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干货一定要看往年二级真题nbsp
年5月二级技能问答题
(*问答题满分分,一个案例,8个问题)
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硕士毕业,公务员,未婚。
二、求助者自述:求助者硕士毕业后顺利考入某国家机关。他觉得工作来之不易,应该好好努力,以图将来有好的发展。因工作勤奋,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但一年多来,总是觉得脖子僵硬,有时颈部肌肉抽搐,伴双上肢无力,持物不稳。医院反复检查,甚至曾经专门住院检查,但均没有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医生也觉得无法用医学解释他的症状。求助者认为自己病得很严重,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担心自己的工作,担心领导同事对他有看法。内心紧张,情绪低落,没有心情谈恋爱和工作。领导和同事们关心他,他担心别人可能是怀疑他装病。他担心因为身体的原因被调离,觉得那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最近半年多来还出现了心慌、头痛、没有胃口、晚上入睡困难等症状,工作上也出现了较多的失误。求助者非常苦恼,不想上班,借故不参加同学、老乡的聚会。春节时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在朋友的极力劝说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家境一般,但家教严格,从小做事循规蹈矩,追求完美,几乎没有冒过险。考入国家机关的事曾在家乡引起轰动,父母对他更是寄予了厚望,他自感责任很重,压力很大。求助者为人忠厚,人际关系良好,从未谈过恋爱。自幼身体健康,自称没有疾病史、外伤史,也没有明显的经济压力。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15分)
二、在摄入性谈话阶段,确定会谈内容及范围所依据的参考点有哪些?(10分)
三、请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10分)
四、心理咨询师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求助者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但但求助者根本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尊重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15分)
五、咨询师决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及特点是什么(15分)
六、咨询师如果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该方法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10分)
七、咨询师使用生物反馈法帮助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常见的生物反馈仪分为哪几类?(10分)
八、根据本案例,简述在咨询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10分)
技能简答题答案:
一、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
答:(1)疑病性神经症: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虽然经反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没有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病人的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该求助者“自己认为自己病的很严重,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担心自己的工作。”并且伴有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状,比较符合疑病症的诊断。
(2)焦虑神经症:广泛性的焦虑以原发性焦虑为主,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和提心吊胆。求助者常常莫名其名的担心,担心自己的未来、父母的身体等,经常不舒服,咳嗽胸闷气慌,出不来气,内心焦急,心情烦躁,可以考虑诊断为焦虑神经症。
(3)抑郁性神经症:继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无法自行拜托内心痛苦,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有回避行为出现。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自杀、绝望等。求助者基本上不与他人来往,睡眠质量差,工作失误多等,为此心烦,改变不了心情,可以考虑诊断为抑郁神经症。
二、在摄入性谈话阶段,确定会谈内容及范围所依据的参考点有哪些?
答:在摄入性谈话阶段,确定会谈内容及范围所依据的参考点有以下几个: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求助者提出上述问题,咨询人员可以就事论事地将其确定为摄入性会谈的目标。与
求助者的交谈中,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收集有关资料。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会谈中如果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三、请分析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答: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1)生理原因
包括自己的生长情况与年龄因素。在本例中,求助者的生长情况良好,年龄也不是处于青春期,所以本身的生理原因不是主要的原因。
(2)心理原因
A、认知偏差:求助者认为自己是父母的骄傲,因此要努力工作,生病了被调离是灭顶之灾,这些都是认知产生了偏离。
B、负性情绪: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C、人格特征:由案例可以看出,求助者是个要求完美的人,这种人当生活出现压力的时候,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社会原因:a、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B、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
四、心理咨询师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求助者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但求助者根本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尊重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
答: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求助者,不仅是咨询师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助人的基本条件。尊重,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的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 我家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很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结果连续两年都没有考上尽管不认命,可也得考虑父母的感受,于是就回村帮助父母种地了。今年春节我喝了点酒,夜里突然觉得胃涨得特别难受,感觉出不来气了,急忙去看病,输了点液后来就好了。以前我的身体很健康,可不知什么原因,慢慢地得了一种怪病,饭后总是有气往上拱,特别难受。医院开了些药,但吃下去并不见好。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医院的水平有问题,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有点浅表性胃炎,没有什么大毛病,也给我开了些药。可是吃了好几个月的药,还不见好。我开始有些害怕了,这是什么病啊?怎么治不好呢?为此我医院,又做了检查,并吃了半年多药,可还是没见好。这回我可真害怕了,我刚20岁,年纪轻轻的有病治不好怎么得了?我必须把病治好!尽管家里穷,我还是说服了父母,专门去住院,把医院里能做的相关检查差不多都做过了,但医生说没有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我现在特别苦恼,自己明明有病,药吃了不少,钱花了好几万,可谁也检查不出病来!我可怎么办啊!我现在感觉非常累,腹部不舒服。家人、朋友都劝我,别再看病了。我自己也知道,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可我控制不住,医院跑。我现在听不得谁有病,无论谁死了,我都会难受好些日子。现在身体问题是我最大的心病,我都快烦死了。现在别说地里的活了,就是吃饭都懒得吃,各种应酬都推掉了。现在心思全在这件事上,常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担心父母的身体,担心白己的未来等等,还很内疚,本来家里就穷,不挣钱反而还花家里的钱。常常不舒服,晚上睡不着,还经常作噩梦,毕业后体重下降了不少。我自己非常着急,您一定要帮助帮助我。
三、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父母为农民,家境较差,但家教严格,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对自己要求严格,立志考上大学,连考两年未果,回家务农。求助者孝顺,勤奋肯干。以往身体健康,其祖父死于胃病,一位远房堂兄死于胃癌。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在心理诊断阶段,应该从哪些方面收集求助者的资料?(10分)
二、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20分)
三、为明确诊断需进行哪些鉴别诊断?(10分)
四、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原因分析。(10分)
五、在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10分)
六、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出现的认知曲解有哪些?(15分)
七、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使用了求助者中心疗法,请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15分)
八、在本案例中,可能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0分)
技能简答题答案:
一、在心理诊断阶段,应该从哪些方面收集求助者的资料?(10分)
答:在资料收集整理阶段,可以从以下方面收集:主诉、家属报告、摄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作品分析、其他。
二、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哪些诊断?(20分)
答:该案例中的医院检查的事情想控制确控制不住,属于变形的心理冲突,可以考虑诊断为神经症,此外求助者的行为方式根深蒂固,不易改正,也可考虑诊断为人格障碍。因此本案例中可以考虑的诊断包括:
1、抑郁性神经症,指求助者心情低落并伴随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
2、焦虑性神经症,包括广泛性的焦虑,指求助者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者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3、疑病性神经症,指求助者对身体健康过分在意,感觉过敏,有疑病观念。
4、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偏离正常而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不良性质,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医院检查却不能控制,属于异常的行为方式。
三、为明确诊断需进行哪些鉴别诊断?(10分)
答:本案例中可以进行的鉴别诊断包括: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持续两个月以上,而且在听到有人有病后悔非常难受,说明情绪已经出现泛化,这些症状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部分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2、与恐惧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存在恐惧,害怕死亡,要与恐惧神经症相鉴别。
3、与强迫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觉得自己有病,医院检查,想控制控制不住,出现强迫观念,需要与强迫神经症相鉴别。
4、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求助者认为自己有病并有患病感觉,但实际却查不出疾病,可能出现幻觉,需要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四、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原因分析。(10分)
答:对案例中的求助者可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生物学原因,医院检查发现求助者的身体并没有明显器质性疾病。
2、心理原因:求助者对自我要求严格;求助者对身体健康过分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