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感谢有你的真诚相伴,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从阅读开始,继续向美好前行。

为你推荐3本好书,愿你通过这些书,每天都能get新灵感,遇见人生千万种可能。

学会阅读的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阅读必备入门书籍

告诉你书本正确的打开方式

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长久以来,阅读就是相当令人困扰的一个问题,书里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通读下来,印象依旧模糊。

原因不在于你没有目的、时间有限、不主动、不思考、不探索、不懂看好书,甚至试图以多媒体的声光效果取代阅读,把阅读锁定在视觉范畴。

而应如作者所说: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真正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收集生活的小确幸

《高兴死了!!!》

作者:珍妮·罗森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收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回击每一个糟糕的日子

虽然书名叫《高兴死了!!!》,却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写的如何变快乐的书。

珍妮·罗森,被誉为“全世界最快乐的抑郁症患者”,彻底颠覆了世界对抑郁症的认知。

她同时患有十几种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冲动控制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自我感丧失症,强迫症……

为了夺回生活主动权,珍妮决定:疯狂收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用它们回击每一个糟糕的日子。

她利用自己的名气,在推特上发起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运动:

高兴死了运动(#furiouslyhappy#)——只要有机会,就要疯狂地做一些开心的事情。

几小时之内,“高兴死了”的活动就火遍了全球。许多人第一次去尝试了那些曾经想而不敢、不可理喻的趣事,体验到强烈的快乐感。

在“高兴死了”运动之后,珍妮将她的快乐瞬间与持久抗争,写成《高兴死了!!!》一书。

这本书古怪、聪明,有她与医生的滑稽对话,她与家人、小浣熊标本的有趣日常,以及存在于她脑袋里的幽默闹剧与感人战歌。

玩世不恭又非常真诚。

如果你也厌倦了这琐碎、虚无、迷茫的生活,干脆触底反弹,和大家一起,疯狂到高兴死了!

寻找不妥协的自我

《无声告白》

作者:伍绮诗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故事的开端,一位少女莉迪亚莫名死亡。故事抽丝剥茧,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家庭秘而不宣的,充满爱意的彼此倾轧与割裂。

玛丽琳是那个时代的异类。她热爱生物、物理、化学、解剖学,这一切对于女人来说似乎陌生而艰难的词汇,她游刃有余。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白人女孩,她梦想跳脱女性平凡的命运,成为一个女医生。她一直在努力“和别人不一样”。

詹姆斯也是那个时代的异类。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的美国,处处都被另眼相待——他天生就已经“和别人不一样”。他为了说口音纯正的英语,停止与父母说中文。他刻苦学习,成为哈佛学生。他学习美国文化,甚至成为大学教授后的第一门课就是最美国的“牛仔历史”。作为一个总是最显眼的东方人,他一直在努力“和别人一样”。

莉迪亚,是玛丽琳和詹姆斯的第一个女儿。当他们知道莉迪亚死后,所有人都感觉很意外。莉迪亚那么乖巧、懂事、阳光,怎么可能会自杀?

是的,莉迪亚死了。她死于父母的梦想挟持。

因为家庭而放弃医生梦想的玛丽琳,将女儿看作和自己一样的“新女性”,让她学习超越她年龄能力的物理、化学,解剖学,她要女儿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从小因为种族歧视而缺乏社交生活的詹姆斯,给女儿买的礼物是“大家都喜欢的”,“最近在女孩间很流行的”。他要女儿融入人群至不可分割。

当莉迪亚被期待,她就提早开始挣扎与对抗——不是与这个世界,而是与虚无的、根本还未成形的自我。因为灵魂太过年幼与单薄,她最终溃败至自溺。“对不起,我无能去修补你们的遗憾,更无力去完满你们残缺的人生。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自我”,我只能选择死亡。”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真心的希望你去读一读这本经典,也希望在这个时代里,父母不再忙着安排孩子的人生,孩子不需要承载父母的梦想。

年最后一场告别

人间值得,谢谢你来过!

年末:别回头,别纠缠,别浪费

别变成这4种注定一生庸碌的人

我害怕那些突然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67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