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心理评估与诊断2
发展心理学丨社会心理学丨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学习社区
心理学书籍学习社区
第一章:绪论(下)
4
心理障碍的分类诊断
一、分类的目的和方法
(一)分类的目的:分类是科学,不对异常行为进行分类,心理咨询及治疗无法发展。
(二)分类的方法
1、症状学分类方法:医学诊断基本原则是对疾病按照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但心理障碍的诊断和分类无法全部贯彻病因学分类原则。主要依据疾病当时的状态,如果主症状改变,诊断可能随之改变。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会被诊断为同一障碍,症状学分类有利于目前的对症治疗。
2、维度分类方法:记录来访者展现出的各种认知、心理与行为,并将它们量化。
3、原型分类方法:具有分类和维度的特点,识别出来访者的一些本质性特征,根据几条原型标准以及一些额外标准将来访者的问题归类;同时允许存在一些非本质性差异,这些非本质性差异不影响问题分类。
原型分类方法并不完美,但优点在于,很好地适应了现阶段具有的精神病理学知识,而且比较容易使用。DSM-Ⅳ保持了原型分类方法。
(三)分类诊断标准的特点
1、诊断标准的组成: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伤、病程、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是最基本的标准,又分为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
如完全符合诊断要点则可确立诊断;如仅部分符合且可能获得更多资讯时则做临时性诊断;如部分符合但无法获取更多资讯时,则做试验性诊断。
病程时间是一般性诊断要点,而非严格的标准。治疗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选择适当的诊断,不一定严格按照DSM的标准。
2、多轴诊断:是指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DSM-Ⅳ采用五轴诊断:
轴Ⅰ-临床障碍:用于记录除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以外的各种障碍,可能成为临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