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吐槽

陈粒的一首《性空山》让我彻底认识了这个来自重庆的民谣歌手,不过更夺我眼球的还是曾经她与祝星的出柜经历,再次听《性空山》不觉多了几分魔性色彩。前几天,在重庆上大学的老哥给我发来几张照片,下面还附上一段文字:“在这个阴盛阳衰的校园,或许男男cp才是真爱……”随后又发来几个呲牙的表情。

有没有搞错,我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有享受过在一个摆满蜡烛的校园里,一个男生手捧鲜花,单膝下跪,在众人的羡慕与喝彩声中向我表白的经历。而如今,就这样被一群“同志”占得了先机。这是要分分钟虐单身狗的节奏啊!

我发给老哥一个白眼,敬告他不要污染我这颗“纯洁”的少女心,并警告他胆敢带个“男嫂子”回来,小心老姑打断他的腿。老哥只好无奈的点出一个大哭的表情,大谈在重庆三年,“守身如玉”未被掰弯的信心与决心。

老哥比我大三岁,小的时候就长得高高壮壮还一肚子坏水,抓女生小辫子,拿只毛毛虫吓得你满院子乱跑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为此,我没少跟这个“混世魔王”打过架,当时还恶狠狠地诅咒他一辈子打光棍。也不知我那时是如何灵光乍现的,最终竟一语成谶。老哥高考时平行志愿填了六个,哪都没录上,偏偏就被重庆的一所大学录取,也因此,他走进了这座传说中的“同志天堂”、“玻璃之都”。老哥戏言当初完全是冲着重庆美女去的,结果美女没追到,遇见的却是男同,至于为什么“同志”会与“玻璃”挂钩,我至今也没弄清楚。

老哥说,重庆并非网上所宣扬的那般夸张,所谓的“十个男的八个gay”不过是坊间以讹传讹,重庆“同志”多,但没多到一抓一大把的地步。到了晚上,偶尔在校园里散散步,还可以看见一两对手牵手压马路的“同志”,但能不能有幸“一饱眼福”还是要靠运气。

老哥就为我讲述了一件他遇到的奇葩事情。

一天下午,老哥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半路遇见一个造型有些杀马特的男生叫住了他,颇有礼貌地问道:“同学,我可以请教你个问题吗?”

难得有人会如此谦虚地请教自己问题,老哥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于是就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他。

“我想问……”那个男生有些吞吞吐吐,“如果你喜欢了一个人,但你们的这段感情又不被人认可该怎么办?”

看着那男生紧张的表情,老哥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但作为一个天性八卦的闲散分子,遇到这样的机会岂有不深入了解之理?于是老哥十分热情地请他去了食堂,买了两瓶可乐,听他慢慢道来。

这里我就叫他男生G吧。男生G最初被掰弯是在高中时,那时他怀着好奇的心理看了几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渐渐感觉自己被剧中的人物同化,相比于男女间那点卿卿我我,男男在一起更能相互理解对方,而且还不必受女生小脾气的困扰,何乐而不为?那时,男生G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男生,但当时高考在即,无论你是男女还是男男,被老师发现都是“人神共愤、天理难容”的事情,于是这段恋情在男生G尚未告白时就夭折了。

后来男生G上了大学,加入了一个同性恋群体。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终于可以自由的恋爱了,于是,男生G开始了自己的寻爱之旅。

重庆的上清寺是“同志”们的天堂,附近的酒吧、酒馆百分之八十都是为同性恋们准备的。后来和老哥聊天,无意间他说漏了嘴,曾经他出于好奇,也跑过去逛了一回。结果被我抓住了把柄,要挟了他好几个月。

对于上清寺那一带,男生G十分熟悉,他经常和一些“志”同道和的朋友到那里游玩,也是在那里,他寻到了自己的“真爱”。

此时,男生S出场了。

男生S是某酒店的一名保安,长得眉清目秀也算是个帅哥。一天男生G和几个朋友去那家酒店吃饭,倒车的时候,由于男生G的车技一般,倒了半天也没倒进去,于是男生S自告奋勇帮男生G解决了燃眉之急,那一刻,男生G感觉自己心跳加快,这分明就是自己寻找的“真爱”呀。

后来,男生G成了这家店的老主顾。每次来,男生G都要跟男生S聊上几句,一来二去,两人就正式确立了关系。

很快,男生G就要毕业了,他想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爸妈。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爱与被爱的权利,只要是真爱都应该被祝福,即使是同性恋,也应被尊重,同性恋,没有什么丢人的。但可惜的是,男生G的父母并不这样认为,自己从小养到大的儿子竟然成了同性恋,这是谁也没料想到的事。全家就他这一个孩子,老两口将来还指望着他抱孙子,结果孙子没抱成,抱来个“儿媳妇”,还是个男的。

如今,男生G的父母跟他断绝了关系,只要男生G一天不悔改,就一天别想进这个家门。同时,男生G的父母还切断了他所有的经济来源,现在他只能靠做兼职来养活自己。家庭的压力、社会的舆论使男生G感到越来越累。

一瓶可乐喝完,老哥并没有给出男生G什么答案,但又不好意思打击他,只能说声祝福,再说声“再见”。

有人说,同性恋是有违常理,是心灵扭曲;有人说,同性恋是追求真爱,是勇敢无畏。尽管在某些国家,同性恋已被公开允许,但在受孔孟礼教几千年的中国,让社会接受这样的恋情是相当困难的。那么,作为生活在祖国大地上的“同志”们,怎样才能解开自己心灵上的枷锁?

东子说法

针对这个话题东子必须多撂几言。

“同性恋”这个名词是伴着“变态心理”入住我脑际的。那是年,我在《海南青年报》主持“东子心理热线”电话和专栏。为了进一步认识“同性恋”,我详细阅读了著名心理学家潘光旦先生译自英国医学家霭理斯的《性心理学》,这是一部全世界最权威的性心理学著作,其明确把“同性恋”确定为变态行为的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

其实,美国从年就指出:尚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证实改变性取向的有效治疗,所以他们不认为同性恋是心理疾病;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在国际疾病分类手册中,将同性恋从原有的人格与行为障碍名单上删除。

中华精神科学会也在年4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将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条目下。他们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治疗。

据称中国目前的同性恋人数高达万人,其中男同性恋者的人数在万以上,女同性恋者的人数在万左右。而世界上,通过立法准许同性恋结婚的国家也已增加至17个。在中国,也不时的会爆出同性恋到婚姻登记处登记被拒的新闻。

在东子10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访(含信件咨询)的同性恋求助者有几十例。印象最深的是年在西安遇到的一个大二男孩。他是14岁时,在公共浴池洗澡,受到同性性侵害后,被动开启同性恋的。后来他到加拿大留学,而后回国在一家电视台主持一档节目。前两年,他又联系上我。我了解到已经三十几岁的他,虽然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但是不能正常的恋爱、结婚、生子,而是与单位的一个保安生活在一起,用他的话说,是他在养着这个小保安。他出生在一个父母均有一定社会职务的优越家庭环境中,在西安时,他母亲从昆明两次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他的儿子回道正常轨道,但遗憾的是,在接受我的治疗几个月后,因我离开西安,而这个小伙子又去了加拿大而终。没能见到儿媳和孙子,令其母抱憾而逝。

阴阳燮理,天地之和。

无论国际上还是哪个国家对同性恋多么宽容,无论他们是否认同同性恋是心理疾病,但在东子这里它依然是非健康的变态行为。它给人类发展带来很大隐患,其一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源,其二同性恋推动了人类灭亡的速度。

这几年,我对同性恋现象的评论和对李银河同性恋观点的批驳,遭受很多Gay和Lesbian的抨击,甚至一些“吃瓜群众”也给我扔块“瓜皮”。我没有妥协,仍坚定不移的保持自己的立场。其实,对同性恋的认同,不是社会的宽容,而是群体的无知,特别是有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说明。

东子从来不迷信什么权威,只是注重社会现实。据我近20年的调查,同性恋者大部分不认同自己的性取向,少部分认同的由于父母和亲人不认同,也是苦不堪言。即便极少数无知的爹妈,也就是溺爱孩子无原则的爹妈,称理解并认同自己孩子的同性恋,也都是无奈的妥协,肚子里却是苦水一腔。

我尊重个人的性取向,但是当你的性取向给家庭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负能量时,就应该予以纠正。另外,在我们国家,同性恋严重违背公序良俗,它的泛滥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交合而生子女,这样才有了世界。违背自然,改变规律,角色错乱,人类只会自食其果!

S与G何去何从,当思量。

0

东子别传

在路上的直立行进者。浪迹江湖30载,始终揣着“凭良心做事,凭本事吃饭”,从未向权贵低过头,也没为二两米折过腰。历经工农商学兵,做过编辑、记者、主持人、大学教师、心理医生,现码字糊口。









































鐧界櫆椋庣殑鐥囩姸鍙婃不鐤?
鐧界櫆椋庝粈涔堢棁鐘跺浘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26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