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CBT专家王建平教授及其团队介绍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临床医学学士(新疆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哈佛医学院McleanHospital,-)。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常委。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北师大“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首批临床心理学注册督导师、创伤治疗师();美国认知治疗学院(ACT)Fellow(-)以及认证CBT治疗师(-),美国贝克CBT研究所(BeckInstituteofCBT)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一主编和翻译《变态心理学-系列》、《临床心理学》、《心理社会肿瘤学》、《认知行为治疗》、《学校常见心理问题丛书-6本》、《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哀伤理论与实务》、《哀伤治疗技术》、《创伤相关障碍的心理治疗:治疗师指南》等教材和专著40余部,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外学术论文余篇;中外多个大学访问/授课/客座教授,多个学会/学术期刊任职。

践行科学家-实践家宗旨,注重学生科学加实践的能力培养;精神医学相关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年(-);心理咨询/治疗临床实务工作30余年;心理咨询/治疗,个别/团体临床督导,全国各地培训CBT治疗师(独立开发2年连续培训项目);研究各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创伤/哀伤/失独群体、青少年情绪问题发生发展的心理病理学机制和心理干预效果,以及肿瘤、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

团队简介

王建平教授认知行为治疗培训与督导团队会协助王老师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CBT技术的学习与演练、课程的答疑与反馈、培训期间的小组练习与展示、线下学习小组的跟进、网络督导与个体督导等工作。

每一课程班在成立之初都会配备一名驻班讲师,负责协助学员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两年的“浸泡式”专业学习。团队现有成员10人,简介如下:

徐慊,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应用心理学硕士,注册督导师

陶金花,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博士,注册督导师

林灵,团队秘书,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注册心理师

胡泊,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应用心理学硕士,注册督导师候选人

李婉君,讲师,首体应用心理学硕士,北师大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在读,注册督导师候选人

朱雅雯,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注册心理师

李荔波,讲师,浙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北师大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在读,注册心理师

蔡远,讲师,英国利物浦大学心理学硕士,北师大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在读,注册心理师

胡邵仑,精神病学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学士,注册心理师

辛挺翔,团队秘书,个人执业心理师,天师大应用心理学学士,注册助理心理师

详细团队介绍

徐 慊

学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应用心理学硕士

职务/职称:副教授

年至今在西南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任专职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2-),注册督导师(D-2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导师郑日昌)和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导师王建平)。有15年的CBT学习及实践经验。

到年硕士期间在王建平教授创办的北师大“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作为见习咨询师跟随王建平教授学习(跟诊);年-年系统接受王建平教授个体督导。年起,后作为实习督导师进行个体督导实践,并带领网络团体督导;协助导师指导应用心理学方向专业硕士的咨询实习,担任个案类毕业论文的督导。近年来先后参加了抑郁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等专病培训及团体CBT连续培训,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CBT个案研究类学术论文;参加了注册系统主办的第六届“督导师培训班”,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陶金花

学历:博士(安徽师范大学)

职务/职称:副教授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师,硕士生导师,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5-)、注册督导师(D-19-)。在多个协会、学会任职,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CBT专委会委员,安徽省CBT专委会主任委员。曾在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13年并担任首届主任,获得“全国心理健康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曾参加中美CBT、精神分析治疗、家庭治疗、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流派连续培训,还先后参加了国外专家主讲的抑郁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等CBT专病培训。曾参加注册系统首期督导班2年连续培训,参加台师大博士班督导课程学习1年,接受美国督导师的督导之督导3年。

曾接受王建平教授的个体督导,多次参加“王建平教授认知行为治疗(CBT)培训”,协助王建平教授准备培训材料。目前给CBT学员开展团体督导和个体督导已持续5年,并参与CBT连续项目的理论课程讲授。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林 灵

学历:应用心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

职务/职称:团队秘书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王建平),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9-),目前作为团队的秘书,帮助王建平教授协调团队事务。受训于中国心理学会认知行为疗法(CBT)连续培训项目、中国首届高级CBT治疗师系统培训、首届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医院精神分析培训进修、系统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哀伤辅导系列培训和中国心理学会督导师培训等,也在完形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催眠等方面系统学习。

参加多轮王建平教授的CBT连续培训和团体督导;近年来还先后参加了国内外专家讲授的抑郁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等CBT专病模式及儿童青少年CBT、团体CBT等工作坊。协助王建平导师指导专业硕士的咨询实习以及个案类毕业论文的指导,《CBT框架下社交焦虑障碍个案报告》论文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并作为范文学习。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已累计超小时的CBT咨询个案与小时的受督时数,同时在督导之督导下作为实习督导师提供个体/团体督导。

胡 泊

学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应用心理学硕士

职务/职称:讲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应用心理学硕士(导师均为王建平),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7-),注册督导师候选人(DH-),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委员(-)。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1年),医院(1.5年),中国矿业大学(长期)等机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年至今师从王建平教授,系统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与督导,近年来先后接受新循环连续督导(萧文教授)培训、认知行为治疗专病培训(抑郁障碍、强迫障碍、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等)、焦点解决、精神分析、系统式家庭治疗等连续培训项目,主要咨询取向为认知行为治疗。年起协助王建平教授指导专业硕士的咨询实习以及个案类毕业论文的指导。曾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2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青年工作者。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李婉君

学历:应用心理学硕士,博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

职务/职称:讲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测量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在读(导师王建平),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7-),注册督导师候选人(DH-),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兼职督导师。

年起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年起正式师从王建平教授,长期接受CBT系列培训与督导。近年来先后接受中国心理学会第六期督导师培训(2年项目)、中美高级督导师连续培训(美国RobertN.Portnoy博士1年项目)、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2轮4年培训(台湾许维素教授)、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认知行为治疗专病(抑郁、双相、强迫和人格障碍等)、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系统培训,主要咨询取向为CBT和SFBT,累计个体咨询小时以上,累计接受个体和团体督导小时以上,累计提供个体督导小时以上。负责王建平临床与咨询心理实验室实务培养统筹工作,协助王建平导师指导专业硕士的咨询实习以及个案类毕业论文的指导,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朱雅雯

学历:应用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

职务/职称:讲师

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X-19-)。年和年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先后取得心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取得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导师王建平)。目前,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和心理健康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讲授《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认知行为治疗》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围绕青少年情绪调节、焦虑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在国内外心理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项,主持/参与教学项目6项,参与翻译、修订专业书籍4部。

自年,系统接受王建平教授认知行为治疗的连续培训与督导,先后参加抑郁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CBT治疗的培训,以及CBT治疗的团体应用工作坊。近年先后参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连续培训、焦点解决短程治疗的连续培训、注册系统督导师培训项目。协助王建平教授指导专业硕士的咨询实习及个案类毕业论文的指导,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李荔波

学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博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2-)

职务/职称:讲师

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9-),国际图式治疗协会(ISST)会员(CN),宁波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学组副组长,医院外聘心理咨询师,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在读(导师王建平),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11年。

长期以认知行为疗法(CBT)作为主要咨询取向,2年起师从王建平教授,已参加多轮王建平教授CBT两年期培训,美国BeckInstituteforCBT关于抑郁、焦虑和人格障碍的共55小时的在线培训;MarshaLinehan的DBTSkill课程12小时在线培训,RussHarris16小时ACT在线培训;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Rapee教授的CoolKids青少年焦虑工作坊12小时;美国临床心理学家GergoryChasson博士强迫症专病工作坊24小时;WilliamMiller的动机式访谈工作坊16小时;TaraCutlandGreen博士的人格障碍图式治疗工作坊36小时。目前在接受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的图式治疗个体督导。已经参加的督导训练包括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及注册系统举办的“高校心理督导师的专业成长”培训,目前正在接受注册系统第八期临床督导师培训,作为实习督导师在上级督导师的指导下至今累计提供CBT督导多小时。

蔡 远

学历:心理学硕士,博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2-)

职务/职称:讲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南京审计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9-),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方向)在读(导师王建平)。年起于南京审计大学心理中心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累计咨询时数小时,评估性约访人次(小时)。

2年正式师从王建平教授,年至今系统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与督导,近年来还完成了中美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江苏省高校心理咨询师连续督导项目和CBT网络督导等项目,主要咨询取向为认知行为治疗,接受个体和团体督导约小时。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胡邵仑

学历:临床医学学士(赣南医学院)

职务/职称:精神病学副主任医师

年至今在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年晋升为精神科主治医师,年8月至年2医院参加精神病学专项研修班。年开始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年开始参加“王建平教授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及团体督导,在培训小组中能带领组员开展读书及个案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累计个小时的个案咨询时间并持续接受团体督导。后续参加了台湾政法大学杨建铭教授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培训(CBT-I)等。目前医院内开展针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失眠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同时带领医疗团队成员实施失眠、抑郁等团体心理治疗。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辛挺翔

学历:应用心理学学士(天津师范大学);注册助理心理师

职务/职称:团队秘书/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

天津心帆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咨询部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香港中华动机式访谈法学会(CAMI)会员(会员号5)。翻译出版了DavidRosengren的《动机式访谈手册》。工作取向为动机式访谈整合CBT,现主要从事成年人及青少年领域的心理疏导及咨询实务工作。目前聚焦的专业领域有:动机式访谈、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图式疗法、短程认知行为疗法、成人及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干预等。

自年起跟随王建平教授系统学习认知行为疗法,后陆续进修完成了动机式访谈学习、正念减压课程、TAT主题统觉测验学习、情绪障碍跨诊断CBT干预工作坊学习。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DSM-5在线量表的编译工作(编译人格特质量表PID-5)、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组织工作(任大会主席助理)。长期接受王建平教授《督导理论与实践》训练。

近期课程待开课/直播中:认知行为治疗一年连续培训项目(黄富强)注册系统督导师

聂振伟

督导班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培训项目网课系列:第六期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培训项目第四期情绪管理师培训项目荣格心理学在心理临床中的运用后现代心理整合应用技术培训项目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培训项目叙事疗法培训项目发现儿童: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与应用面授课系列: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第五届王建平CBT连续培训项目

第十届绘画心理分析连续培训项目

第十届沙游疗法连续培训项目第三期童话心理分析工作坊更多课程,陆续更新中……如何更快找到我们?设为星标心理学界最新动态、心理学专业分享、学习参考、免费公开课不会错过哦!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再走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80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