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玥霏对话ldquo孩子成瘾行为
各位群里的亲人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聊一下关于孩子的成瘾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并且如何干预。这里面就包括了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甚至我们在咨询的案例里面,也有看到有一些青春期的十几岁的男孩子,还有手淫也是有瘾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重点呢,我们聊一下网瘾和手机的瘾,如果是有其他类似的一些成瘾行为的发生,可以再私信我,因为网瘾和手机成瘾是现在这个范围比较广的,也是发生的概率比较高的。
首先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18岁的高三学生,从高二下学期就不上学,天天在家玩游戏,已经快一年了。上个月呢,他们父母找到我,说他们之前找了一个,我就不点名啦,成都一个医院,医院的咨询师亲自上门劝这个孩子去住院15天,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一个训练,就是说可以让孩子这个戒掉这个网络成瘾,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当中来。15天的花费也不菲啊,15天结束以后呢,医院里感觉很好,每天可以画画儿、可以打篮球,各种的这个活动安排,当然也不玩儿手机、不玩儿网络觉得特别好,在里边儿住的都不想回来了,但是回来之后呢,仍然还是每天在家上网玩游戏不去上课。
父母找到我的意思,就是看看怎么样可以让这个孩子去上学,我跟这个孩子有一个短暂的交流,我就直接把孩子给请出去了。我就跟他父母说,这孩子没有任何的心理问题,他不是因为抑郁、不是因为焦虑、不是因为人格障碍等等病症。我说他就是简单的不愿长大、不想成熟,有爸妈给自己兜着底,当个小小孩子挺好。我说要换我是这孩子,可能也跟他的选择一样,为什么呢?我每天在家里边儿,有人给着钱点着外卖、谈着恋爱、还能玩儿着游戏,我说要是我也不去上学,多好啊。但是这个孩子时间久了会怎样?这孩子就变成所谓的在家啃老——花着父母的钱,然后过着自己安逸的小日子,也不用承担任何的压力,这个男孩子基本就废了,没有办法为自己的人生承担任何的责任。
父母就问怎么办呢,我说很简单,他还有多久18岁?他们说还有十来天,我说现在最要紧的是要让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来。如果他说不读书,完全可以的,父母允许并尊重。那到18岁这一天,他应该出去工作养活自己了。然后把他赶出去,最多给点启动资金,后面就是上班了,自己要考虑自己这个吃饭的钱、住宿的钱、买衣服的钱、生活费,这些你都得自己去考虑了。我说,18岁他可以自己去选择到底读不读书,把话讲明白,是他自己思考自己决定、而不应该是你们替他着急。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父母能够忍得住,无论这孩子怎么样,撒娇卖萌、怎么样哭惨,我说忍住不给他钱,这孩子就还有最后一次能够站起来的机会,能够为自己说的话负起责任来,这也几乎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忍不住,这孩子很难办。
父母很为难,看起来不忍心,妈妈呢,就说,老师要不你还是跟孩子就是再沟通一下。其实我知道他们的意思是让我劝孩子去读书,但是我没有劝他。我就让孩子进来,我说,你也知道你爸妈是希望我劝你去上学,但是我觉得读不读书都是可以的。只是不读书就没有让父母继续养自己的理由,得出去工作。他说喜欢纹身,我说可以,只要能养活自己吃穿用度都可以。然后协助他透过OH卡牌(人本心理学家研发的潜意识投射卡)看一看自己读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不读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他自己透过卡牌看得很清楚,那读书的话呢,就是现在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因为他功课落了很多,但是呢,把这段熬过去之后,后面内心很平静很舒服;不读书呢,会有一段时间比较混乱,会有生活压力,而且再抽一张卡牌,他发现他过了几年还是得回来读书,并且还完全读不进去,是这样的状态。他自己看完这套卡牌以后,他就自言自语说,哎呀,看来还是得读书呀。我没有顺着他的话讲,我继续说读不读都可以的,因为你还有十来天我就18岁了,你可以有你自己的人生的选择。但是两条路都有它的辛苦,也都有他的压力,我们想躲开这个是躲不开的。
交流完以后父母带着孩子回去,说这孩子在家里还是睡了个两天,然后就去上学去了,一直到今天他是高三的二诊,以前呢,一到考试他就逃学,今天是他们高三的二诊,他还是按时的去了学校参加考试,从我们交流过到今天,每天都上学。
这个案例呢,是一类典型。其实他没有心理问题,只是人格方面不够成熟,懒得承担责任、承担压力。这和没有能力承担,还不是一回事。如果我们按照心理有问题的“疗愈”方式去跟他交流,是肯定不行的。医院,其实就是在协助孩子“释放压力,治愈身心问题”。这个思路对于没有问题只是想懒一下的孩子,是没用的。有时候我们搞心理的,搞搞搞就傻了,总是按照对方有“心理问题”的套路来,总觉得没有动力、瘫在家里是“抑郁症状”。其实这个属于教育问题,不是心理问题。
全观整个家庭,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呢?在他想懒一下的时候,家里边儿也有人给他兜着底,替他买单,他太舒服了。所以就在这待着不想动了,他就恢复到一个小小孩儿的状态。如果家长能够明白,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有健全成熟的人格,在每个年龄段都必须学会承担每个年龄段的责任。那么在孩子的行为发生问题的这个时候,能够有你们的决断,哪怕被误解被认为是很严苛、很残忍,甚至说父母是祸害等等,能够扛得住这样的压力,知道在这个时候保持一个坚定的决绝的态度,是让这个孩子为自己负起人生的一个责任来。那么孩子以后会感谢你们的。他会明白,有一些压力是他必须要去承担的,而且他自己是有这个能力的,这是一种情况。
我再讲一个案例啊,这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初中,不上学已经一年多了,她妈妈来参加我们的团体工作坊,请我来协助她,看我们怎么样可以让这个孩子从网络世界里面出来。我们通过现场的“排列”,很多人可能没有经历过“工作坊”这种方式,也不知道团体是怎么回事儿。那就暂且听一下,“排列”是一种团体工作方式,它可以协助我们去看到这个家庭系统目前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通过“排列”,看到妈妈跟爸爸两个人关系是非常非常不好的,就是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熟悉的陌生人,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连接,整个家氛围非常冷漠。然后我选了一个“代表”,就代表网络游戏,然后这个孩子的“代表”,就躲到了这个游戏的后面。我去询问“代表”的感受的时候,她说“我感觉在这个网络游戏的身后感觉很安全,然后很温暖,也感觉好像终于有一个可以陪我的东西,感到不孤单”。而父母两个人的状态呢,是两个人都是游离在这个家庭之外的,就是说在这个家里面,其实没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