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护理 >> 解忧杂货店别再做卑微的好好先生小姐
情境引入
“第二十三次因漫长等待带来的焦虑而打开手机,距离约定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零七秒。对话框那头仍然是一小时前他发的那句“马上到”。朋友迟到地心安理得,也许是因为身边的人都了解我,是个脾气很好,懂得体谅,对谁都不会发火的好人。可我却比谁都清楚,那一次次的体谅和忍耐,真不是因为我有多温柔大度。每次清楚地感受到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却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再一次选择笑脸相迎,无条件地满足他人要求自己,这是一种悲哀。”
01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这个词,自从几年前被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公然说出来,热度就一直没有降过。蒋方舟给它的定义是,特别想要讨好别人,哪怕你不喜欢这个人,也希望他能喜欢你。
在心理学术语上,“讨好型人格”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小姐)。SherryPagoto博士(PsychologyToday许可心理学家)指出,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一种人格障碍,而是不健康的潜在行为模式。讨好型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掩藏自己情绪,非常害怕起冲突,“总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地让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高兴”(Braiker,),所以Ta们会压抑自我的需求。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一方面则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一个讨好者可能会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讨好他人,但也有可能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会去讨好。比如,你可能会为了完成同事拜托的事情而晚睡几个小时,即便这完全不是你份内的事;但在爱情中,你可能不会迁就另一半的各种要求。
《假性亲密关系》中对这样的人进行了概括描述:“取悦别人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方式,但并不表示因此就可以被标记为讨好型人格。当我们取悦他人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别人的需求,努力维持和谐、避免冲突,不冒犯、不犯错、不惹麻烦。而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会在取悦别人的同时变得缺乏主见,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懂得拒绝别人,同时却在内心充满抱怨和愤怒,从而对人际关系逐渐失去兴趣。”
02
表现形式
当个讨好者,听上去是个好主意,但对于讨好者和被讨好者而言,却是问题重重的行为模式。好好先生偶尔还是会做自己,但总觉得别无选择,必须按照别人的期望来塑造自我,隐藏所有秘密:可能包括凶险的异议和怨恨,表现得像完美情人,真实情感却很黑暗;赞同明明就讨厌的计划,欠缺必要的勇气;真心想要的东西沦为次要,而第一要务却是疯狂揣测其他人渴望什么。
我们日常所见的“好好先生”所表现出的低自尊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品质和价值”抱有负面的核心信念,认为自己不够好。它以讨好、自卑等隐秘且广泛的形式,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人生最大的限制,让人更少地感受到快乐,更多体验到抑郁、焦虑、恐惧,活在一个自我建构的囚牢中,甚至会害怕机会和幸福。
讨好型人格由于容易知觉到外部的拒绝性信息,也更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知觉为拒绝,因而存在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注意到他人的不满和拒绝等负性信息,转而通过委屈自己的需求来优先满足他人。
讨好型人格由于存在着不良的心理状态,总是倾向于在心里给自己打低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贬低自己抬高他人,认为自己需要来自外界的不断肯定才能平衡内心汹涌不断的负面自我评价。在这样的心态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和他人平等对话的能力。
但是,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的人,真的是心甘情愿地吃亏和讨好吗?
从文章开头的例子中可以知道,“我”在被放鸽子时的内心是极度不满的,但却渴望被人看到自己的温柔和宽容,“我”也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积极评价,至少得到一声简单的道歉。但在低自尊的作用下,“我”觉得自己产生的情感与需求,是一件很自私,很糟糕,甚至很羞耻的事。在“我”一次次压抑内心的委屈时、做出一次次取悦他人的行为时,其实都在反复劝说自己:我的需求和情感不重要。
从旁人眼中,如文章开头描述的无数好好先生们都看起来善良又好相处,但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取悦行为会逐渐演变为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aggressivebehavior):虽然表面继续善良,但内心却充满负面情绪。由于不敢表达,只能独自偷偷哭泣来发泄。而这样的被动攻击行为一旦产生,就很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身边的人开始发现好好先生的不对劲,他为什么总是躲着我们?为什么总是偷偷哭泣?而这些反应被捕捉到,就更加印证了好好先生的低自尊心态——开始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劲,仿佛掉入了自证的预言,从而表现得更加敏感多疑。
03
形成原因
讨好型人格的产生有很多因素,但以下两种是经常观察到的普遍情况。
#NO.1
第一种是生长于高冲突家庭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家庭战争中经常会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主动担负起维护家庭关系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往往将自己的需求压抑。
#NO.2
第二种往往是拥有挑剔和难取悦的父母的孩子。当缺少足够的认可,孩子又需要父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2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