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韦志中获得幸福的两个条件和三个途径再长
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些现象。首先是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事件发生过程中,企业很重视并且专门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接听员工电话。然而,在许多电话中,并不是所有的电话都是诉说心理压力,有的人打电话给工厂的心理咨询中心,不是说我的心理有问题,而是询问如果我死了,你们赔多少钱。那意思就是,如果赔得多我就选择跳楼。他们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幸福的,要用生命为代价换来家人的幸福。表面上看是生存的问题,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假象,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比改革开放之前好了不知多少倍,显然,是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出了问题,而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呢?是我们整个社会需要一个良好的生命观教育体系和模式。
如果清明节时,我们知道要去祭拜我们的祖先,去祭拜那些因为社会人民和国家献出生命的人,这样可以让我们学会尊重死者,其实也就是尊重自身的生命。不要别人组织,我们就到烈士陵园去一下革命先烈。当我们对生命有足够的尊重,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还会用杀死自己或杀死别人来逃避吗?就会真正避免社会中的生命教育的尴尬,改善“生的伟大,死的悲惨”的社会不良生命观的认识。
接着发生了张悟本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和幸福的关系,为什么人们相信吃绿豆可以活得更快乐更好,因为人们开始追求生命质量,所以人们需要去寻找一些方法,去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而这些质量就是幸福、快乐,那么我怎么办呢?听说一个大师,电视台吹出来的,他说吃绿豆可以让人快乐,于是人们就去做了。我们在表面上恨张悟本的时候,我们需要想想,我们已经非常迷茫,到哪里可以追求幸福,谁能告诉我们如何提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秘诀,让我们更快乐,谁告诉我们就跟谁走!
结果,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说我可以让你们更快乐。李一道长,原中国道教协会的副会长,这么一个人说我可以让你们找到幸福,找到内心的安静,获得幸福的感受。于是某企业的总裁马某,某著名歌手王菲小姐,等一些名人雅士纷纷闻声而至,交上几十万到几百万的费用给这位大师,让他为自己寻找幸福,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缺少内心的宁静。
幸福感到底是什么
我们想一下30年前,我们想买件好衣服,我们能不能立即就去买呢?不是,我们会期待。人在期待中是有幸福感的。他内心会心生喜悦。在达不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商量,会在过年时买。于是我们有11个月的时间去期盼,而由于这11个月的期盼,我们因为获得而产生的喜悦感就会更强烈了。整个月里我们很开心。这种开心是物质的满足给我们带来的,所以物质层面的满足可以让我们产生幸福感。可以说幸福就是在期待的过程中的一种感觉,就是在获得某种满足之后的内心体验。
但物质层面的不断丰富喝满足,我们的幸福感还会有那么越强烈吗?曾经有一位企业家的太太跟我说,他的先生送给她一辆名牌车,可她却觉得内心的喜悦还不如当初他们一贫如洗时,先生给她买的一串羊肉串感觉幸福。
随着物质层面需要的不断地提高和满足,以物质层面的满足为幸福感的时代将要悄然地过去。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物质层面的满足达到一定的阈限时,物质很难再帮我们达到幸福感。北、上、广GDP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经济发达到一定的水平,心理水平就下来了,你很容易达到饱和和平衡。前一段时间刚出现的一个幸福感的调查显示,每月收入1万元的社会个体比1万元以上的更幸福,而在1万元之内的个人,收入越高越幸福。由此可以按分析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人类获得幸福感的主要途径是物资的获得,而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这种途径就不能再继续起主导作用了。
很可怕的是,当我们丢失了原本获得幸福感的途径,还没有找到新的途径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物资层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于是,慌乱中有些人慌不择路就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些社会现象。
我们心理学家现在要做的是,我们怎么样去帮助人们如何建构自我价值感。我们做为企业管理者、政府机构,必须考虑如何帮助人们找到方向。如果许多人失去了方向感,找不到价值感,社会就会失去动力,会动荡。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和推动也是不好的。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我们的内心一苇渡心你的物质资本和心理资本平不平衡以前有个故事说,大家在修行的路上,其他人都在跑,只有一个智者走得很慢。别人都说你怎么走得这么慢,早一点到早一点成正果呀,早一天享受。他说,不要走得这么快。我担心我的魂跟不上,把我的给魂弄丢了。结果去到地方,很多人找不到自己了,饿死了,累死了,找不到自己了,活下来的没有几个。这说明了人们在富裕得太快的同时,把自己的精神给弄丢了。
一个人的财富应该有三个资本来衡量,物质资本、知识资本、心理资本。当下的人更 因为心理资本不匹配,导致很多的社会资源浪费。在新加坡的某所大学,他们设置了一门课程《心理健康与两性关系》他们的规定是,不管是哪个专业的学生,这个科目必须及格,否则他不会给你发毕业证书。为什么呢?他假设一个人的对生活亲密关系,另一半的相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是否成功,是否快乐的一种体现。如果我们跟我们最亲密,要相伴一生的人都没有能力相处好,每天都在互相攻击、漫骂中度过,他如何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或有价值的一些帮助。
从这个角度,今天的人力资源将重新看待人才。所以在工业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的部分,有了心理资本评估专业。任何一门科学都会经过时代的考验,这是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这个社会在心理资本上是不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将不同的人分类。有些层次的人,你不要跟他谈赚多少钱,钱已经给不了他幸福。有些层次的人,你不要跟他谈追求,他正在努力赚钱,你跟他谈追求,他根本听不进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检视一下我们的心理资本到底平不平衡。
你的心理空间有没有被污染
全世界都在 我们在污染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污染了心理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世界,心理空间,由每个人的人格、价值观、个性、态度、情绪构成。你坐在那里,心理学家会从心理空间来看你。一个个心理空间构成了一个心理场。一个人内心的场和散发的气质是不同的。
有一次在演讲时,有人问我怎么看一个人的心理空间,我说了“包子的理论”。服务员端上来一盘包子,热气腾腾的,我们知道这盘包子是从哪里端出来的呢?是刚从蒸笼里出来的。可是如果服务员端上来一盘包子,长了长毛,那包子是从哪里端上来的呢?你觉得他会从哪个环境里出来的,那肯定是从阴暗潮湿的地方来的。对面走过来一个人,你用看包子的眼光看他,他一脸的不满,好象全世界都欠了他的。你刚问他“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他说“我想来就来吗,不想来不来。他回到家里,老婆说“你怎么回来这么晚”他说“我不回来干什么”有的人就这样,因为内部的不和谐,所以外部就表现出来不和谐了。
所以我们身边心理世界的污染要从这里说起。我们想想自己身边有十个人,有多少个是冒热气的包子,有多少个是发霉的包子。如果你是生活在发霉的包子环境中,那会又会如何。
在社会中,我们互相信任的能力下降了。心理被污染了,我们很难能对别人真诚。在广州,卖报纸的人说,你买份报纸,送你一个乘车证,也就是你买份一元的报纸,可以免费坐2元的车。不时有人问是不是真的,其实你买份报纸试试就好了呀,可是我们连1元钱的信任能力都没有了。为了追求物质财富,如农村里的兄弟为了一块地,为了家里的一张破床,反目成仇。
河污染了,不可能一下子把这条河给挖掉。只能先把飘浮物去掉,再洒些化学物,再堵住污染源,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心理世界的污染,我们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来进行治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你的心理空间风水如何
中国人比较相信风水,这在心理学上风水也是可以解释的。如果一个人住在三条臭水沟旁边,他的眉头就会紧皱,心情就会不好,身体里的活性细胞就被杀死掉了。如果一个人长期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就会受到外在物理世界的影响,使他的心理空间逐渐地失去和谐,他的外表就会变化。一个人住在一群心理空间不和谐的人中,他的心理空间又会如何呢?
如果对面走过一个人,两个眼睛无神,见谁都气愤,好像是谁欠他八百元,每天一副要找人打架的样子,他从哪个人际关系环境中来的呢,他是不是从一个被别人天天关爱的,被别人支持,给别人有信任,给别人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来的?肯定不是,所以当我们去看一个人他今天对你,尤其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你做出一些你不能理解,甚至很难受的行为的时候,你要去考虑这个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长的,而这个环境就是人际关系的风水,就是他身边有十个人跟他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有七八个人是都是那种臭水沟,发霉的包子,那糟糕了,这个人在这个环境当中,久而久之就会出问题了。
大家会想到你在读大学的时候,你的同学个个都是阳光少年,都是清纯女孩,那等到五年十年,大家一起去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不像过去那么阳光了,有些人他原来有的那种五颜六色的生命色彩,你从他脸上和他的行为举止中一看,你就知道他的人生色彩就只剩下黑白了,红的蓝的紫的绿的都没了,那你知道你再去追溯的时候他是不是因为少赚钱了才这样,别人也有少赚钱了,他是不是当官没有当成了,所以才会这样了?别人也有没有当官的,他依然是一个工人啊,为什么没有这样?我们会发现,最可能影响他的就是他的关系,尤其是他身边的亲密关系,所以我在讲爱情心理学的时候,我跟未婚的人就说一句,你一定不要找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因为5年之后你的人生色彩就少几个,你找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你被折磨了四五年之后,你就先老了,你哪里还有什么人生希望。比方说中国的风水,前面要设一个柱子,撞上了,那谁愿意搞这事呢,你就搞一个放在你这里,那你天天不开心,你又找了一个每天冷暴力,对不对,纠缠,控制、不安全,自虐,这样的人跟你在一起,那你就糟了,这不要,你这个风水里边就好像,风水先生到你家一看,这不好,这中间有一个柱子,定在这里了,走到这里心就会有被定住的感觉,不行,这个环境不太好,那如果我要看你夫妻家里边来回一看,这个家伙就像一个柱子一样,一个钉子钉在那里,一家人本来关系都很好,他往那一定,就不好了。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就有一个动力,一个风水的概念,我们要选择自己的亲密关系。
3幸福人生的两个条件与途径一苇渡心幸福首先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
没有好的身体也就很难保证我们的幸福;没有健康的心理就很难体会我们的幸福。心理健康就要看向我们的内心,观看自己心的人,才有可能幸福。越能尊重自己内心的人幸福指数越高。越逃避的人,对自己不真诚、不尊重的人越不幸福。比如说逃到最后他把自己杀掉。这人不但不幸福,他身边一群人都不幸福。比如他说遇到问题时,他不做了,这也是逃避。
幸福的三个途径。
第一种途径:要有自己的理想。
有理想,在人生的过程中你就会去追求。比如我的理想成为一个心理学家,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学家呢?在世界的各地进行心理学的的演讲,传播东方的心理学价值观,运用在最需要的人中,所有的有因为他而受益,运用在教育领域中,司法领域里,就是让心理学让更多的人而受益。我有了这个理想,为了他而追逐。如果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很难不幸福。
我们要从小为孩子们做职业规划。中国现在很多人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初中时不做职业规划,到大学时没有目标。我到大学做演讲,问你们有多少自己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举手的只有20%,当初哪个学校好报就报哪个,爸爸帮我选的这个专业。年我在武汉大学参加一个心理学论坛,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王思峰教授做的报告是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我很感兴趣就和他做了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需要做的事情。中学时就要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结果孩子都是跟自己的职业理想相吻合的,他的幸福感就会大大增加。我们中国个孩子,有90个孩子走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路,一个没有职业幸福感、自豪感的人他怎么会幸福呢?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现实理想,从一开始就要打基础,在中学就要给孩子们做职业规划。这是在教育领域里的应用。
在社会上我们就是呼吁更多的人尊重自己,问问自己你有没有尊重你的心。从今天开始我可不可以尊重我的心去做一些事情。可不可以让我身边的人尊重他们的心去做一些事,少一些控制。未来不是吃饭的问题。开什么车的问题,最怕的是没有路给你开。未来是快乐工作的问题。
有些人有很多的借口,困难。我如果不做这个工作了,我会怎么样。其实只要你努力,比如你在一个超市里,你努力,你很快就会升为经理。很多孩子想做很多事情,结果你不让他做,这就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一个博导1年只能1、2个博士,可这个博导到45岁时才可能带博士。到57岁就不允许再带了。他能带几个呀,有些人考博士,是因为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考的专业跟他原来的理想相差也很大了,所以有些博士要跳楼,这完全是根基的问题,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根基只是包含知识的积累,这是不科学的。
我们社会只有尊重老大的价值观需要改变。中国的传统就是一个科室里,5个科员一个科长。谁最幸福呢?科长,其他人呢?有的整天想着当科长,有的没有希望放弃自己,有的另寻他路,剩下来的才是做事情的。我们只有老一才快乐。我把小孩子放在最好的学校,从小就要是老一。有钱人放孩子打高尔夫球,上贵族学校,未来去英国留学。我们呢?即使在乡村,也要把孩子放在乡村里最好的学校。结果这个第一的价值观,导致扫地的,商场里做售货员的,街上送外卖的,谁有幸福感。于是这种职业平等的心理成为了社会内容。科长只有一个,科员好几个,经理只有一个,工人好几百,真正发展到一定程度,来参加这个沙龙的就会是有经理,有售货员,有工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从如何快乐的工作开始。潜意识里是我不当老大,我就不快乐。你选择你喜欢的工作,比别人认为高级的工作你更幸福的。当初我选择心理学,别人就会说他不是最能赚钱的,发展不是那么好的,可是今天很多人羡慕我,当初跟我一起学心理学的人,他们说我没有象你一样坚持,结果他开了个什么店面,或做了个什么生意,但那始终不是他喜欢的。他今天要找我帮他做心理辅导。他有困惑,但我却觉得自己的职业很有价值。
第二种途径:和谐的亲密关系。
自我与重要他人的和谐。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呢?某种层面来说,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自我与重要他人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这些,临床心理学研究个体内部心理疾病的产生,心理冲突,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一生的发展性问题。一辈子当中遇到的问题,心理的变化。这些研究的方向,无一不是自我与他人。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可以跟身边的人有很好的联系。你比如说上非诚勿扰的男女吧,他们的手机里都能存上人以上的号码。为什么他不能从这些人中找到呢?难道真的是有个传说中的人在等你吗?真的是缘分未到吗?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任何一个男女都可以产生爱情,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当把你跟另一个人放到荒岛上,你们很快就恋爱了。因为你们彼此之间有依附,需要有安全感,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人都差不多。可为什么不去找他的朋友呢?就是我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谁离我最近,我就跟谁越远。所以又叫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个亲密关系已经变了,谁离得越远,我就跟他说心里话,在网上一问“你在哪里”“我在纽约”于是我跟他说,我跟老婆吵架了。旁边一个人问:韦志中,你有什么问题。今天怎么不开心。我说没关系,我不会跟他说,我要跟那个纽约的人说。越遥远越亲近。是什么原因?是我们没有安全感了。我们害怕,我要把真心说给你,你那边就会说“韦志中今天和老婆吵架了告诉你你并不理解我,还误解我。当然还有别的因素。我们自我已经没有信任他人的能力,反过来是没有信任自己的能力。你认为你会被告他人伤害,他人只是一个代表。我们没有良好的关系,朋友越来越多。我来帮你接近你跟你电话本里所有人的关系。电话本团体。所有的朋友让你觉得在这个世上还是有价值的,觉得是温暖的。我的手机里也是有上千个号码,可能打电话的没几个。除了节假日,转发的短信。有的人还把别人的名字带上,一点诚心也没有。所以我最近做了个实验,我隔两天就跟一个人打电话,你最近怎么样。我们俩之间的感情就迅速升温。其实这是不难做到的。他有五十个朋友,但是这四十九个人都只在节假日给他发短信。可是我就不同了,别人给他发短信时,我给他打电话,别人给他打电话时,我就跟他见面。我走到某个城市要去看他一眼。于是他就认为我是他的至交。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只做了第一步,你的电话我留一下,就再什么也没有了。结果半年后一看,电话不认识,给删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有社会依恋。如果你想不让你对别人好,你在车上给人让位,他说不要。你走路时,人家跟你说不要你扶。你回家跟小孩说妈妈抱抱你,结果不让你抱,你对先生说,今天给你做个菜,他说不要。你会疯的,爱是种需要,帮助别人是种需要。但是很多人会报怨,你要搞清楚。对他好是你的需要。为什么你对他好,不对别人好,这里一定是有你的需要的。妈妈对孩子好,是妈妈的需要,满足她母性的需要,满足了她生物本能的需要,满足了她自我的需要。走到外面说,你看我的儿子长得多光,刺猬都说它的孩子长得光。
这个世上没有父母不觉得自己孩子好的。父母在嫌弃自己的孩子时,实际上应该想到我的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是来帮我的。凡是父母讨厌一个孩子,可以判定他的自我人格是需要成长的,他内心里有一个小孩,是他讨厌的。他有个小孩子后,是给他个机会再次成长。可是很多人把这个机会放弃了。第一次是自己把握不到的,是父母来把握的。他每天指责这个小孩,骂这个小孩子。结果就跟这个小孩发生冲突了。他错过的是比错过我的沙龙一百次一千次都要重要,你错过了一次,你的孩子跟你一起成长,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有的人想生第二个小孩,想弥补,他没有爱自己的小孩,其实也就是他没有爱他内心的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孩是来帮你的。第二个你满足了你的社会的自尊。你在社会当中有个孩子,是你的未来。哲学家尼采研究,人的四大主题,死亡、自由与责任、与焦虑,孤独,人是要面对一个主题死亡的。我们过去不理解,以前农村里那么穷,他生那么多小孩做什么,他什么也没有可留下来的,人类在面对死亡恐惧时,想方设法把自己保留下来。小孩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欧亚大陆上的草原大通道,到里海之间,隔不远就是一块石头,石头上画个人。每个石头下面就有一个墓葬。这是早期的突撅人。他们相信人死了后还是可以活的,所以把人画到石头上,灵魂到了石头上就不会死了。这是他们处理死亡恐惧的方式。
我们的小孩是帮我们的人生不再焦虑。丁克一族的焦虑是怎么缓解的呢?可能通过性成瘾等。这需要去做个调查。没有社会亲密依恋的人,是不是会有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亲密关系,没有爱的关系,被爱也一样,是不行的。很多人问你怎么对我不好了,其实就是要爱,要尊重我支持我,我要跟别人有一个好的依恋的关系,爱与被爱的关系。这就是生物、社会、心理三位一体的依附关系。社会当中也是一样,为了避免被孤立。任何一个群体在社会中都需要有依恋。所以中原地区的人,一天到晚换人,彼此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依恋关系,有了依恋才能安居乐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多少人有良好的社会依恋。
在依恋当中,整个社会都需要。可是社会中人们都不觉得自己需要,不觉得这个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当他恐惧时他就拼命地挣钱,或通过其他的方式,可是这些方法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法就能帮他减低恐惧,可是有时短期的快感过后,他更加孤独痛苦,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谁跟他生活在一起,就会受到影响。这些人也是社会中的定时炸弹。医院里很多人出现小毛病,很多是心因性的。一个家庭里如果出现一个人格障碍,他一会觉得你是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一会又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人。杨丽娟就是攻击性人格障碍,凤姐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他对自我知觉有问题。空间知觉错误,判断错误人际关系。
在两性关系里也一样的,他评估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爱。他不好了骂你打你,打完了后跪下道歉。结果把身边的人弄崩溃。孩子也受影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离婚,浪费社会资源。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式进行修复的,并不是说心理学包治百病,但这些人就是心理上的,人格上不健全。到底什么样的心理学理论是对的,但都有针对性,比如我们拿把菜刀切西瓜,也可以用砍刀切,当然用西瓜刀是最匹配的。所有的刀都能杀人。过去的人没有电也不富裕,但是有良好的依恋的关系,他们很幸福。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把所有的幸福都只变成了一种方式。就是赚钱。大家都在用不断提高物质来获得幸福感。但这有没有一个度呢?这个度心理学上叫做阈限。幸福也是有阈限的。比如手机送你一个,幸不幸福?不幸福,两个呢?幸福。当初拿个大哥在幸不幸福呢?全国只有几十台。那时物质层面的冲击有很大的幸福感。物质的生活达到了一定的条件时,开始问自己幸福吗?不幸福了,因为获得幸福的渠道没有了。通过物质来获得幸福感,很快就会不幸福了。因为很快就满足了。那如何获得幸福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职业的过程中享受当下。然后是亲密关系,有一帮朋友,互相信任,家庭有良好的伴侣,孩子。不要穷得只剩下钱了。很多人要重新再找回来,很多人到了四十五岁找我们做咨询了。为什么我不幸福。
第三种途径:信仰
精神的追寻。你有没有一个精神的追寻,可能是在漂的,为什么活着,象我就是为了心理学能在中国让更多的人受益,这已经不是一个职业了。我要做一个好的心理学家,是我的职业。我要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我的信仰。这理想是高尚的,远大的,也许是超现实的,实现不了的。看不见的,但是方向性的,我坚持走下去。就像我的文章中写的,韦志中的葬礼上,来了很多人,不希望有的人说,你为什么来,我跟他是亲戚不来不行,这就说明你这个人活得很窝囊。
很多人的人生旅程中没有做什么事,没有一个追寻。做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坚定一个信念,超现实的理想,但是也跟现实相联系的。比如有的人说,我想让很多人懂得善,人是未来佛,佛是过来人。精神方向一定不能少。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把所有的幸福都只变成了一种方式。就是赚钱。可当钱赚到一定的程度,你再也不会感觉到幸福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感觉阈限的问题,到了这个界限,你没有感觉了。
你有没有一个精神的追寻,如果没有,你的心可能就是在漂的,你就会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活着,而找不到答案。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中没有做什么事,没有一个追寻。你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坚定一个信念,也许有些是超现实的理想,但是也跟现实相联系的。
无论你的信仰是什么,都会是你生命到一定程度的感悟。去寻找自己的信仰,在此过程中感悟幸福。
先具备两个条件,然后才是三个方法或者三个途径,向着三个目标努力,你的人生就行了。一开始时我们要去亲密依恋跟我们的现实的职业理想中是不同的,在成长中有些问题要解决,你需要围绕着关系去调整,等这些好了后再去选择职业。
注:图片来自百度
所有解释权归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工作室
韦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