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是医护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科病人在思维,意识及行为等级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其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掌握一般人际沟通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大致了解下不同精神疾病沟通技巧。

一、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及躁狂发作病人要视其情景给予限制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对抗社会或有犯罪行为,病人易冲动,办事常没有目标,经常对别人有暴力行为,做了坏事从没有内疚感,缺乏道德,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冷酷无情,爱说谎话,不诚实。针对病人的冲动和攻击行为,医护人员首先应与病人一起找出诱发进攻的因素,即察觉坏的兆头,鼓励病人用语言表达感受,发泄受挫感,而非采用进攻行为,还要帮助病人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应付挫折和紧张的心理。当病人无法调节自已的心情,即将对别人发动进攻或有暴力行为时,应清楚,明确,严肃地向病人讲明破坏行为将造成的后果,及时制止病人的行为,并让他们知道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要时实行保护性约束。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为特点。病人无休止的说话和活动,会出现心衰而死亡。因此应加强对病人的基础护理,用清楚、坚定的词语,限制病人的活动,必要时用保护措施。以保证病人的休息和睡眠。

二、对偏执行人格障碍病人不能过于热情

偏执行人格障碍以极度的敏感和多疑为特点。病人认为周围的人或现象都对自已别人用心,无端的猜疑,经常将别人的话看成是对自已的攻击,从而具有高度的警惕和自我防卫能力。故护理偏执行人格障碍病人时,医护应理解病人的特点,既不能怠慢病人,又不能过于热情地接待病人,因为病人对小的细节,符号以及不起眼的怠慢很敏感,会引起发怒。当与病人进行沟通时,医护应正视病人,与病人保持适当距离,保持门及通道敞开,光线明亮,清楚,简单的将问题说明,避免用过于丰富的面部表情及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方式,以免引起病人的多疑,当病人怀疑饭菜有毒而拒食时,可让护工先尝一口给病人看,证明无毒。当病人认为屋内有人要求搜屋时,应允许病人这样做,以减轻病人的多疑和敏感。逐渐与病人建立相互的医护患关系。帮助其表达影响社交的因素和感受,并纠正其受损的社交功能。

三、对具有妄想和幻觉病人的沟通技巧

1.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其特点为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与病人所受的教育程度及处境极不符合,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医护可采用治疗性沟通技巧,否定妄想的事实存在,但不要与病人就妄想的内容进行争吵,也不要与其他病人进行耳语,以免病人产生反感和疑心,防止妄想更为牢固和泛化。护理当中不能逻辑性的讨论非逻辑性的问题,但可以讨论情感问题,如护士可以对病人说:“我不知道有关组织想要害你,但我认为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2.幻觉是在没有客观事实刺激的情况下而出现的虚幻的知觉。如在周围无人的情况下,患者会听到命令他出去的声音或看到某人在窗外,幻觉是常见的知觉障碍,常与妄想同时出现。最常见的幻觉是幻听。

护理幻听病人时,一方面接受和理解病人产生幻觉的语言和行为,禁止对病人的幻觉进行批判或嘲笑,不与病人争论幻觉的内容,但了解幻觉的主题很重要,如病人在幻觉的支配下出现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征兆时,医护人员应采取预防性和保护性措施。另一方面,否定病人幻觉的存在,如将病人听到声音称为所谓的“声音”诱导病人怀疑其幻觉的真实性,使其对幻觉动摇。可以对病人说:“我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的观点。”

沟通技巧属于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障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正确地运用精神科住院中的沟通技巧,就要理解各种精神障碍的病理特点及考虑多元文化、个体差异等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71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