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的伴侣试图与你拥抱或亲吻时,你不是感觉甜蜜而是觉得很别扭;当你收到一个新朋友的热情邀约时,你不是感到高兴而是感觉尴尬想要拒绝;生活中的你宁愿选择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也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等等。如果以上的情况你觉得在描述的是你自己,那么你很可能患上了亲密关系恐惧症。什么是亲密恐惧症呢?“亲密关系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是内心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又担心自己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应,于是刻意保持距离,回避或是拒绝亲密关系。这样的心态,会让你失去享受各种情感的快乐,继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之前我有一个朋友夏朵曾经这样向我倾述道:她说她不知道自己是真的不想恋爱还是不敢恋爱,因为只要有人对她过分亲近,她就会表现出逃避。此外,她还说她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跟试图和她交往的异性进入更深层的关系中,但是夏朵说她又很享受那种被异性关心的感觉。她觉得她还没有遇到自己真正想要找的那个人,所以当一个人向她询问结果、要确定恋爱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时候,夏朵就会逃避,甚至干脆放弃这个人。她确定不了她自己能跟对方进一步发展到什么程度,但夏朵说她真的很想有一个能陪着她的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夏朵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她可能患有亲密恐惧症。2.我们人类天生就有对其他关系的依恋需求,都在渴望和寻找着与他人之间稳定、持续、温暖的情感连结,当一个人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甚至对亲密关系恐惧时,很有可能与其早期依恋关系的模式有关。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早期依恋关系模式是什么?据研究显示,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依恋关系的模式有三种:心理学家把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安全型的特点是:比较容易和人亲近,也容易依赖他人和被人依赖。不会经常担心自己被抛弃,也不常担心别人与自己太亲近。回避型正好相反,它的特点是:不适应与他人过于亲近,不大相信别人,也不允许自己去依赖别人。如果有人太过亲近,会感到紧张。而焦虑型呢,就更夸张一点,它的特点是:觉得别人不愿意亲近自己,经常担心伴侣不爱自己或是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夏朵就是属于回避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容易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害怕付出情感,容易害怕亲密及怀疑他人。他们更倾向相信真正的爱不会长久,所以难以给伴侣情感支持。同时在他们自己需要支持时也不善于从伴侣那儿寻求情感支持。在亲密关系中的总体表现就会呈现出回避、逃避等特征。3.之前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刘涛饰演的海归精英安迪也是一个患有亲密恐惧症的人。安迪在剧中聪明伶俐,本事过人,随便一笔生意就是几亿甚至几十亿,但她内心的痛苦却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由于她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她的父亲在安迪童年时候将她遗弃,导致她在之后的生活严重缺乏安全感,对他人肢体上的接触有着本能的排斥。在剧中安迪和一个深爱她的男性奇点谈恋爱时,她明明自己很喜欢奇点却不敢靠近,每当两人有身体接触时,安迪的内心就会产生恐惧,进而会全身颤抖,不知所措,后来这段爱情也无疾而终。安迪之所以患有亲密恐惧症,很大程度是受她父母的影响:由于她从小被遗弃,在依恋关系中没有得到安全感,导致从小自己的内心很脆弱,所以在后期的亲密关系中心存恐惧,担心真实、脆弱的自己被拒绝,害怕失去而不敢拥有,对事物和环境感到恐慌。而安迪的这种恐惧也是当今社会年轻人害怕建立亲密关系,不敢谈恋爱的原因。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如果患有亲密恐惧的人应该怎么办呢?我这里有三点建议可以供你参考。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爱是自尊和自信的来源,自尊和自信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是否有健全的人格。一旦拥有健全的人格,克服心理障碍就容易很多。安迪之前会出现亲密恐惧的原因是因为她不够自信,不敢打开自己的心扉去爱别人,但当她在后来遇到另一个愿意接纳自己,陪着自己的另一个男人小包总时,安迪在小包总的陪伴中找到了自信,于是她获得了完美的爱情。其次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只有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知道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并且拥有自己的快乐的人,才可以让生活在身边的人感到愉快。如果自己对自己还不接纳,内心还有很多的痛苦和烦恼,又怎样走出阴影呢让自己快乐,也让身边的人快乐呢。最后,与对方进行深入沟通。开诚布公地说出你的真实想法,让对方更了解你,乘此机会你也可以多了解对方,更重要的是能一起克服这一心理障碍。我的那位朋友夏朵也是因为我给她提出与对方深入沟通,坦诚相待的建议后,在去年收获了一段甜蜜的爱情,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当时我建议她先从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小事情入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当她心里产生了回避的念头时,试着告诉对方这种感受,试着体会一下对方因此产生的情绪和反应。因为关系是在互动中成长的,并不是在最初的选择里结束,而需要长时间地磨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310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