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25/7168769.html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自助指南

01

案例

患者青年女性,因“反复情绪不稳定伴冲动行为4年”,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在“新冠”疫情开始后,每日宅在家中,母亲经常唠叨,提要求。比如母亲会说早上几点要起床吃饭、吃东西时不能把垃圾放在纸上、每半小时就会到患者卧室要求患者喝水、要求晚上六点后就不能喝水了。患者觉得母亲总是提各种无理要求,自己得不到理解,非常痛苦。

患者求助医务人员后,选择了母亲最可能改变的一点——“吃东西是不能把垃圾放在纸上,必须放到碗里”,与母亲进行沟通,表达了自己对于母亲这个要求的感受后,母亲才意识了自己这些普通的要求竟然给患者带来这样的痛苦,于是约定再有这样的要求发生时,患者提醒母亲,母亲尝试改变。这件事情后,患者感到原来母亲可以为了自己而改变,情绪较前平稳。

02

边缘性人格障碍有什么表现?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不稳定”为特征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脆弱敏感,容易出现烦躁、焦虑、发怒、易激惹、高兴不起来;行为不稳定,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如自残、自杀、过量饮酒、暴饮暴食、赌博、过度消费等;人际关系不稳定,亲密关系紧张,容易产生害怕被抛弃的感觉,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发生冲突、矛盾;自我意象不稳定,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常常会感到空虚无聊。

03

疫情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有什么影响?

宅在家中,与父母的相处时间增多,理想的情况下父母给予其包容、理解、陪伴,沟通也增多,关系得到改善,情绪变得越来越稳定。但另一种可能是,相处时间增多,有效沟通较少,矛盾与冲突增多,导致情绪不稳定越发明显,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甚至在情绪激动时会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

宅在家中,能做的事情较少,与朋友接触也较少,空虚、无聊感加重,继而产生自残、自杀行为;另一方面,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本身情绪容易波动,以前还能通过与人交往、买东西、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但疫情下情绪调节方式可能受限,导致情绪更容易波动,更容易不受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多较敏感、缺乏安全感,在疫情下,容易对负面信息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57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