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谈谈冷漠,为什么先谈冷漠?

这是因为很多人误认为冷漠就是回避型人格,然后将感情问题归因于回避型人格,这叫用错了药,投错了医。

冷漠可能是“渣”。

善于甩锅,出了问题绝不承认,不承担责任,和你冷战;

只爱自己,表面博爱,实际只爱自己;

花言巧语,说尽好话,做尽坏事,吝啬付出;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可以暧昧,但不确定关系,做着情侣做的事,没有享受过男女朋友的待遇。

上面这些“渣”的表现可以看出,在“渣”的人身上是得不到温暖的,但对方又伪装的很好,你就觉得对方是回避型人格才那么冷漠,请擦亮眼睛认真辨识,遇到“渣”人立即踢走。

冷漠可能是不喜欢你。

男女关系中先要看感情质量,再分析人格特点,如果对方压根不喜欢你,或者只是有一点点好感,是不能判定为回避依恋型人格。

爱情的原始动力就是喜欢,只要喜欢你,你的缺点在对方眼里就是优点,不喜欢你,你付出改变多少,他都懒得搭理你。

由于“渣”、“不喜欢”跟回避型依恋的外在行为上有高度重合性,他们同样不负责,忽冷忽热,低效沟通,因此是否是回避型依恋,不要动不动就乱套“公式”,也不要为了自尊自我安慰,否则你永远得不到ta。

到底具有怎么样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回避型人格?

对回避型人格阐述比较权威是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为DSM-5)一书中,

将回避型人格障碍定为一种社交抑制、自我感觉能力不足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心理行为模式。

书里面对回避型人格的诊断标准和特征有如下总结:

1.害怕被批评、否定、排斥而回避与人际交往较多的职业活动;2.不愿结交新朋友,不愿和人打交道,除非能确定被喜欢或者不加批评地认可;3.能够建立亲密关系,但仍会因为害羞或害怕暴露、被嘲弄和被羞辱,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焦虑;4.即使他人表现出的不赞同或批评程度极其轻微,也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受伤。而对于讽刺或嘲笑,会有强烈的反应。因为他们预期无论说什么,别人都会认为是错的,所以他们倾向于什么也不说;5.因为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和低自尊,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显得拘谨;6.在与陌生人的交往场合,他们对自身社交能力和个人魅力的怀疑和顾虑表现得格外明显;7.很容易夸大一般情况下的潜在威胁,对确定性和安全性的太高需求可能导致其生活习惯的限制。

根据上面的总结对号入座,你确定是回避型人格才对你冷漠,你想更好的和对方相处,就接着往下看。

丹麦著名哲学家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在恋爱中表现出了典型的回避型人格,他的恋爱经历用8个字总结:

“你追我逃”,“你走我回”。

他还不怎么出名的时候,遇到了15岁的雷吉娜(RegineOlsen),对她一见钟情,便展开了狂热的追求。

但当雷吉娜对他也越来越依恋,并和他订婚后,他忽然开始厌烦,不惜在结婚前悔婚。

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做的这件事是如何让人心寒,反而玩起了失踪,期间写下了名著《非此即彼》,书中的主角就是为了让爱成为永恒,所以才决定毁弃婚约。

随着时间的过去,他对责任和负担的恐惧逐渐减少,他决定再找未婚妻,可那时候物是人非。

回避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回避型人格障碍与遗传有关,但早年成长中情感忽视影响极大。

克尔凯郭尔的怪异恋爱方式来源于家庭中情感缺失。

他母亲是一位奴仆,被一位传教士强暴后,生下了克尔凯郭尔,最后母亲竟然嫁给了他。

这样的家庭没有温情可言,更何况他天生身体有缺陷(驼背跛足)、体弱多病,对他性格影响很大。

他曾给父亲写信表示:“我需要你,害怕失去你的爱,因此我隐藏了焦虑、压抑了敌意,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克尔凯郭尔用一生和自己内心斗争,他给父亲的信里可看出他内心“不被看见”的创伤,他渴望“被看见”、被爱,但他的回避型人格劝他“隐藏”,他在努力克服“我不需要感情”这种防御模式。

前段时间热播的《隐秘的角落》,有一段喝牛奶的场景,妈妈周春红让朱朝阳把牛奶喝了,她要刷杯子,但朱朝阳不想喝,他妈妈来了句:“那就倒了”。

气氛变得凝重,二人在沉默的对峙,而朱朝阳的眼睛里充满了憋屈和无奈,将牛奶一饮而尽。

周春红内心是脆弱和焦虑的,她没有别的办法,便通过对朱朝阳强硬的控制将情绪发泄出来,而朱朝阳没有选择权,只能接受,他被迫时时刻刻照顾母亲情绪。朱朝阳父亲对朱晶晶宠溺,但对朱朝阳则是冷漠和漫不经心,这种强烈的对比,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多么残酷而又悲凉。

像朱朝阳这样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形成爱是条件的,否则就不要爱了的这种性格

冈田尊司在《冷漠的孤独》中认为:在这种家庭中,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理解自己的情绪的机会被剥夺了,他们只是在做父母的玩偶,故在长大后只能通过麻木自己内心的感受来防御伤害。

无论克尔凯郭尔,还是长大后的朱朝阳,他们的经历和成长环境决定了一种惯性认知,那就是:

自己不配得到爱,他们内心压抑着失去爱的焦虑。

他们投入感情,产生伤害的体验后,会立马将“亲密”刹车,规避继续投入。

在亲密关系中,他们随时保持抽离状态,他们的身份更像旁观者,这种思维将他们牢牢困住无法脱身。

因此别人的眼里他们是如此冷漠的。回避型依恋你现在懂了嘛?

下面再说说怎么跟回避型的人相处!

1,针对性提升自我

你要明白,人是一个动物,因此你要性感起来,让对方对你产生原始性冲动。

这里的性感包括外在的锁骨手指、声音苏甜等,但这能提高就提高,万一不行,不要强求,外表的性感是肤浅的,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你需要提升的重点是品质:

比如规律运动带来的流畅肌肉线条感;

比如长期阅读和观察生活获得的思辨精神和有趣的灵魂;

比如干净的头发、牙齿和指甲,好的衣品,好闻的味道;

比如不卑不亢待人。

此外,适度包装外在,扬长避短,适合自己的发型、妆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70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