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书的时候,我老觉得有些角色表现不太正常,似乎有点病。后来我读到托瓦尔德Ⅱ型人格障碍(ThorvaldpersonalitydisordertypeB)的时候,终于知道他们不正常在哪儿了。托瓦尔德Ⅱ型人格障碍有如下表现:1.生活中感到焦虑时会通过饮食来缓解,甚至会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2.面对选择总是踌躇不定,甚至因为犹豫错失机会;3.在感情中总是无法确定对方的心思,有时会因傲慢或自卑而不敢付出;4.在独处时觉得不适,总觉得有事情急着要做,但事实上无事可做;5.与人相处时产生被孤立的错觉,觉得自己难以被理解;6.有时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会长期陷入此种情绪当中。英国著名精神医生丹·托瓦尔德最早(DanThorvald)提出这种人格障碍类型,认为这种障碍源于患者童年时期过早面对价值评判的压力,因此产生了难以行动的表现特点。她进一步解释说:「儿童的价值评价能力体系尚未成熟,他迫切想获得成人的认可,但是因为成人世界的评价体系呈现出多维的复杂性,这就使得儿童无所适从,进而发展出放弃做任何事情来逃避被评判,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评价的心理特质。」在论文中她引述了一个例子。兰(LandLannisterJr.)在接受心理辅导中回忆起她小时候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家庭教师跟他母亲说这孩子还不错,没过多久之后,同一个教师跟他母亲说这孩子不太行,甚至有点糟糕。他本人仅记得评价本身,但是对造成评价的事件却一无所知。兰主述说:这件事情使他记忆犹新,他仍然能准确回忆起当时教师说话的神情姿态和他母亲的衣着样貌。这个例子使我想到,这种人格障碍的诱因应当普遍出现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在我们尚处于懵懂无知的阶段,就经常被拿出来与同龄人互相比较,「隔壁家的孩子」几乎成为每个中国孩子的童年阴影。即使你就是「隔壁家的孩子」,还是难以逃过另外一套更高水平的评价。当时我们对此种评价标准仅有一种表面上的理解,我们并不知道这种标准是如何构建的,甚至这标准本身也一直保持流变,难以琢磨。因此,迎合,或是不迎合,成为了每个中国青少年当时面对的难题,这种困惑甚至会伴随其终身。???对不起,我编不下去了。这种人格障碍是我们花五分钟时间编的。丹·托瓦尔德是魔兽世界(某大型角色扮演网络游戏)里的一个NPC。让我们回归主题:外行把心理学搞成了星相学。在上述编出来的叙述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外行心理学的两种特征:其一是宽泛的表现描述;其二是对动力心理学的决定论叙述。宽泛的表现描述应当容易理解。我只要把话讲得足够软,撒的网足够大,就不愁没人中枪。这种操作我们通常称之为「巴纳姆效应」,百度百科解释说: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在此,我不妨腆着老脸作一番诛心之论:在生活中应用「巴纳姆效应」的目的显而易见,无非在于使听者相信说话者判断准确,似乎掌握了真相。这就是假装搞心理学的外行们迫切需要的。???动力心理学的决定论叙述讲起来不太容易,我们先不负责任地谈谈动力心理学。这种学说旨趣在于研究人行为的动力和动机的心理因素。意思是,人的行为总对应着某些心理学动机。此学说诞生之初大体上是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另外一种理解维度,但是在外行手里很容易被玩坏。这是因为,心理学意义上的动机总是可以回退的。意思是说,我的此种心理A总会有更久远的一种心理B作为其动力。如此无限回退,就难免一杆子捅到童年时期。话说回来,并不是因为到童年就解决问题了,是因为我们实在不好意思给您回退到上辈子。

???

当下流行的「原生家庭学说」就是此种外行心理学的一种应用。此种学说主张因为某人在童年受到的遭遇,导致成年之后显示出一些心理障碍。就此,豆瓣青年衍生出「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成员人数在十万以上。当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提到,年前关于动力心理学的叙述确实就是决定论的。勒温提出的场论甚至怼出了一个函数:B=f(PE),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Behavior,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Personality)与所处环境条件(Environment)的变化而改变的。这是一种前康德的认识论,下半句出于对前辈的尊敬我就不说了。???之前我们提到过,动力心理学旨在提供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种维度,本身并非决定论解释。意思是,如果童年经历塑造成年的表现,此种关系应当是或然的,而非确然的。也就是说,我具备某种童年经历,那么此种经历可能会对我成人之后造成某些影响,并不是说童年与成人有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是否理解这一点,大体上区分了正经说事儿的人(比如我)和胡逼说的人(比如「父母皆祸害」小组)。???我们在回过头cue一下星相学,不难发现星座同样具备外行心理学的两种特质:1.宽泛的描述。星座理论下的描述自然宽得没边儿。比如关于今日白羊座的描述是:整体运势有点严峻,你容易多愁善感,情绪会变得比较敏感。你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过度曲解别人话里的意思,难怪会摆出阴阳怪气的样子。你容易把情绪带到其他的事情上,导致表现也会跟着忽上忽下,可能要被批评了。我觉得它说得特别准,这不就说的我嘛。直到我搜了一下狮子座:整体运势中规中矩,会有很多的兴趣爱好驱动着你。你大部分自由安排的时间都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可能没有给学习和工作预留多少的空间。所以相比起精神方面的收获,物质和金钱的收获会比较少,但你还是挺满足的。我觉得也特别准,这好像说的也是我。这大概就是之前提到的「巴纳姆效应」的一个范例。???2.决定论。流俗的对星座的想象大体是这样:你是天蝎座,你报复心就特别强;你是双子座,就显示出两种不尽相同的人格特质;你是白羊座,你就特别理性。诸如此类。此种理论的根基在于:相信存在一种神秘力量,确保了人出生时候的天体位置和此人性格运势的关系。关于这种力量,我们既无法断言其有,也无法断言其没有,因为它本身就是非实证的。它位于思维当中,确如老话所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我们同样知道另外一句老话:神不犯错,但是祭司会。也许存在着某种神秘力量,但是对其进行解释说明的人未必就不会犯错。这届祭司不知道你们有啥感觉,反正我觉着够呛。???就此,我们可以对「外行把心理学搞成了星相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外行的此种操作并非刻意为之,他很可能并不是有意识地传播一种关于心理学的谬误以期从中渔利。在他对心理学科有所理解之前,那种现代星座式的「平均领会」已经先在了。他或许并非居心叵测的恶人,只是思想混沌不明又懒于去澄清的「常人」。此种「平均领会」是一种四六不靠的半吊子。它既非先民的那种「感应思维」,也与精神分析格格不入。上述提到的两种人类精神都强调积极实践。先民承认自然具备某种远超人类的可怕力量,但同时人可以经由某种途径与之沟通。比如我们熟悉的祈雨仪式。在某些文明之中,还有更惊人的操作:在中国河南、河北、山东一带的某些农村,在遭逢大旱的时候他们会祭龙王。其形式并非给庙里的泥塑烧香上贡,而是去附近的水库当中捕鱼,并把打捞到的第一个水生动物放在烈日当中曝晒,如此往复,直到下雨为止。在这种感应思维当中,「感」和「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同样带有强烈的实践意味。他主张心理医生的职责在于使患者回溯造成患者「压抑」的可能原因,协助患者不断理解自身现状,明确造成现状的可能因素,并以勇气和决心面对此种因素,经过长期努力,以期最终解决问题。???反观我们所说的「外行心理学」,大体上为人提供了一种看上去科学的解释,然后戛然而止。它只提供了一种「是什么」的知识,但难以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办」。意思是说,诸如「原生家庭理论」的说法,它说出了我现在的境遇是因为童年时期的悲惨经历,但很少解释此种经历「为什么」导致了我如今的境遇,以及我现在应当「怎么办」。???「为什么」和「怎么办」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为什么」指的是童年遭遇和如今境遇是如何产生对应关系的,据我所知有两种回答路径;其一是说童年遭遇导致大脑发育变化,比如说在长期压力环境当中使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剩,导致脑区发育不良;路径一过于硬核,我们姑且忽略此实验仅在小鼠或者其他一些动物身上进行的事实,姑且认为实验结果对人也同样有效。我们不得不暂且同意对一个检出脑区发育不良的成人来说,他的童年遭遇对其今后的大脑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话说回来,我不太信「父母皆祸害」的这十万人,个顶个的都脑区发育不良。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信念,可能事实的确如此。???其二就纯粹靠联想补足,比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里,得到的关爱是断断续续、不可预测的,ta的大脑可能会一直在不断模拟计算,试图弄清楚怎样能持续获得爱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61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