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先前挺热门的书

(书好像是很久之前的但是前段日子才看到它满大街都是)

《24个比利》

觉得挺好看的

于是来写篇读后感

???

左侧带有引用符号的段落皆引自维基百科

其余文字皆为自己写的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会在图片下方标明来源

???

威廉·密里根因患有多重人格,成为美国史上首名犯下重罪却获判无罪的疑犯。威廉·密里根即书名中所说的比利,本书讲述了比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患上多重人格,患上多重人格后又是如何生活以及犯下重罪后接受治疗期间的情况和心理变化。

(图片来自tumblr作者wg)

几乎没有怎么看过详细讲述多重人格的书籍或影视资料,隐约记得曾经看过某部TVB电视剧里的一集,一名犯人便是双重人格患者,在剧中,这名犯人平时软弱胆小,无法保护自己重要的人和物,因而产生了一个粗暴、强壮的人格,而原人格对此一无所知。我只看了电视剧里这名犯人人格切换、被捕以及解释的部分,而这些大概就是我以前对多重人格的全部了解:一个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两(多)面;原人格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分裂出其他人格,也不知道其他人格所做过的事;受到特定刺激时,其他人格便会出现。

关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我在网上看资料的时候发现,多重人格容易与精神分裂搞混。所以下面也会贴出和精神分裂的对比。

多重性人格疾患,又名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PrsonalityDisordr,MPD),后来改名为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IdntityDisordr,DID),多重人格即具有超过一个人格存在(若只有两个则称为“双重人格”),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

精神分裂症(英语:schizophrnia)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其特征为患者出现异常的社会行为和不能理解什么是真实的。它是直译英文名称Schizo+phrn+ia而来。常见症状包括妄想、幻觉、思维混乱、幻听、社会参与和情绪表达的程度减少,以及缺乏动机。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例如焦虑症、重性抑郁障碍或物质使用障碍。症状通常逐渐地出现,且一般在成年早期开始,并持续一段长时间。

就像作者对自己的描述一样,作者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很细腻,很多次我都深深体会到比利那复杂混乱的心情。恐惧、绝望、迷茫缠绕着他,透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这些情绪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理解、支持、信任、耐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图片来自DviantArt)

由于儿时饱受虐待,比利从童年开始,便为多重人格所困扰,家人对于比利的话不理解甚至不相信,有时候还会骂他是骗子。很多时候,他不知道自己在哪,正在做什么,面前的是什么人,在他心里一片迷茫之时,却遭到老师的责罚和同学的嘲笑。他发现自己常常不记得之前发生了什么,为此痛苦不堪之时却仍要承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冷眼和挤兑。14岁的比利终于决意自杀,也因此,原人格比利开始了他漫长的“沉睡”。而最痛苦的,大概是“混乱时期”了。许多次,当比利(这里说的是各个人格使用着的这个躯体,并非原人格)终于获得一段看起来不错的生活时,比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军队里表现出色等,总有各种无法控制的状况发生,然后把生活拖回低谷。看到希望的曙光之时,又要亲眼看着这曙光暗淡下去,最糟糕的是,自己也并不清楚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也无法阻止。

多重人格的成因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争议。有理论认为多重人格与童年创伤相关,因为此时正是人格的形成阶段。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

国际上的新知为7岁以前(黄金6年)/学龄前有冲击过大或重复发生的身体虐待、情绪虐待,以及强大的压力事件,甚至源自从婴儿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DisorganizdAttachmnt)。

精神分裂的成因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可能的环境因素包括在城市中长大、使用大麻、某些传染病、父母年龄,和自身在母体内时营养摄取不足。遗传因素包括各种常见和罕见的遗传变异。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基于观察患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所主诉的个人经历。在诊断时,还必须把患者所身处的文化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截至年为止,此病并没有任何客观的测试予供作诊断。精神分裂症并不等同“多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这种混淆的想法常在公众认知中出现。

犯下重罪入狱后,原人格偶然出现,每一出现便会想办法自杀。而这一次,比利终于遇到了肯去了解他、理解他并不懈地帮助他的人们。经过治疗,比利的病情也逐渐好转,原人格不再只想着求死,而一些人格也渐渐开始融合,所有人格的融合体「老师」也出现了,他开始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开始计划治愈后保护受虐儿童的行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舆论和政治却不肯放过他,又硬生生地把正在好转的比利逼到了人格分裂的混乱时期,最终还将比利送入了被认医院——医院的医师甚至都不相信他患有多重人格。这个结局看得我很伤心,明明已经在逐渐好转了,但社会认定他是万恶不赦的强暴犯,不肯相信他病情好转后就不会犯罪,甚至不肯相信他患有多重人格,不仅在言语上侮辱他,还让他生活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恐惧中,正因为这样,比利的病情恶化了。不仅比利本人受到了侮辱和威胁,他的医生也是如此。

多重人格的症状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稳定、发展完整、拥有各别思考模式和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罗万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此时原本的人格对于这段时间是没有意识也没有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称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他们甚至可以内部沟通,或进行内部会议;也有一些情况,人格之间并没有察觉彼此的存在,这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通常在此分裂现象开始时,原本的人格(原人格并不一定等同主人格。原人格即未产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而主人格则是在平常大部分时间主宰身体的人格。虽然原人格通常也会是主人格,但亦有原人格仍然停留于儿童时期,身体却交由会长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况)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记忆断层)的现象,也无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严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这个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就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益的资料。

精神分裂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包括幻觉(大多数是以幻听的形式出现)、妄想(性质通常是较为不合理的,或感到被逼害),以及思维和言语紊乱。“思维和言语紊乱”的程度可从较轻微的思维不清晰,以至较严重的胡言乱语。患者亦普遍出现的情况。患者亦常见出现自我体验异常的症状,例如认为一些想法或感觉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是他者所植入的,这种症状有时被称为“被动体验”。患者亦常被观察到出现了情感障碍,例如缺乏积极的情绪反应。社会认知障碍也与精神分裂症有关,例如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多疑症状。患者亦常被社会所孤立。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普遍发生在工作记忆、长期记忆和学习、管控功能、注意力这些方面出现困难的情况。在一种罕见的亚型中,患者会经常保持缄默、在异常姿势中保持不动,或者表现出亳无理由的兴奋状态——都是紧张性抑郁障碍的症状。大约30%至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或遵从推荐予他们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洞察力产生一些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发现自己对面部表情的感知存有一定困难。

比利犯下重罪的事是对是错,很难判定,如果只说社会对比利不理解、不信任、不关爱,恐怕对于受害者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这本书里所说的也提醒了我们,许多时候我们都说要平等,那么对于一些犯过罪、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我们也不应该去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而对于弱势群体,我们更应给予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需要多少钱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17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