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心理小课堂你了解ldquo异常
什么是异常心理?
A:异常心理,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等方面表现异常。
·异常心理常见的三种形式·1.障碍性异常心理,分为心理过程障碍和人格障碍两种情况。
心理过程障碍是指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等出现问题和障碍,如感知觉障碍、注意力障碍、记忆力障碍、意识障碍等;
人格障碍是指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见类型有偏执型、分裂型、强迫型和反社会型等人格障碍。
2.行为性异常心理,分精神运动性兴奋与精神运动性抑制两种情况。
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动作和行为大量增多,例如话多、语速快,说话内容却杂乱无章,喜欢刻意地、过分地表现自己;
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出动作和行为大量减少,且已影响到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有序进行,诸如不言不动不食、整日卧床而无心学习,不擅运动,甚至失去书写和计算能力。
3.精神异常,一般分为神经症和精神病。
神经症是较为普遍存在的异常心理,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等,患者虽然对自己的心理异常有认知,但却难以控制焦虑、持续心情紧张、强迫观念等相关心理活动,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质量。
精神病是由人的身体内外种种有害要素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致使感知、情绪、意识、思维和行为等障碍的一种心理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等,患病的人并无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异常,通常表现出言语思维不由自己支配、行为与现实脱节、精神活动和外界不协调、病态的判断和推理等症状。
//
看了上面的介绍可千万不要感到恐慌
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一起来了解怎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
//
·心理正常与异常判断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正常人能用心理功能真实反应客观事实,若出现幻觉、幻听则可能是生病了。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开心的时候会喜形于色,难过的时候会泪流满面。但有些人内在不协调,可能在很悲伤的场合下哈哈大笑,也可能是出问题了。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个人生来所具有的本性是什么样的一般比较稳定的,虽然会受到一些外在影响,但仅仅是一个微调的过程。但有些人可能因为一些巨大的变故人格上出现很大的的改变也可能是生病了。
三原则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心理状态,例如有的同学在考前会产生异常的焦虑情绪,但这并不属于异常心理的范围,不必过于担心。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就像是一条河,它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如果这条河一直处于低谷也就是我们的情绪处于低谷期,但如果可以从低谷自行穿出去,这也不叫异常心理。异常往往是自己改变不了低谷状态,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有所改善。
·异常心理的处理·大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遇事不要过于斤斤计较,以坦然的心怀去面对一切事物。运用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做到自我心理调适,要学会悦纳自己。当然,必要的时候也需及时地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
了解异常心理及其处理方法能帮助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希望同学们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向上的性格,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远离异常心理的困扰,创造健康美好的未来。
图片
来源于网络
供稿
传媒中心采访创作部秦永翔
编辑
传媒中心媒体编辑部韩耀杰
责编
传媒中心媒体编辑部张琪琪
审核
信息学部团委副书记方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