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青春理性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任务三大学生人格完善与调适
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它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即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异常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明显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和一般人的认知方式,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造成影响,使个体对环境适应不良,个体对此感到痛苦,但难以纠正。
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特点
人格障碍一般源于童年,并影响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人格障碍种类较多,表现各异,但都有其共同特点:一般成型于青春期,人格障碍的特征往往从儿童期初露端倪,但由于这时人格的可塑性较大,一般到青春期才变得显著;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这是各类人格障碍最主要的行为特征;多表现为偏执、怀疑他人、被动或主动地侵犯他人等,给他人造成极大的麻烦甚至带来祸害;认为自己对别人无任何责任,如对不道德的行为无罪恶感,伤害别人不后悔,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能做出自以为是的辩护;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猜疑、仇视和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任何新的环境、新的气氛、新的人际关系都不能改变其行为特点;其行为后果常伤及别人,危害社会,而自己却泰然自若。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先天遗传、成长经历、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在成长过程中,不良的家庭教育,不良的伙伴和团体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和谐、教育方式不当或父母患有精神疾病、人格障碍及刑事犯罪等,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较早出现人格异常。
案例阅读
马加爵的人格障碍
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发生一起4人被杀案件。作案者是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级学生马加爵。案件发生的导火索是马加爵和舍友在一次打牌中发生争吵,对舍友怀恨在心。马加爵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
专家解析
马加爵的人格是有缺陷、有障碍的,即病态的人格和扭曲的性格。其性格表现为:表面朴实却敏感多疑,极度自卑。渴望温暖、友爱,却不被人接纳,缺乏安全感。面对现实的差异无法适应,社会公平感严重缺失,仇视社会。
马加爵性格自卑、内向、孤僻,来自经济、就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过大,于是他用杀人的方式来补偿自卑等心理。马加爵可能有混合型人格障碍,属于分裂型和攻击型,前者特征是对人冷漠,言语表达怪异而可笑,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等;后者特征是具有攻击性,脾气暴躁、易发火等。
学习链接:马加爵事件反思录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
在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标准中,人格障碍分为九种类型,即偏执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分裂现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以及其他类型人格障碍。各类型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中均有发生,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的大学生表现为: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无足够依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认为自己正确;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此类人格障碍者的想法。
案例:张某,男生,20岁。大一入校之初,辅导员指定他担任班长。半学期后他与同学关系不和,被撒掉班长之职。于是,该生就疑心是某同学在老师那里告他的状,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对撒换班长一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认为同学与老师对他不公平,心里经常指责他们、埋怨他们。后来经常与同学、老师为此事发生冲突,还状告到学院书记那里,并要求恢复班长之职。大家都耐心解释、劝告他,但他总是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急于申辩,始终把大家对他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恶意。长此以往,他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日益恶化,直到大学毕业,他仍然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分析:本案例中张某性格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在与人相处中表现为固执、敏感、多疑等特征,经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一且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想要彻底矫治几乎不太可能,任何治疗方法都是收效甚做微的。其原因是患者与医生不好配合,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待医生、怀疑医生,拒绝与医生合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二)冲动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的大学生表现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不能控制发怒,易与他人争吵、发生冲突,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指责时;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做事无计划,缺乏预见性和坚持性:人际关系不稳定,几乎没有持久的友人;有时有自伤行为。
(三)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的大学生表现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不合理地坚持并让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常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拘泥于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
案例:李某,男,大四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李某在寒假回家时看见什么东西都觉得不干净,总想要打扫房间或整理书包。在学校也一样,只要看到校园哪里脏,他就千方百计将它清理干净,哪怕忙到半夜,也必须弄干净才罢休。有时睡到半夜想起哪里脏,马上起来打扫干净然后再入睡。他总是不断地洗手,感觉手上不干净,好像沾满污垢,一旦念头出现,就抑制不住地想去洗。常常老师在前面讲课,他偷偷地从后门溜出去洗手,洗到自己满意才返回教室。李某成绩之前在班级前三名,后来下降得比较厉害,李某现在这样,不仅无法考试,连安静半小时都难以做到。
分析:强迫型人格追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得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这类人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又墨守成规。他们的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居多,轻松、愉快、满意较少。
(四)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依赖和顺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的大学生表现为:缺乏独立性,经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他人遗弃,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为博取他人好感而去做令自己不愉快或降低自己身份的事;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终结时有被毁灭的体验;有-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称悖德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的大学生表现为:无所畏惧,不顾一切,爱挑起或参与争端,时常表现出仇视情绪,恶意中伤他人;反复挑起斗股、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等;不能维持持久的工作或学习,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易被激怒,并有攻击行为,反复斗股或攻击别人;行事鲁莽,无视自己或他人的安全:不诚实,经常撒谎,为了获得个人的利益或快乐而欺诈他人;缺乏羞耻心和罪责感,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屡受惩罚也不能吸取教训。
(六)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也称“癔症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戏剧化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的大学生表现为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