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没想到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
本文看点:
为什么家长一哄孩子,就会变得傻傻的?
为什么孩子会那么可爱?
为什么说让哪吒拥有魔性的,不是魔丸基因,而是忽视?
传统大家庭的消失,会给育儿带来什么难题?
这些问题都会在本文里作以讨论。
另外,在本文,FBI顾问还会给你讲讲现实版的魔丸是如何炼成的。
周一
思维??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8分钟
??????
为什么家长一哄孩子,就会变得傻傻的?
过年前的一段时间,孩子放假了,好些小孩都会在小区的中心花园玩。在那段时间,小区中心热闹得像学校操场。
不一样的是,那里生态多样,除了有上小学的孩子,还有躺在婴儿车里的婴儿、蹒跚学步的幼儿。来溜娃的多是爷爷奶奶辈的,还有娃妈。所以,当一位年轻爸爸抱着四个月的女儿来遛弯时,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心理学有一种说法,每个人在人格上,终究都会走向雌雄同体,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雌雄同体的巨变期,我想应该是我们成为父母之后,举个例子,女性比之前敢于冒险(比如,有娃之后干脆换个行业);为了照顾孩子,男性也会变得细心。
小区花园里的这位年轻父亲显然正在转变,他会细心地调整方向,让孩子的小脸能够晒到太阳。他还会一边轻晃着孩子,一边用那种父母特有的腔调——细着嗓子声音上扬,和只有四个月的孩子说话。就算我也曾这样干过,可我当时还是觉得这位爸爸傻傻的。
“可爱”会攻城陷地,会让以硬汉形象示人的父亲变得嗲声嗲气。会让一本正经的父母卸下面具,做一些傻事,吃吃孩子的小脚,被孩子打扮成公主。
为什么孩子会那么可爱?
可爱是一种进化适应能力
为什么孩子会让我们变傻,因为孩子太可爱了。可可爱爱的孩子不仅会让我们变傻,还会让我们变得好耐挫,这正是孩子可爱的“目的”。
(《神偷奶爸》中,冷酷的大坏蛋格鲁,遇到可爱的孩子,变得傻傻的,做出与大坏蛋身份完全不符的行为)
我们会被孩子搞到晚上睡不好觉,搞到失去好多时间和自由、搞到动不动就会抓狂,一旦我们冷静下来,看到孩子那圆乎乎的小脸,甜蜜的睡眠,明媚的笑容,听到孩子嗲嗲的声音,我们就会觉得人间值得,被孩子折腾过后,还是会继续心里漾着笑地爱孩子。父母才是习得性乐观的典型案例。
当我们被这种耐挫力自我感动着,心里默念“父母真是太伟大了”的时候,心理学家在旁边啪啪打脸,亲,你醒醒,你确定是父母伟大吗,明明是因为孩子太可爱了。
“可爱”是所有生物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一种能力,小喵,小狗难道不可爱吗?这种可爱的能力会让父母们不求回报地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孩子冷了、饿了、渴了、害怕了、难过了,只要一哭,我们就会放下身边所有的事情,来到他们身边。孩子的哭声对我们来说就是十万火急的召集令。
我们的及时反馈不仅让孩子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还让他们将这种被满足的快乐与人际关系联系起来,这样日后与人交往就会有一种愉悦感、安全感。
让哪吒拥有魔性的
不是魔丸基因,而是被忽视
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孩子很可爱,可还是会有一些原因让家长没有认真对待孩子,让孩子得不到持续的关爱。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忽略,他哭的时候没人理,他笑的时候也没人理,那么他与人之间的积极联系,比如说安全感、愉悦感就无法建立起来。
儿童创伤研究院的资深治疗师布鲁斯D.佩里表示:“生物学并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基因图谱。正如进化论所知原那样,它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儿童早期如果被忽略,大脑中控制理解同情以及与其他人健康区域会被干扰,通常这样的人会表现出尴尬、孤独、和社交笨拙的症状。”
电影中,哪吒的父亲自打哪吒出生之后,就不知道跟着仙人去了什么地方;母亲为了替他赎罪,不断地外出工作,斩妖除魔。于是,小哪吒只能被关在家里,除了看看风景,能做的事情也就是“瘫在床上睡”,某一天能见到母亲那算是幸运。
他也像别的孩子一样天真,想用无邪寻找友谊,可是回应他的是远离、辱骂和排斥。于是,他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内心积攒的愤怒越来越多,脾气越来越暴躁,攻击性越来越强。
如果哪吒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被所有人忽略,结局会是怎么样的呢?
《登天之梯》的作者布鲁斯D.佩里,是一位儿童心理咨询师,也是FBI的顾问,他接触过一些极为特殊的案例。他在书中讲述了这么一个“被忽略”的案例。
(这本书的作者是儿童创伤研究院的资深治疗师,FBI顾问。)
FBI顾问给你讲个故事
16岁男孩利昂残忍杀害两名女孩
这是极端个案,不要着急代入
婴幼儿时期被忽略,在同情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方面会有欠缺,当接受治疗后,有些人会正常生活,但是不排除极个别孩子长大后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比如这个叫做利昂的孩子。
利昂犯下死罪,原因是他16岁时丧心病狂地杀害了两名十几岁的女孩。
利昂常常被周围的人描述成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他甚至都不愿意假装出自己拥有同情心。正常的人际交往,他都不会。他不断地惹上了麻烦,到五年级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青少年司法系统的常客。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利昂就是“天生”魔头。如果他的病态行为是因为基因,那他的家人和亲戚肯定也会有这样的基因,也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问题,比如说有很多前科。但是却找不到这样的证据。
为什么利昂会成这样冷血的罪犯呢?他的父母也在追问。他们表示自己已经给了孩子一切,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
咱们这位FBI顾问、资深治疗师见过了他的父母,并且找到了利昂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源是什么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传统大家庭的消失
会给育儿带来多大的难题?
利昂的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小山村里,都有一个大家庭。在他们的家乡,总是会有一位或两位亲人关心着孩子的成长。
利昂的母亲玛利亚15岁高中辍学,父亲艾伦高中后去附近的工厂工作。两人18岁结婚后,很快玛利亚就怀孕了。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外婆、奶奶都花了不少时间和新妈妈、新生儿待在一起。每当玛利亚在照顾孩子有些抓狂的时候,总会有亲戚在旁边及时伸出援手。
但是好景不长,孩子的父亲艾伦失业了。他的学历不高,想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份工作不容易。失业半年之后,他不得不与现实妥协,找了一份在城里的工作,离家英里。
这个家庭只好带着3岁的孩子搬家到了城里,一个破败贫民区的公寓里。很快玛利亚就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利昂。
(我们的FBI顾问在与玛利亚一家聊天时,发现玛利亚的精神没有力量,很虚弱。)
这次和她第一次怀孕完全不一样。玛利亚搬到新家,她不认识任何人,也不知道怎么与新邻居交朋友。孩子的父亲每天工作的时间又很长。
于是,玛利亚3岁的儿子就成了她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度过很多时光,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早离开公寓,在外面待上一整天,或是去公园散步,或是搭车到免费的博物馆,晚上回家的时候顺便买些吃的。
她与社会仅存的微弱联系,就是在外面晃荡时能看到的一些熟悉面孔。很快,利昂出生了。
这次,玛丽亚完全被新生儿搞得手忙脚乱。之前她从来没有单独抚养过婴儿。生大儿子的时候,总有亲戚会随时伸出缓手。这让大儿子可以在一个关爱、安全而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可是二儿子利昂出生后,这些大家庭带来的安全关系网不复存在了。
精神力量弱的妈妈
独立带娃的悲哀
没有人帮她带利昂,而且她又是一个精神很虚弱的女性。怎么办?她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忽略,生了二儿子权当没生。在二儿子里昂4周之后,她又开始了和以前一样的生活,继续带着大儿子在外晃荡一整天。
他们晃荡的时候,新生儿利昂在哪里呢?小小的利昂独自一人被留在黑暗的公寓里哇哇大哭。利昂哭多了之后,发现哭也没用,就不哭了。没人同他讲话,也没有人称赞他会翻身了,会爬了。在一天中的大多数时候,他听不到别人说话,也看不到新鲜的东西,更得不到任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l/27519.html