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

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刚遭遇分手,情绪崩溃,大哭大闹,觉得人生太苦,不如意之事太多,大呼想回到妈妈的子宫里去。在遇到挫折时,妈妈的子宫才让他觉得安全。我们经常会见到人际关系中的退行,一般成年人会退行到早年对他来说相当重要的一个时期,但退行到妈妈子宫里去还确实少见,也可见对重要客体即母亲的依赖是多么强烈。今天来和大家探讨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型人格的问题。

依赖性人格以过份依赖为特征,表现为缺乏独立性,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深怕为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别人,过分顺从于别人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亲密关系终结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生活中表现为依赖的行为很多,但不能说有依赖行为就是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一般具有如下特质:

1、如果没有他人大量的建议保证,便难以作出日常决定。

2、要求他人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

3、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而难以表示不同意见。

4、难以开始一些项目或一些事情。

5、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甚至甘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

6、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7、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束时,迫切寻求另一段关系作为支持和照顾的来源。

8、害怕只剩下自己照顾自己的不现实的先占观念。

与依赖型人格的人相处,很容易引发你的拯救欲,很想保护对方,觉得只有自己能理解和帮到对方,在关系的初级阶段会让你有能力爆棚的感觉,激发自己的优越感。但很快这种感觉就会消失殆尽,关系中的卷入使得你疲惫不堪,只想尽快结束与逃离。

依赖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来看看马勒的0-3岁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0-2个月:自闭期婴儿和外界没有建立任何关系自闭症的关键期

2-6个月:共生期与妈妈共生对妈妈的感知就是对外界的感知精神病的关键期存在焦虑

6-24个月:个体分离化时期逐步探索自己与妈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精神上的独立人格障碍的关键期分离焦虑

24-36个月:客体恒常性时期明确自己是谁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

依赖型人格主要发生在个体分离化时期,在分离个体化的孵化期(6-10个月),母亲要成为婴儿随时返航的安全基地,当母亲在身边的时候,不管是去探索环境还是独自玩耍,婴儿都会变得比母亲不在时更勇敢无畏。一个成年人与其他成年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取决于这个人幼年时期对依恋对象的情感体验。出生伊始就坚信自己的依恋对象会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儿童就能培养出安全感和内在自信,成年后这种自信可以使他们对其他人产生信任和爱。实践期(10-16个月),婴儿陶醉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世界之大,自恋达到顶峰,母婴之间的安全型依恋能够鼓励婴儿的探索行为。此时需要母亲的“在场”和“陪伴”。复合期(16-24个月),表现为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是婴儿需要帮助又拒绝帮助的时期,母亲在婴儿需要的时候在场才是有效的养育,母亲需要有共情能力,敏感识别婴儿此时此刻的需要。

人要诞生两次

第一次是躯体的诞生,温尼科特把这个诞生叫做毛坯房诞生。第二次是心理诞生,意味着毛坯房的装潢。

躯体的诞生需要怀胎十月,心理的诞生也有个孕育的过程,这就是重要客体(一般指母亲)的关怀与容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64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