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BPD)以情感不稳、身份紊乱、人际困难及有害行为等为主要特征,不仅显著影响个体的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对社会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了解BPD的高危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及公共卫生意义。既往有研究显示,童年期不良经历(childhoodadversity),如躯体、情感、性方面的忽视或虐待,与成年期一系列不良精神转归显著相关,包括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及人格障碍等。童年期不良经历与BPD显著相关,且关联程度很强,尤其是情感虐待及情感忽视。无论与非临床对照还是与各种类型(心境障碍、其他人格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的精神科临床对照相比,BPD患者报告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可能性均显著更高。例如,BPD患者报告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可能性接近非临床对照的14倍。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精神科临床人群(如抑郁症患者)存在童年期不良经历的比例已经很高;然而本项研究中,即便与这一人群相比,BPD患者报告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可能性仍显著更高。作者指出,BPD与复杂PTSD(CPTSD)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重叠;还有观点认为,BPD或可视为一种创伤相关障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zl/26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