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ldquo我的孩子去了天堂,他陪了我
昨夜,刚刚写完上海砍人事件的评论,就在网上看到了遇难小朋友妈妈的一条朋友圈,突然就泪奔了。
上海世外小学门口,一名男子手持菜刀砍伤了三名男童和一名女家长,其中两名男童抢救无效死亡。
整个悲剧中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现场有见义勇为的群众站出来控制住了砍人者,否则还会有更多无辜的小孩遭遇不幸,后果完全不堪设想。
就在不久前,陕西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在放学途中遭遇恶性袭击,9死19伤。
年,江苏徐州一名22岁男子在精神受到刺激后,自制炸药带到幼儿园,8死65伤。
年11月,陕西汉中三里村小学,58岁的雷明跃砍伤7名小学生,又在逃跑路上砍伤2名行人。
年3月,福建省南平市外科医生郑民生在失业后,跑到当地实验小学门口,连续刺杀了13名小学生,8死5伤。
这几起杀人事件惊人的相似,核心关键词都是“报复社会”,施暴者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性格孤僻,生活刚刚遭遇过打击,是社会的边缘人物。
这是最怯懦、无能,被社会所抛弃的一群人,他们平时甚至可能还是他人眼中的老实人、窝囊废,被人骂,连回嘴的勇气都没有。
他们在内心深处积蓄着不满,将自己人生的失败归结于他人和社会的迫害,又没有明确的仇恨目标,只能通过残害无辜,向弱小者下手,来获取自我的满足。
所以他们选择的对象全部都是手无寸铁、跟自己毫无恩怨的学生——这个社会力量最弱小、最没有反抗能力的群体。
在这类反社会型人格心中,自己的悲剧命运,一定要找人来买单,拉人去垫背,用他人的鲜血和生命去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仇恨。
他们具有高度攻击性,容易愤怒,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
媒体很喜欢干一件事,那就是挖地三尺找出这些人的不幸身世、悲惨童年和成年后的倒霉经历,来佐证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这些故事唯一的一点警示,就是告诉所有父母们,好好爱你的孩子,教会他爱与责任,不要让他们变成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与基因有很大关系,但更受后天环境的影响。
不过即便如此,也根本不是替犯罪者辩护的理由,如果有地狱,他们下一百次都不够。当他们把刀砍向那些无辜的孩子们时,不值得哪怕一丁点可怜。
你没有办法阻止一个反社会型人格犯罪,对于这种突发性、没有明确目标的恶性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甚至来不及反应和防备。
我们能做什么?
1、日常要有危机意识,培养自己的应激反应能力。人多的地方少扎堆,好奇害死猫。留意周围可疑人员,该报警报警。
没事锻炼一下身体,即便斗不过歹徒,起码也要跑得动,救你命的可能就是那两秒钟。成年人可以选择跑与不跑,但一定要教会孩子跑。
2、出于对受害者的尊重,不传谣,不传播血腥视频。
3、不要去激化社会矛盾。
捅人者作案的世外小学,是上海最好也是最贵的小学之一,学生家长全是上海的中产、精英阶层,评论里充斥着“外地人滚出上海”的声音。
当社会矛盾被人为激化,穷人和富人相互仇视,弱者没有归属感,强者没有安全感,所有人都处在恐惧之中,这个世界还会变好吗?
全社会,全人类,再健全的保障体系也无法从根本杜绝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犯罪行为,美国几乎每年都有几起校园枪击案,跟穷富无关,跟外地人本地人更无关。
但是当社会矛盾尖锐,底层群体得不到基本的尊重与保障时,他们就会容易走向自残自毁甚至报复社会这条极端的道路。
尊重每一个阶层,这是出于最基本的善良,也是对自己的保障。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的短板而不是长板。一个社会能否稳定,不在于富人有多少财富,而是穷人是否幸福。
给弱势群体提供更完善的就业指导、心理干预和失业保障,让他们不用担心流离失所,被社会抛弃。
给大众更安心的司法保障,把每一次犯罪的伤害降到最低,不放过每一个罪犯。
加大对校园安全的防护力度,保护好孩子,这个社会才能有未来。
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有免于贫穷和恐惧的自由。
ps:本文首发于,文字有改动
斑马新书正式上市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