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护理 >> 一位从教30年的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
一位老教师从教近30年,担任过备课组长、班主任、年级主任,至今仍战斗在教学一线。
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年,19岁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作为教育者,作为一位父亲,他对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独到的心得。
不久前的一次家长会上,他为家长提了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强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这虽然是针对高中生家长的一次讲话,却值得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细读和践行,而且越早看到收益会越大!
所以,时代真的变了,你准备好了吗?作为家长,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看完以上这些问题
是否你也感同身受
觉得这就是自己孩子的真实写照?
我们真的很忙!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要工作,要应酬,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而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就会走歧路。对于年幼的孩子,有些毛病一旦养成,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无论你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肯定会后悔。教育孩子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75%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75%的青少年犯罪与专注力缺失有关
《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注意力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不容乐观且被忽视。
济南市公安局民警心理训练中心通过十多年的犯罪心理研究调查表明:有近75%的青少年犯罪与专注力缺失有关。
专注力课题组对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专注力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专注力优秀的只占0.5%,良好占5.2%,一般占31.3%,较差占43.8%,很差占19.2%。
学生专注力缺失或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呈现出数量速增、年龄低龄化的趋势。
您的孩子有这些
现象吗?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注意力集中短暂、容易分散,活动过多和情绪缺乏克制力,进而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常常伴发其它精神心理障碍,如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和学习技能障碍等。
1、做作业慢,喜欢边做边玩。不专心,成绩差。别的小孩只要一个小时可以就写完的作业,他却要好几个小时。或者更久。在大人的监督之下,这种情况可能有所好转,但写的作业还会错误百出,弄得家长十分郁闷和无奈。
2、粗心大意、马马虎虎。阅读难,理解弱。考试时总在很简单的地方出错,犯的都是低级错误并且重复出现。老师盯得紧、家长“辅导”勤,作业做得还说得过去,考试时却常常看错题、算错题、写错答案,越是简单的题、会做的题,越容易出错,即使是小测验,也不能%地做对。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听力差,记性差。小动作特别多,这些小动作均与教学无关,低于生理年龄、单调无聊、简单重复,而他们做起来却怡然自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虽然规规矩矩、在“聚精会神”的听讲,但思路却不能与老师同步,被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让人啼笑皆非。
4、丢三落四,生活混乱。厌学习,效率低。书房、书桌、书包里杂乱无章,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到了需要时,找来找去也找不着,严重者记不住别人的谈话内容和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做作业时再问同学,还会经常遗失随身用品和文具。
5、爱好广泛,却有始无终。不自信,反应慢。爱好非常广泛,几乎到什么都喜欢的地步。无论是喜欢的玩具、文具还是喜欢的运动、音乐、乐器、棋类都是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
6、话多易怒,多动冲动。情绪化,易冲动。他们的话语明显偏多,节奏快,吞吞吐吐,不分场合,说完后却常常不知所云,该说话时却无话。行为表现的无目的、无意义、无作用、无聊的动作特别多,情绪很不稳,容易激动,发脾气。集体活动中不能像别人一样遵守规则,不能等待,表现为急不可耐。
7、逆反被动,自卑懒惰。易错题,老重复。逆反情绪严重,不管什么事一定给你找个理由反着来,理由一箩筐。很少主动做什么,而且有点难度就退缩。能不做的就不做,能拖的就拖。
8、沉溺电视,游戏成瘾。作业慢,爱拖延。看电视、玩游戏不制止就不停,不能自控,没有节制。
9、聪明伶俐,成绩低下。怕数学,畏推理。玩的东西一学就会,学习就不行。从小成绩就不理想,学习能力低下。相当多的家长在老师的建议下,做过智商测试,但智商正常甚至是超常,使老师和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10、思想超前,行为幼稚。像小大人似的,想法很多,什么都懂。但行为却很幼稚、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年龄过低,十岁孩子像八岁,十五岁孩子像十岁,喜欢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
不要小看这些问题极有可能是孩子
专注力不足导致的!
成年人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障碍延续到了成人阶段。除了具有上述儿童期主要临床表现外,还会有持续性活动过多、情绪不稳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表现出反社会人格障碍等,严重影响其学业、工作、社交、婚姻等社会功能,并已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城市化-是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元凶
对孩子的“大脑皮层”刺激不足
--久驻舒适区--刺激简单,不丰富
--选择过多--刺激短暂,不持续
--疏忽儿童需要--刺激无效,反作用
对孩子的“感觉统合”刺激不足
--环境单一--触觉刺激剥夺
--运动减少--本体刺激剥夺
--空间限制--前庭刺激剥夺
对孩子的“情绪管理”刺激不足
--家长工作繁忙--亲子关系疏远
--家庭关系不协调--负能量“崩盘”
--教育方式不良--焦虑持续积累
对孩子的“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2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