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测试题屏幕前的你也是危险人格嘛
导读
中国女留学生被害,危险性人格促成惨案。这两天由于“江歌案”开庭,网上又有许多相关的文章很有看头,我觉得这一篇最有看头,所以与每天极少点击进入我们公号“后花园”的号角们分享。
以为这篇文章不错有两个方面,一是揭示了“攻击总是出于挫折、挫折总会导致某种攻击”的扭曲心理;二是最后例举了项“危险人格特征”,看完后顿觉毛骨悚然,好象自己处处相似,不甘心“好好交”再测一遍,其实真正对得上的也就10项左右。
但若回想自己跟马家爵、药家鑫、林森浩、陈世峰等差不多年龄的时候,那“危险人格”的选项就真的多得去了。虽说从小到大也没跟人打过架,连虐待小动物都没有,但逼急了狗急跳墙,一念之差会整出个什么妖蛾子来,也是说不准的,因为内心一直纠结,阴鸷刻薄并不阳光。
感恩从小到大一直冒着生命危险耐心陪伴不离不弃的小伙伴们,只有等到今天,认识了我自己,才能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人们总是在受到伤害之后
才会想起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为什么事先一点迹象都没有?”
却不知几乎所有恶行
都有其个性特征和行为迹象。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几乎都会遇到一个或多个危险人格的人。这些人也许使我们的家人,是我们约会或结婚的对象,是我们的至交好友,或是我们的普通朋友,有些则是陌生人。
本想封山一年再出江湖,昨天的一篇文章收到很多好友和粉丝的鼓励,故提笔再写,希望能帮助大家迅速识别“情绪不稳定人格”这一类危险人格。大家可以迅速滑到底部,去检测自己是否是“情绪不稳定人格”。我也尝试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给一些建议:
中国女留学生被害,危险性人格促成惨案
“江歌被杀案”详细内容请浏览订阅号上一篇文章《中国女留学生日本被杀事件藏着的危险》
一:挫折与攻击
从精神分析法衍生的“挫折-攻击假说”(Dollard)声称:“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前提,反过来,挫折的存在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回到江歌刘鑫事件。刘鑫的分手让陈世峰产生了挫折感,诱发了他的报复心理。
所以,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当你判断对方有“情绪不稳定人格”倾向后,不要直接的提分手,而是要采用冷淡冷漠,慢慢的淡化,并且在你能远离他之后再采用极端的办法。而且即使分手,也要采用温和的方式,不是激怒他。让他降低挫折感。
二:替代性攻击
挫折有时导致一种间接表达的攻击。间接攻击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是把攻击迁移到一个新目标上。(Guerra)
比如员工容易把工作中的挫折发泄到配偶身上,老板容易把家庭中的挫折发泄到员工身上。我们在飞机由于天气原因延误的时候,把怒火发泄在空姐身上。
这些都叫替代性攻击。
在江歌刘鑫事件中,由于刘鑫躲藏了起来,陈世峰的怒火发在了替代人高歌身上,严格意义上讲,这十刀的确是陈世峰的怒火指向是让他产生挫折感的刘鑫。
这个事情提醒我们所有的年轻人,选择为朋友出头的时候,固然是一种道义和正义感。但是当你面对危险人格的时候要高度谨慎,需要在你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出头,切忌不要成为替代品,被攻击。
三:宣泄与攻击
日本曾经有一个概念,叫宣泄屋。里面你可以把引起你发怒的人头像放在吊袋上去击打。一度引起大家吹捧。以前一个向我咨询过的朋友也曾说,当她特别愤怒的时候,就把她老公假象成枕头,拼命击打和蹂躏。
这些方法用在世俗上一听,貌似很有道理。其实在临床心理学上的验证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Bushman):
1.替代宣泄,击打吊袋会强化宣泄者的暴力倾向。由于我们大多数人会强烈的抑制对别人的身体伤害。一旦破话了这一抑制,我们就容易侵袭他人。
2.击打行为会训练宣泄者的攻击场景,会强化她的攻击记忆和情绪。暂时排除了压力,却积累了仇恨。
所以合理的宣泄方式绝对不是击打替代品,而是要用认知疗法和升华。
认知疗法:就是要理性分析当前的挫折感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是特定的还是一致性的。如果自己判断不清楚,可以到心理医生那里咨询。
升华:一个人可以用跑步,游泳的方式排解内心的挫折感,压力感。也可以看喜剧电影,听音乐会。都是比较好的升华方式。
屏幕前的你也是危险人格嘛?
下面列出的这份清单将帮助大家辨别某人是否属于情绪不稳定型人格,以及其情绪不稳定的程度:言行夸张、令人厌烦;尖酸刻薄、喜怒无常;威胁他人、置人于危险境地。在这份清单的帮助下,大家能够对如何与其打交道有个清晰的脉络,能够更为确切地判断其恶劣程度及是否会给你或他人带来威胁。
题目较多,请大家准备一张纸,仔细阅读每一条陈述,记录有多少符合他们特征的条目。回想一下他们的言行,或别人是怎么对你描述这个人的。想想你亲眼目睹到的,以及你在其左右或与其打交道时的感觉。
1.与这个人相处时,你总是得为自己辩解。
2.此人生气或发怒的时机和地点非常不妥当。
3.自从认识了这个人,或自从与其确立了关系,你就发现自己高兴的时候越来越少,越来越不自信,也越来越不敢肯定自己。
4.跟这个人相处就像坐过山车,其情绪起伏的冲击力太大。
5.你无法认同或肯定这个人言行的后果,或其言行对他人(包括其家人或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6.有时候会做出“不合适”或“离谱”的行为。
7.在压力之下常常会崩溃。
8.原本几分钟就可以熄火的争吵,往往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不想终结争端,也不愿寻求转机。
9.总在“高贵”和“低贱”两个角色之间来回转换。
10.讨厌独处,总要有人相伴。
11.曾用自杀来威胁你或别人。12.恐慌、焦虑、易怒、悲伤、生气是其常见的情绪状态。13.常常感觉或表达自己的空虚感,极易变得厌烦无聊,需要刺激。14.曾对家人暴怒发火。15.经常与人吵架,甚至发生身体对抗。
16.争吵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7.与这个人相处时,你无法放松、冷静、放下戒心。18.你曾多次听说某人或某群人对此人耿耿于怀,并密谋与之作对。19.同事们说此人“很麻烦”、“没办法共事”、“令人恼火”或“难以忍受”。20.与这个人相处,你会觉得身心疲惫。
21.跟这个人相处几个小时之后,你就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得上下颠倒,心里还在纳闷:“这是怎么回事?”22.与其关系最近的人(如你,他们的家人、孩子、配偶等)总是在私底下互相打问此人目前“情绪如何”。23.无比疯狂地竭力避免被朋友或恋人抛弃(不管是真的还是他们假想的)。
24.有时候,与当时的情况相比,其行为过于夸张和戏剧化。25.此人与人争论时往往激烈而尖刻,满口都是谩骂和诅咒。26.在要求别人给予支持、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