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死亡?》导读

本文探讨了重性精神障碍与早期死亡的关联。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老和死亡机制。此外,其他生物学研究,如大脑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异常以及生酮饮食等干预性方法进一步证实,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此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依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受损的因素。回顾性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早亡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改善患者的躯体状况非常重要,如积极治疗躯体共病、增加体育运动等。因此,21世纪精神与躯体共病仍是重要挑战,探索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病因,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重视家庭中心的作用,共享发达国家的资源是本文强调的内容。张勇如何减少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死亡?

众所周知,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平均死亡年龄早于一般人群。重度精神障碍患者与一般人群的预期寿命差异为10~25岁。大量研究和Meta分析表明,这种差异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当务之急是制定和实施有意义的方案和干预措施以减少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死亡。在本期《精神医学新视点》中,有几篇文章回顾了这些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并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关于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早期死亡的各种因素,还要了解针对这些因素所要采取的措施。AshdownFranks等综述,在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多种精神疾病时,结构化和有指导性的体育活动具有改善多种疾病结局的疗效,这方面证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增加。他们呼吁,需要更加齐心协力,优先将体育活动作为1种已确立的精神卫生服务辅助治疗手段。

重度精神障碍是“全身性”和多系统疾病吗?重度精神障碍是否与加速生物老化有关?精神障碍本身是否通过加速老化成为其他疾病和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Bersani等试图在他们对重度精神障碍加速老化的综述中回答这些问题。他们批判性地探讨了在重度精神障碍患者中检测到的各种生物老化标志物的意义。患有重度精神障碍人群的生物老化加速,这可能是他们同时发生与年龄相关的各种躯体疾患导致早死的1个促进原因。然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适当的药物干预可能会减缓生物老化的步伐。

尽管对吸烟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复杂联系已经研究了多年,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率和尼古丁依赖发生率持续居高不下的原因仍不清楚。Sagud回顾了最近关于吸烟和精神分裂症的数据并指出,尽管全世界都在努力降低吸烟率,并随之在全世界范围内减少吸烟,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率仍然很高。虽然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可能存在不确定的有益效果,但与吸烟相关的风险远远大于任何潜在的益处。有几种戒烟治疗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促使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病程的各个阶段戒烟。

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各种慢性躯体疾病会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结局。慢性躯体疾病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这种关联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这种关系在病理生理和临床治疗两个层面上都是双向的。参与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卫生专业人员应不断努力以提高对识别和管理躯体健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Laursen观察到,与一般人群相比,患有精神分裂症这种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的高死亡率和早期死亡风险早在20世纪初就被认识到,并且这一现象在过去几十年中被无数次重复发现。通过回顾精神分裂症早期死亡原因的最新数据,他已经确定了精神分裂症自然死亡的5组原因,即: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生活方式、躯体共病、躯体疾病的非最佳治疗和加速老化/遗传因素。尽管未来的研究应试图解决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共病、躯体疾病和遗传效应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但持续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Sarnayi等回顾累积的研究证据表明,患者的葡萄糖调控、能量代谢和大脑线粒体功能受损可作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性生酮饮食有望使大脑能量代谢和突触传递功能得到恢复。由于生酮饮食对全身代谢的影响,推测可以通过对饮食进行干预以解决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代谢问题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生酮饮食在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中的作用需要更多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对照试验来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精神和躯体疾病的共病性被认为是21世纪医学的“最重要挑战”。在这个问题上,Mukherjee和Chaturvedi回顾了抑郁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相关因素及其双向关联性。由于大多数遭受抑郁症状或糖尿病引起痛苦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诊断或治疗,作者强调,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筛查以了解类似情况并进行适当治疗。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建议开展协作性跨学科治疗。

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在患有各种躯体疾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反之,各种躯体疾病在患有焦虑障碍患者中也非常普遍。Dokucu和Cloninger的综述表明,人格障碍和躯体疾病共病之间的关系复杂,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认识和研究。在横断面和社区研究中,人格障碍和躯体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共病躯体疾病的人格障碍患者的纵向研究表明,他们的躯体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恶化。作者还探讨了在躯体疾病下人格特征和气质的关联。

全球约有1.2亿人受到1种或其他类型抑郁障碍的影响,使得抑郁障碍成为全球疾病负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本期内容中,Halaris回顾了抑郁障碍的炎症理论——应激诱导免疫系统激活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神经递质失调和抑郁症的各种临床表现。Chris等论述了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重度抑郁障碍被认可的治疗方法的现状和未来方向。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地区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与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大不相同。Murthy和Alexander概述了发展中国家心理-肿瘤学的进展。在发展中国家,家庭是癌症护理的核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73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