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自恋者101番外篇
改变和疗愈,从自己开始
昨天的我聪明,想去改变这个世界。今天的我智慧,正在改变自我。
——鲁米
Yinan,清华理工女,港科大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各行各业间兜兜转转了近10年,终走上助人自助的心灵成长之路。
节选终究难免被误读,来来来,番外篇正能量上价值~~
1怎么知道ta是自恋者总体而言,自恋者中男性居多,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夸大并谈论自己的才干和智慧、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对他人缺乏同理心、在公共场合夸张展示自己、无法接受批评等等。
自恋型人格障碍需要专业诊断,虽然网上很容易查到DSM-5*的9条诊断标准(5个以上符合可以被考虑为自恋型人格障碍),不建议大家自行对照贴标签。
而要成为吸取你情感能量的自恋型吸血鬼(流行心理学中的概念,非诊断标准)并不需要达到人格障碍的标准,AlbertJ.Bernstein教授给出了一个简易识别量表1,供参考。
是非题,每答1个“是”记1分。
1.比大多数同龄人取得的成就都大
2.坚信自己比别人更好、更聪明、更有才华
3.争强好胜,却输不起
4.梦想干出一番事业或出名,并且经常假想梦想已经实现
5.毫不顾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除非有求于人
6.说话爱抬出名人以提高自己身价
7.生活在合适的地方,与该交往的人打交道非常重要
8.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9.孤芳自赏
10.被要求对他人负责时,常有被占便宜的感觉
11.常无视各种规章制度并渴望修改它们,因为自己应该受到特别对待
12.当他人没有按照其意愿行事时,会火冒三丈,即使他人有充分的理由不照做
13.对体育、艺术、文学发表评论时,会说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做
14.认为对自己的批评大部分出于嫉妒
15.把任何不敬的行为都视为一种抵制
16.生性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偶尔或许可以;即使是最微小的错误也会感到极度受挫
17.经常诡辩那些名人并没有那么伟大
18.经常抱怨被人不公平对待和误解
19.人们对其非爱即恨
20.的确有智慧、有才华
计分:5分以上就可以被称为自恋型情感吸血鬼(虽然并不符合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若超过10分,当心被ta当作奴仆使唤……
标准和量表都可以抛开,最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直觉,觉察和ta在一起时情绪和身体的反应。一个与自恋者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作者这样写道:与他们在一起,你很少心情愉悦、精神放松、享受美好,他们的行为经常在瞬间激起你强烈的反应,你需要整天佩带长矛或盾牌。很精辟,就是这种常常需要自卫戒备的感觉,往往稍一松懈就杯具重演。所有你对ta爱的渴望都像投入深海,杳无回音。
2自恋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各个流派看法不一,但貌似多数自恋理论都会提到早期养育者对孩子共情和回应的缺失(都不是绝对的哈)。以科胡特的理论为例,我们生来就是自恋者,婴儿都自认为无所不能,而如果夸大性自体(grandioseself,即“我很棒,你称赞我”)和理想化父母印象(idealizedparentalimago,“你很棒,我是你的一部分”)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婴儿期的自恋会逐渐发展成为健康的成人自恋。如果这个阶段有创伤性损害,可能会发展出病态的夸大自体,即自恋性障碍。其实质是自体结构的缺陷,没有完成将夸大性自体与理想化个体整合成为现实取向的自我结构的结果。
过度宠溺、有求必应的教养方式也有可能产生自恋者。成长过程中,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需要妥协或为他人着想,天然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神一般的存在。
3自恋型人格怎么“破”自恋型人格理论上可以被“治愈”,但实践中难度颇大。这类人没有自知力,这意味着他们没有主动改变的意愿,他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破”,不堪其苦的都是他们身边的人。
“都是别人的错”是自恋者的人格特征之一,他们不具备内归因和自省的能力。AlbertJ.Bernstein将情感吸血鬼形容为两三岁的顽童,而一个极度全能自恋者(不能区分自体和客体,没有你-我的边界感)的内在小孩应该不到1岁,甚至不足6个月,可以想见,要求他们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有多不现实。当然,不排除个别自恋者经受了巨大人生变革,被生活暴击之后,固有的自我中心宇宙观被颠覆……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自恋者,千万不要妄想改变他们,只要有可能,远离他们(重要到说三遍都不够),手刀逃跑。
若无法远离,在此结合AlbertJ.Bernstein书中的策略和自身经验,提供一些小建议。
4自恋者相处指南大原则:时刻提醒自己,你面前这个成年人是幼儿,然后用对待幼儿那一套来应对。
个人体会是,最好能自行脑补替换为某个别人家的孩子,这样一来,你自然而然期待降低,耐心倍增,并且能迅速“去中心化”,冷静旁观,不会冲动。
若真能贯彻执行,效果奇佳。当然,做到并不容易,尤其当此人身居高位(比如是你的父母或者老板)时,你习惯带着理想化的期待和预设,要想自动转换成俯视的视角,须多加练习。
这个大原则下,有几点说明:
明确规则和边界,自我坚定:像对孩子一样,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需要被怎样对待,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不要默认这些对方已经明白,不要被动等待对方自觉,不要妥协纵容。
先表扬,再建议,不批评:记住,自恋者永远认为“不是我的错”。批评对他们来说就像被灼热的烙铁烫了一样,失控咆哮,无力承受。所以,如果你心有不满,第一步先表扬(对自恋者来说,怎么表扬都不过分),把对方哄开心之后,再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注意措辞(不要使用评判性的词),对事不对人,给对方台阶下。对方若接受建议,立即赞赏鼓励。
如果你想让自恋者做什么,不妨将你的需要和对方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比如一位母亲想让自恋者老公参加儿子的球赛,就对刚买了新相机的老公说,“你干嘛不试试新相机,去拍拍儿子的比赛场面?”老公欣然接受。
自恋者发脾气时,不要理会,不要深究ta话里的含义。告诉自己,自恋者的暴怒是病理性的,对方无法自控,口不择言,这一切不是你的错,和你无关。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给自己足够的独处时间。与自恋者打交道相当劳心费神,你需要先照顾好自己。
实际上,只要你能把面前的自恋者替换成别人家的小孩,以上这几点都不在话下。
Lastbutnotleast,想特别对自恋者的子女说:
不要干涉父母之间的关系。伴侣是人际关系的第一顺位,优先级高于亲子。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他们的边界。要知道,所有CP能相互选择,不离不弃,都说明双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各取所需,或者说,人格发展水平是基本相当的(无论看似圣母还是巨婴,内在都是巨婴)。除了你自己,没有人需要改变,也没有人能够被改变。
心怀感恩。从感恩自己开始。感谢自己在这么不容易的经历里,坚持成长、蜕变;感谢生活,激发了你的力量,教会你看到新的选择,让你开始爱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智慧;感谢老天,让父母健在,随着你的成长,一切都有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
有一天,你会能够感恩父母(若做不到,就接纳做不到,不用勉强)。因为当你能够做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时,现实中父母是怎样的已经不再重要,而你已经学到了“包容”和“爱”,这就是你来此生走一遭的功课。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References:
1.J.Bernstein,A.().EmotionalVampires:DealingwithPeopleWhoDrainYouDry.NewYork,NY:McGraw-HillCompanies.
一楠一念
长按Yinan_Yinian
个人成长〡自我探索〡心理咨询
原生家庭〡自尊水平〡人际关系
孤独〡情绪〡压力〡职业生涯
Yinan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