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98.html

——每篇一言——

当悲伤太多时,一个人已经无法去承受,

因此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痛苦和煎熬分别来承受

前言

《拥挤的房间》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拥挤的房间》改编自丹尼尔·凯斯的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24个比利》,记录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主人公BillyMilligan涉嫌连续强暴案而被警方逮捕,但他对自己所犯的罪行却一无所知,因为他一共拥有24种人格,而犯下罪行的正是其中两种人格。在被无罪释放后他依然声称自己依旧被多重人格所困扰,最终他于年12月去世。

ThCrowddRoom

ThCrowddRoom

案件回顾

故事起源于年10月。仅仅两周之内,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园内便发生了三起骇人听闻的强奸抢劫案。不久后,嫌疑犯BillyMilligan落网。警方在BillyMilligan的家里找到了足够的犯罪证据,但BillyMilligan一直声称自己无罪。BillyMilligan的公共辩护律师朱迪发现BillyMilligan常常表现出迥异的表情,神态,乃至腔调。被关押不久后,比利砸碎了马桶,试图自杀。种种迹象让朱迪怀疑,比利很可能患有人格分裂。而后,朱迪成功将比利转移到精神病院,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阿瑟——比利的某个主导型人格,一直试图拯救比利。他与朱迪合作,让其他人格慢慢现身。

美国最权威的精神科专家哈丁医生受邀,经过7个月的密切观察和治疗后,提交了长达9页的诊断报告,确诊比利是多重人格患者,经过长达2年的诉讼期,到年,比利获判无罪,成为法律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却因精神异常而获判无罪的人

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奸案的嫌犯Billy被警方逮捕,但他却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全然不知。一开始警方以为他是因为想要脱罪,而故意演戏,但随后对他的长时间观察发现,他的身上真的存在着不同的人格。且根据受害者的提供的证词显示,三人能确定嫌犯的长相,可是对性格和口音的描述上却大相径庭!于是,Billy被送往当地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Billy自8岁起,曾多次遭到继父的殴打和施暴,恐怖的童年记忆使他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16岁时他的主人格曾企图自杀,但被其他副人格制止,并让他的主人格彻底陷入了沉睡。

他的治疗师DanilKys最终在Billy的身上发现了24个不同人格,并根据Billy这个真实案例撰写了著名的多重人格障碍纪实小说《24个Billy》。

图为BillyMilligan

图为多重人格障碍纪实小说《24个Billy》

多重人格疾患:英文名multiplprsonalitydisordr{MPD},在BillyMilligan身上有着下面24种人格特征,也就是说他的身体占据着24个截然不同的人格:

(1)威廉。密里根(比利),26岁。最初的核心人格

(2)亚瑟,27岁。英国人,理性、无情

(3)雷根,22岁。充满憎恨的人格。他是南斯拉夫人,英语带有斯拉夫口音

(4)亚伦,18岁。骗子与操纵者。

(5)汤姆,16岁。脱逃的艺术家。好战、有反社会倾向,

(6)丹尼,14岁。容易受到惊吓的一位。他怕陌生人,尤其是男人 

(7)大卫,8岁。充满痛苦的人格

(8)克丽丝汀,3岁。由于时常被老师叫到角落上罚站,因此被称为“角落的孩子”

(9)克里斯朵夫,13岁。克丽斯汀的哥哥。

(10)阿达娜,19岁。害羞、孤独、内向。

(11)菲利浦,20岁。粗暴者。纽约客,有浓厚的布鲁克林口音,言语粗俗。

(12)凯文,20岁。企划高手。

(13)华特,22岁。澳洲人。

(14)艾浦芳,19岁。女流氓。波士顿口音,

(15)实缪尔,18岁。流浪的犹太人。他是个虔诚的犹太教徒,

(16)马克,16岁。工作狂。

(17)史蒂夫,21岁。经常骗人。喜欢借着模仿嘲笑别人。极端的自我,在众多人格中唯一不接受多重人格的诊断结果。

(18)李,20岁。喜剧演员。

(19)杰森,13岁。安全阀。由于歇斯底里的反应和暴躁的脾气而常招致惩罚,但是却有解除压力的效果。由于独自一人承担不快的记忆,因此可让其他人格忘掉一切不愉快,而导致自己丧失记忆 

(20)罗勃(鲍比),17岁,梦想家。不断幻想旅行及冒险。 

(21)萧恩,4岁。天生的聋子。

(22)马丁,19岁。势利鬼。是个爱摆架子的纽约客,喜好炫耀、装模作样。

(23)提摩西(提米),15岁

(24)老师,26岁。二十三个自我人格的融合体。他教导其他人格所有的知识。聪明、敏感、具高度幽默。他说:“我是融合完整的比利。”他称其他人格为“我制造的傀儡”。老师对往事拥有几乎完整的记忆。由于老师的出现协助,关于威廉密立根的一本小说《24个比利》才得以完成。人们认为正是他的这个人格使得他犯了强奸罪。医生们预言在给他治疗的过程中米利根也许会显示出更多的人格——可能会导致其他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

患有多重人格疾患的病人,许多时候,他们的身体会被别的副人格所夺取,这种“夺取”的出现没有任何预兆,副人格可能是男人,可能是女人,可能是老人也可能是孩子,一旦一种人格出现,其他人格就会暂时离场,但意识并不会完全消失,每个副人格都彼此独立的,他们会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口音,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多重人格疾患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以及精神治疗:

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者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者当中任何一个人格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我们普通人也会有类似多重人格出现的时候,比如情绪低落的时候,比如有反社会情绪的时候,但是普通人与病人的区别就在于:分裂症患者在人格转换的时候并不共享记忆,其中一个人格无法记住另一个人格做过的事情,而且每个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名字和生活背景。这一点应当是出于自我保护而演变出来的,因为多重人格分裂的病人大都受到过巨大的心灵无法承受的打击,才分裂出一个用于承受痛苦的人格,而自己的核心人格则可以眼睛一闭忘记痛苦。

外界给予的重大打击,超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极端恐惧和压力逼迫之下,心理防线崩溃,“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给其他人”。

今结尾于此...

喜欢我的文章,请扫描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60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