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优术西东谈健康middot如何治疗人
尽管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已取得一些进步,找到有效改变的方法。但对人格障碍的处理很大程度仍然是根据人格障碍者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寻求减少冲突的生活道路。
人格障碍是很难彻底改变的,但是可以通过治疗尽量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因远期效果难以肯定。
情绪不稳定者可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具有攻击行为者给予少量碳酸锂或其它心境稳定剂;
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它抗焦虑药物。
有研究报道具有潜在抗冲动作用的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西汀对分裂样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有效。
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者一般不会主动求医,常常是在和环境及社会发生冲突而感到痛苦或出现情绪睡眠方面的症状时非常“无奈”医院就诊。
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直接改变患者的行为具有相当困难,但可以让患者尽可能避免暴露在诱发不良行为的处境之中。
如攻击性强的人并非在任何场合都出现攻击行为,羞涩忸怩的人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怕羞。找到激发异常行为的场合或因素对于处理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如强迫性人格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可以让其从事紧张程度不高、责任比较宽松的工作。此外,要避免不成功的暗示,提供更多的发展正常人格的机会。
咨询
解惑咨询可能有助于患者应付那些导致异常行为或痛苦情感的应激情景。将当前的困扰与过去的经历相结合的咨询,应选择性的应用于人格障碍。
这种方法最有可能帮助那些缺乏自信,有人际交往障碍或不能确定生活目标的年轻人。重要的是极力启发他们通过省视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解惑咨询通常较非指导疗法更有助于改善人格障碍,特别是对边缘型人格和反社会人格者。
支持性心理治疗
心理支持常对人格障碍者有帮助,对某些人格障碍者经过数月心理支持治疗,即可取得一定的有效进展。而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支持治疗可能需要数年之久。
支持可由医生、社会工作者、精神科护士或监督官员进行。对于最初不愿接受治疗的反社会行为者,监管程序可能是有用的外来控制。
动力性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的精神动力性治疗与其他形式的精神动力性治疗在侧重点上略有差异。
针对人格障碍的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更具有指导性,很少强调对既往事件的重建,而更注重如何与人交往,应付外在困难和处理个人内在感受的方式。
移情和反移情的分析对于澄清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至关重要。
认知治疗
治疗师集中于思维和信念模式,它是人格障碍的特征也是情感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他们试图以常规的认知治疗技术改变人格障碍者的认知。
尽管有人认为这一治疗方法疗效甚好但还不曾有对照试验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认知分析治疗是将认知治疗和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技术结合起来。有人将这一治疗用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然而还未经临床试验确定其价值。
教育和训练
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有一些程度不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收容于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机构对其行为矫正有一定帮助。
正常人格随年龄的增长会有一定的变化,有些人格障碍随年龄的增长也可能逐步缓和。
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中年以后尽管仍存在人际关系冲突,但攻击行为大大减少,通过积极引导可进一步朝好的方向转化。
预后
人格障碍被定义为终身的持久状态,故可预料很少会有变化。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其结局的可靠依据。
对9个随访研究的综述显示其中只有两个随访时间达4年以上。这些研究在样本采集和评估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大多样本量相当小。
临床印象提示人格障碍者可逐渐缓慢的产生细微的改善,尤其见于具有攻击和反社会行为者。
如果以被捕或与其他社会管理部门的接触次数作为评判标准,发现约有1/3在成年早期有持续反社会人格者以后会有所改善。不过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多少仍存在一些问题,这表现在对妻子和邻居的敌意,以及他们较高的自杀率。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结局研究结果各异。
有研究发现在二十几岁这一年龄段符合诊断标准的人到中年时仅有四分之一仍符合同样的诊断,尽管大多数此时符合另一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包括表演型、回避型和强迫型)。持续符合原诊断者通常伴有物质滥用或犯罪记录。
另一研究发现大约60%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者随访仍符合这一诊断。也有研究发现本型的自杀率较高,但其它研究并无此结果。
总体而言,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因此在幼年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