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和自恋性人格障碍作者:Bj?rnMeyer和PaulA.Pilkonis

翻译:段锦矿

作者简介:

Bj?rnMeyer,伦敦大学心理学系,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发展和评估基于计算机的各种精神和身体状况的心理治疗。

PaulA.Pilkonis目前在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工作。保罗从事两个领域的研究。第一个领域是评估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功能、情绪调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个领域涉及开发和验证新的评估工具,用于测量与健康相关的结构,如情绪困扰、睡眠-觉醒功能和物质使用。

译者简介:段锦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帛石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暨南大学外聘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心理动力学取向客体关系流派。培训经历:2年制移情焦点治疗(TFP)国际认证培训和督导,4年4期中英克莱因学派培训,5年5期中欧精神分析培训。文章来源:Thehandbookofnarcissismandnarcissiticpersonalitydisorder接前文:

与自恋相关的依恋经验:溺爱还是拒绝?(续)

目前为止所描述的模式似乎适合于浮夸型的自恋。然而,不同的依恋历史更有可能与脆弱型的自恋相关联。具体而言,当父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27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