的事。

4.隐晦的阻碍

这又是一种无声抗议的方式。有时候你在和他们商量一些未来的计划,比如什么时候去哪里度假,或是租什么样子的公寓,他们并不会直接提出反对,而是不停地在你的每项提议里找各种错,然后也不愿意提供自己的任何建议。

5.模棱两可的态度

他们不喜欢表达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欲望。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又往往能够透露出他们的心声,即否定而消极的态度。他们始终通过这种方法来保证对他人的暗中控制,但同时又可以把控制欲强的罪名怪到你的头上。

6.从来都不生气

他们从来都不会直接表露出内心的愤怒。在成长的过程中,这类人群可能曾因公开表达愤怒或是反对意见而遭到惩罚。所以他们能够泄愤的唯一途径便是被动攻击性的行为,即暗中反抗的表现。

7.做不好事情

当他们总算去做你反复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之后,有极大的可能性你还得亲自上马重新去做一遍。比如说你叫他们去修理东西,稍后你就发现,东西并没有完全修好,而你还得帮他们清理修理过程中留下的满地垃圾。而在工作之中,这类人则最容易犯下很多粗心错误。

8.迟到

习惯性迟到也是一种隐晦的抵抗方式。约定好一个时间,却总是会迟到一点才出现。

9.消极态度

他们表现出来的性格会显得顽固不化、如果你和他们足够熟悉,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爱争辩。抱怨、嫉妒、以及对更优秀人群的秘密的仇恨就是他们内心的主旋律。

10.永远是受害者

这类人群认为自己身上经历的各种问题永远都是他人导致的。他们对自身的羞耻导致他们爱演受害者,然后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11.依赖性高

虽然他们不喜欢被控制,但同时他们的个性又很具有依赖性,常常犹豫不决且不相信自己。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对于依赖的倾向,所以在有时候意识到的时候总是努力反抗,比如说对别人意愿的阻碍就是一种争取自我独立的假象。他们并不会主动离开一段关系,但却会控制住亲密度或是完全保持距离。一个自主独立的个人通常抱有自尊心,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并且实现立下的承诺,但拥有被动型攻击人格的人群就做不到这些。他们行为的准则就是尽可能避免自己的责任感,所以事实上他们对于别人的依赖性都是极高的。

12.自我克制

克制住沟通的冲动是另一种表达愤怒和通过被动展现权力的方式。他们会避免一切真诚讨论问题的机会,或者又开始扮演受害者,说着“你永远都是对的”,然后就这样终止谈话。在这些对话中他们完全没有办法表达出他们真实的想法、感受和欲望,于是他们和你开始冷战,然后不再给你提供物质支持、不再让你觉得被爱,总之就是决绝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有被动型攻击行为的人简直让人细思恐极,

          

如果遭遇了被动攻击怎么办?

在和这类人群交往时,最理想的状态是,既不采用被动的表达,也不展现任何攻击性。相反的,你有一种直截了当并且坚定的态度。

当你看到关系中的问题、或是他的不配合,要直接地提出来,但是说的时候要注意措辞,不要让他觉得你在怪罪他、说他有什么问题,而是要说“这是我们共有的问题”。

不要去批评他,但是要明确告诉他哪些行为你并不喜欢以及为什么你感觉到难受,最后再说明你想要什么样的关系。

最后极其重要的一点在于,你不能持续地容忍你小伙伴使出的各种小伎俩,也不能接过他不愿意承担的各种责任。否则,这么做的话,你只会纵容他的被动型攻击行为。

有一句在心理学界已经被广泛引用的短语,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是应对被动型攻击人最好的方式。当然it’salwayseasiersaidthandone.(说永远比做容易)

与君共勉。下周再见~

                              

长按







































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15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