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治疗么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案例描述(只是想了解疾病特点的话,可以掠过这一段)

张某某,男,15岁,从小就活泼好动,每天似乎都精力旺盛,近两周更加明显,不爱在家里待,总是和同学在外面一起玩,话多,爱吹牛,容易生事儿,好打抱不平,爱管闲事,买各种名牌鞋,请同学吃各种东西,花钱大方,到了晚上12点在父母的不断催促下才回家,爱发脾气,暴躁易怒,对父母的管教非常抵触,一说就烦,不和父母交流,晚上睡眠少,一直在上网,在各种网站上发布自己要创造新的游戏,能成为世界首富,要顶替马云,自言自语,有时候又莫名其妙的大笑,半夜3点才睡着,早上7点就起来要钱要出去。称白天不能专心听课学习,小动作多,交头接耳,管不住嘴,老师讲课也会插话,甚至对老师的授课挑毛病,挑衅明显,不遵守课堂纪律,当老师罚站以后,怀恨在心,经常说要报复他,以至于无法正常上学。父母称,孩子在11岁的时候曾经有过类似的表现,但是没有近来两周这么严重。

本案例涉及多种心理疾病的可能,包括躁狂、多动、幻觉妄想、对立违抗、品行问题等。下面就列出这些常见心理疾病的典型表现,供大家了解,如果你周围有类似情况的,应及时带其就诊精神科医生,进一步鉴别诊断或排除。

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这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和抑郁发作即抑郁症是相反的另一面。核心特征是:情感高涨、易激惹。情感高涨的意思是,心情不是一般的好,从程度上当事人可能描述为兴奋、亢奋、昂扬等,从因果事件来说,当事人可能会觉得这种高涨的情绪,是莫名出现的,或者即使有原因,但是高涨的程度也明显超出了事件一般能够引起的程度,一点小事就高兴得不得了。易激惹,则是指当事人像一个充满怨恨、敏感易怒的小狗或小狮子,惹不得,一说他就爱发脾气,甚至出现冲动行为。

躁狂发作比较有特征性的表现是:睡眠需要少,精力也依然很充沛。这里不是说他晚上睡眠时长少,而是指他一整天总的睡眠时长少,例如4个小时,所以那种睡眠作息不规律,晚上睡得晚,白天睡大半天的那种就不算了。虽然总的睡眠少,但却依然精力很充沛。这和我们一般人是不一样的。

其他常见的表现有:话多,活动多,想法多,计划打算多,言语夸大,花钱挥霍,基本意向亢进,一般说低级意向亢进,指的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例如食欲和性欲。外显言行上可表现为:吃得多,对异性的兴趣增加。青少年男女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和打扮,在男女两性交往上的羞耻和矜持减弱。成年人可能会经常去酒吧等场合。

青少年儿童的躁狂发作和成人可能不同的有:暴躁易怒可能更突出,容易出现躁狂和抑郁的快速转换、或混合发作状态,对治疗的反应可能不如成年人那么好,可能伴有更多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多动症是简称,其实全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特征是三组表现:1,注意缺陷;2.多动;3.冲动。

之所以习惯称多动症,是因为多数情况下是老师或家长发现孩子行为过于多动、不能遵守课堂纪律等而带他来就诊的,孩子经常是在幼儿园到小学的低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行为的发育和表现比思维、认知等方面要突出,即使他有注意缺陷的问题,家长或老师也无法那么肯定的判断出来,但是,行为不可自控的多动,以至于造成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合群的参加集体活动、扰乱其他同学时,老师才会重视,如果出现多动症的第三组表现如冲动、经常和同学打架等情况时,老师就更加头疼而频繁的叫家长去学校。

多动的常见表现:精力非常旺盛,话多活动多,似乎身上装着一个发动机总是驱动着,停不下来,经常跑来跑去,爬上爬下,不怕危险,且不顾及场合,即使在某些需要安静的场合也管不住。在学校课堂时,轻者会在座位上手指动个不停,局促不安的扭动,重者会离开座位,离开教室,集体活动很难安静的参与。

注意缺陷的常见表现:很难专注于需要脑力集中的活动或游戏,例如听讲、有规则的游戏,做作业等;跟他说话好像没在听,显得心不在焉,非常缺乏耐心听指示或者吩咐,经常丢三落四,需要不断提醒,很多家长不得不包办代替。没有时间观念,做作业拖拉、墨迹,需要不断的督促。

冲动的常见表现:不懂礼节,例如插嘴、打断别人,好管闲事,不排队等。重者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争吵、打架等。

对立违抗障碍

这个可以从精神心理科的一个常用的视角---知情意来理解。对立违抗障碍,分开就是对立和违抗,对立是一种态度,属于认知层面的,这种对立,主要体现在孩子对成人、权威人士或者成人世界制定的规则等对立,可以是被动攻击,也可以是主动挑衅,不顺从、不服从。在情感层面,就会呈现出愤怒的、易激惹的心境模式,这里强调是心境模式,指的是一种持续时间长的、弥散而广泛的情绪表现,不是某个时间或某个事件时的情绪表现。在行为层面,就会表现出争辩、抵触、对抗,违抗等,因为年龄尚小,反抗能力有限,在意向方面,会表现出怨恨或报复,耿耿于怀等,即使自己的错误,也会归责于他人。

这样的孩子常常起病于9岁左右,突出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行为会进一步升级,可能转化为品行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这样孩子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较弱,家庭体系在应对问题时做出相应改变的能力较低,亲子之间容易发生冲突。父母之间的婚姻状况经常较差,儿童容易有不安全感和孤独恐惧感。

品行障碍

这样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是对立和违抗了,他会揭竿而起闹革命了。持续的出现攻击性和反社会性。例如经常欺负、威胁、恐吓他人,打架,残忍的伤害他人或伤害动物,抢劫,盗窃,纵火,性侵犯,夜不归宿等。不仅严重违反了社会、学校或家庭的规则,而且可能在道德上会激起群愤。对于当事人自己来说,很多人对于伤害他人、违反规则等不会后悔或内疚,别人会觉得他们冷血、没有同情心、缺乏通情达理等。

品行障碍,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其有充分的遗传性。从小就可能表现出困难气质,对家人容易有敌意和攻击性,对他人更容易产生怀疑、不屑的态度。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较低,更喜欢用行为来表达。家庭的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也低。家长有虐待、暴力攻击、嗜酒的情况多。成人后很多出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幻觉妄想

并不是有了幻觉妄想,就是精神分裂症,尤其在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里面,幻觉妄想对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参考价值,远远不如成人。

很多人分不清幻觉妄想,就诊的人说的最多的是,他有幻想,例如他觉得自己能当总统,他觉得有人跟踪他要害他,他说凭空听到有人和他说话等等。分开来说的话,能当总统和被跟踪被害感可能是妄想,夸大妄想、被害妄想,能凭空听到有人说话可能是幻听,所以合并幻觉妄想来说,简称幻想倒是也可以,但是幻想这个词又有着它自己的意思,是当事人自己的意识或思维,而不是外界的。所以幻想这个词用来形容这些怪异的、不可理解的言行就不合适了。专业上叫幻觉、妄想。只要发现谁有幻觉或妄想的表现,或者可疑的,一定要尽早带他就诊。

本文开始的案例,进一步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下周再呈现。

可通过长按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280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